摘要:在題材選擇上,市面上的“雙女主”劇基本被古裝愛情和都市情感兩類題材佔據較大份額,在2020年待播的7部劇中,《星落凝成糖》《花好月又圓》《無盡天燈》爲古裝類型劇,《流金歲月》《了不起的女孩》《正青春》則切中了當下女性職場、獨立勵志等元素,期待值和流行度較高。據統計,2020年籌備、待播的雙女主劇有7部,既有“香蜜系列三部曲”之一的《星落凝成糖》,也有改編自美劇《緋聞女孩》的《了不起的女孩》等,或將打破“雙男主火熱,雙女主遇冷”的怪圈。

據統計,2020年籌備、待播的雙女主劇有7部,既有“香蜜系列三部曲”之一的《星落凝成糖》,也有改編自美劇《緋聞女孩》的《了不起的女孩》等,或將打破“雙男主火熱,雙女主遇冷”的怪圈。

近期,隨着由劉詩詩、倪妮主演的《流金歲月》官宣主演與開機,“雙女主”劇終於再一次走進公衆視野。

相比“雙男主”劇的大熱,“雙女主”劇不僅數量較少,市場環境也較爲低溫。但在另一方面,不同於爭議與火爆並存的“雙男主”劇,“雙女主”劇熱度雖較低但部部經典,例如《上錯花轎嫁對郎》《還珠格格》《宮心計》等等。

據傳媒內參-傳媒獨家統計,2020年籌備、待播的雙女主劇有7部,既有“香蜜系列三部曲”之一的《星落凝成糖》,改編自美劇《緋聞女孩》的《了不起的女孩》,經典IP改編劇《流金歲月》《花好月又圓》等,着實引發觀衆期待。

那麼,這些拿着“逆襲”劇本的“雙女主”作品,能否改變“雙男主熱、雙女主遇冷”這種由來已久的奇怪現象嗎?

IP基礎是“標配”,

古裝與都市題材勢力均衡

從目前透露的消息來看,《星落凝成糖》《流金歲月》《了不起的女孩》《花好月又圓》《正青春》《民初奇人傳》《無盡天燈》這七部劇在具備一定共性的同時還各有“抓手”和亮點。

第一,基本具有IP基礎。這七部作品中,除《正青春》之外,其餘六部劇皆具備IP基礎。

例如作爲“香蜜三部曲”之一《星落凝成糖》改編自同名小說,講述人間一對公主,姐姐溫婉善良,許給神族爲天妃,妹妹聰慧狡黠,許給魔族爲魔妃,由於一場烏龍,姐妹二人被送錯,不僅鬧出無數笑話,更牽扯出兩段浪漫唯美的神話愛情故事;改編自同名小說的古裝玄幻劇《無盡天燈》,集合了仙幻、飛昇、萌寵、宮鬥、歌舞詩賦等新鮮元素,用八部獨立故事篇章刻畫出“無盡天燈”新神話世界,被譽爲小說界的“東方神話第一美”;根據亦舒同名小說改編的《流金歲月》,講述了朱鎖鎖和蔣南孫遍嘗生活的箇中滋味,卻互相扶持,不僅將生活經營出多彩的模樣,還擁有自己的流金歲月的故事。

在小說改編的基本操作之外,還有部分劇集改編自經典IP劇。例如《了不起的女孩》改編自熱門美劇《緋聞女孩》,講述了兩個性格不同的女孩子,從親密無間的好朋友到感情破裂,再到再次重逢變成同事後,兩人在相處的過程中再次重歸於好,並且互相激勵互相陪伴,最後都收穫了各自的事業和愛情;改編自經典劇集《上錯花轎嫁對郎》的《花好月又圓》,講述了街頭賣藝的小丸子遭奇遇,搖身變成知書達禮的郡主嫁與梅三少,徹底改變了命運,而奉旨成婚的九王爺之女陸英瑤卻被土匪小寶爺誤當成壓寨夫人揹回了青龍褰,兩人各自收穫愛情的故事。

第二,古裝愛情與都市情感題材各自爲營、勢力均衡,均符合當下主要女性受衆的“口味”。在題材選擇上,市面上的“雙女主”劇基本被古裝愛情和都市情感兩類題材佔據較大份額,在2020年待播的7部劇中,《星落凝成糖》《花好月又圓》《無盡天燈》爲古裝類型劇,《流金歲月》《了不起的女孩》《正青春》則切中了當下女性職場、獨立勵志等元素,期待值和流行度較高。

例如在《正青春》中,講述了初入社會的90後職場新人章小魚,因爲極高的銷售天賦獲得了國際知名化妝品公司SW銷售總監林睿的賞識,並獲得工作機會。在工作中一路拼搏奮鬥,最終實現職業理想與自我價值的故事,現實感和勵志感濃厚。

前進的兩條路:

拓寬題材與改編“雙男主”設定

雖然“雙女主”的故事一般更爲細膩,而且站在女性的角度講故事也更容易抓住廣大女性受衆的心,因此也出現了不少經典之作,但比起“雙男主”劇,“雙女主”劇依舊少得可憐。那麼,雙女主劇爲何在市場上一直“不喫香”、被冷落呢?筆者認爲主要有兩點:

第一,從文學作品創作的源頭看,市場需求和主要受衆需求低。從《鎮魂》《上癮》到《陳情令》《鬢邊不是海棠紅》,“雙男主”劇市場一路飄紅,歸根結底是由於耽美小說類IP符合當下年輕人的口味,從網絡文學到影視作品都異常火爆。因此,市場越發傾向耽美題材IP,製作機構與平臺在選擇項目時,也更加積極地參與此類作品的製作以複製“爆款”。而“雙女主”作品市場空間較小,在網絡文學的平臺上,不僅數量少,作品也不受重視,只是平臺“純愛/無CP”板塊下的一個分支。

“雙女主”作品並不是沒有市場,《還珠格格》《七月與安生》等劇就是範例。那麼,要促進此類作品的發展,需要從三方面下手:對創作者來說,要抓住“創新”與“現實”兩大基礎點;對製作者來說,不要一味跟風創作同質化類型的作品,在題材和故事的選擇上考慮更多可能性;而平臺則需要適當地調整板塊分配,讓優質的“雙女主”作品增加曝光度。

左:《殺死伊芙》右:《破產姐妹》

第二,從故事本身看,題材和故事情節較爲單一。無論是網絡文學,還是影視作品,與“雙男主”作品相比,“雙女主”作品的故事線路較爲單一,好像除了兩女主成爲知己,各自發展感情或事業之外,沒有其他選項可供選擇。此外,與大女主劇的“爽感”相比,“雙女主”劇勢均力敵的設定將此特點弱化,不符合當下快節奏的追劇風潮。

拓寬題材和故事的可能性則成爲關鍵。首先在題材上,可選擇校園青春、懸疑探案、驚悚犯罪、情景喜劇、都市奇幻等其他題材,這在國外的影視作品中皆可找到成功案例,例如《殺死伊芙》《破產姐妹》《妙女神探》《錯位青春》等。

其次,可對大熱的雙男主設定進行改編。雖然男性化的職業、性格等角色設定沿用到“雙女主”劇中缺乏力量,但也並非不能恰當轉換。例如,作爲“雙男主”劇的主要題材類型,懸疑探案劇的角色設定就可借鑑。在《殺死伊芙》的原著中,主人公爲兩位男性,而劇版更改爲兩位女主人公,最終演變成備受年輕女性觀衆追捧的雙女主劇。

實際上,“雙女主”的優勢在於人物關係不復雜、更容易把控,既照顧了大部分的觀衆,也不至於使觀賞性太弱。並且從投資影視的角度來看,聚焦女性視角的故事逐漸成爲市場主流,入股“雙女主”其實不虧。2020年待播的這7部“雙女主”劇或將打破原有的“怪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