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會有經濟緊張的時候

一般會選擇向親友借

或者向銀行貸款

網絡借貸平臺給你網絡貸款

解燃眉之急

你會認爲這是雪中送炭麼?

要小心

市民梁先生就掉入了陷阱

市民梁先生是一個打工族

平時因爲錢不夠花

無意間發現使用網絡借貸平臺

可以輕易借到錢

可是沒有想到

原本只借了五千塊錢

一年之後

卻變成了欠債十多萬

現在家人知道這事之後

也加入來幫他還債

更加令人驚訝的是

梁先生竟然使用了80多個APP還債

梁先生住在大沙田,是一名打工族,由於工資不夠消費,想着多找點錢花,從去年9月份開始,他無意間玩手機看到了一款“馬上金融”的APP軟件,說借錢可以分期還,他自己算了一下,覺得自己可以承擔分期嘗還這筆錢,於是5千塊很快就到手了。

梁先生說,花完這筆錢之後,爲了嘗還其它網絡平臺的欠款,他又從另外APP平臺借了錢嘗還原來的平臺,去年準備過年的時候,他以爲已經還得差不多了,後來又接到了不同借貸平臺的電話,說他沒有還清欠款。

梁先生說現在自己用了80多個APP平臺還款,因爲拆東牆補西牆,利滾利雪球越來越大,現在已經陷進了一個惡性循環。記者在他的手機上看到,“馬上金融”“快樂錢櫃”“小兔錢袋”等等,各種跟金錢有關聯的借貸名稱,打開一看,裏面的介紹也是非常誘人,分期償還,有的還偷換概念說免利息讓你輕鬆借錢,免費註冊直接放款。

那麼梁先生怎麼會使用到80多個APP金融平臺呢?原來當時他不敢讓家人知道借錢的事情,以爲自己一個人能夠通過這些平臺來解決債務,沒有想到最後越來越多電話打過來催債,讓他感到恐慌。

現在梁先生也認識到了錯誤,並把自己借的每一筆錢用本子登記出來,那麼十幾萬的債務應該怎麼處理?是否還需要繼續嘗還?

記者諮詢了律師陳薇,她說網絡借貸也是屬於民間借貸的一種,梁先生既然已經在80多個平臺進行相關的借貸,需要注意這些平臺貸款的利息是否居高,如果超出了國家保護的每月2分利息,也就是年利率24%的範圍,超出的嘗還部分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關於網絡貸款的新聞,我們都已經報道了很多這樣的案例來。而且用這些平臺的人,一般都是存在着僥倖心理,其實網絡平臺的陷阱重重,什麼免押金,免利息,漲額度,其實都是在誘使你透支使用資金,一句話,在借錢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真的有能力還完嗎?

再次提醒廣大市民

網上借貸風險大

千萬不要輕易相信

記者:陳書欽  劉洲橦  實習生:呂雙華

編輯:崖夢霞

編審:戴珊珊 周陽

來源:南寧頭條新媒體、新聞夜班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南寧頭條訂閱號/APP推送

南寧人都在看

你好,這是一封來自南寧的邀請函!

厲害了!南寧小品《懶漢脫貧》在全國火了!

爲慶祝自治區成立60週年,廣西人放假兩天!

及時發現南寧頭條新資訊

趕緊把星標設起來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