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修剪時間及原則

冬剪在落葉後至第2年樹液開始流動前的休眠期進行,以11月底到次年的2月底爲佳。

原則主要是剪去一些生長不充實的徒長枝和過密枝。對一些衰老的結果母枝進行一次更新,結果枝在結果部位以上留2—3個芽短截,短果枝和短縮果枝不宜短截,應進行疏間,重點是保留結果母枝的適當密度。

2.修剪技術

①確定留芽數和結果母枝剪留長度結果母枝的剪留長度要依據品種、整形方式、棚架大小、土壤肥瘠等不同而定。

幼樹爲擴大樹冠,母枝可留長些;衰弱樹和老齡樹,部分母枝應重截。根據結果母枝粗度和長勢來確定剪留長短,強旺母枝(粗度在0.8釐米以上,依品種不同而定,下同)剪留20—40釐米;細弱的結果母枝(粗度小於0.6釐米)剪留15—20釐米;長度不足25釐米的母枝一般應全部剪除。發育枝一般留8—15個芽短截;短縮果枝應全部剪除。結果母枝的配置間距以30—40釐米爲好。

②結果母枝和結果枝的更新獼猴桃結果母枝經過1—2年結果後往往會衰弱,甚至枯死;結果部位一般不能萌芽,極易造成結果部位外移或上移,削弱樹勢,導致減產和果品質量下降。因此,母枝更新時,如基部有生長健壯的結果枝或發育枝,可回縮到健壯部位,或剪除,用結果枝或發育枝替換,或在基部有潛伏芽處短剪,次年選一充實的新梢做下年的結果母枝。獼猴桃從多年生枝條上萌發的新梢一般當年不能結果,因此結果母枝更新量應以1/4—1/3爲好,已結果的枝條一般1—2年更新1次,長勢弱的短果枝型品種,結果母枝或已結過果的枝條年年更新;長勢強的長果枝型品種,結果母枝或結果枝2年更新1次。冬剪單株留芽量以600—800個爲宜。在處理結果枝時,由於2—6芽位能普遍結果,因此一般應保留8—10個節位,生長發育特別好的最多保留到15個節位,其餘剪除。短果枝和短縮果枝一般不予修剪,過密時從基部疏除一部分。但結果枝、短果枝和短縮果枝結果後衰老、腋芽着生弱小時,應從基部剪除。

③其他枝蔓的修剪發育枝原則上應從基部除去,但着生部位空虛、有培養前途的可留作更新用,僅剪除上部細弱部分。密生枝應疏間,去弱留強,除密留稀。留下作爲結果母枝的應剪去頂端不充實部分。交叉枝、重疊枝原則上應留一除一,所留枝應除去頂端細弱部分,但交叉枝如果雙方着生部位好,正在空檔中,可以全部留用,截除相互交叉以外部分即可。對擾亂樹形的卷枝應一律截去捲曲部分;對細弱枝、枯枝、病蟲枝和生長不充實、無培養前途的發育枝,應從基部剪除。

④雄株冬季修剪雄株的冬季修剪目的是在花期能爲雌株提供大量花粉,冬剪一般較輕。主要是疏除細弱枯死枝、扭曲纏繞枝、病蟲枝、交叉重疊枝、萌櫱徒長枝;保留所有生長充實的各次枝,並對其輕截;短截留作更新的徒長枝、發育枝;回縮多年生衰老枝。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