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代衙役的幸福生活。·清代衙役的巨大作用。

清朝的官員很有意思,真正做事的是師爺,而這些人是沒有編制的,是縣太爺的私人“僱傭兵”。而衙役不但有編制,還有工資,但按規定只能當五年。但在儒家文化裏,規定永遠都是死的,而中國人是最“活”的。所以,有的衙役在縣衙一干就是一輩子。但很多人並不知道,衙役的社會地位非常低下,屬於下九流,和要飯的、修腳的、剃頭的、八大胡同裏的人一個檔次。

而且,衙役如果完不成上面交給他的任務,不但自己要挨板子,家人也要跟着一起受處罰。當然,將人分爲三六九等是儒家那些狗東西弄出來害人的,所以儒生纔是最“光榮的”。即便這樣,爲何在清代還是有人削尖了腦袋想當衙役呢?

·清代衙役的幸福生活
前面說了,清朝的衙役身份很低,屬於流氓乞丐之類的社會地位。
而且,因爲衙役屬於下九流,其後代是不允許參加科舉的。
在古代,科舉是唯一上進之路。
即使商人再有錢,科學家發明的東西再牛,也不被社會認可,都屬於儒生眼裏的“垃圾人等”。

既然這樣,爲何還有那麼多人擠破了頭當衙役呢?
而且,要想當衙役,首先自己要有錢或有人。
這就要說到清代的官場制度了,清代皇權是“不下縣”的。
也就是縣以下是沒有正規行政單位的,而很多事情是要衙役去做的。
清代的官,最有用的分3類。

① 是縣官
別看他官小,但掌握着一個縣的生殺大權,是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的人,也是朝廷的財政和名聲之源。
② 衙役
縣官一般不直接參與收稅、派遣勞役、抓捕盜賊等工作,而是有衙役完成的。
所以,衙役素質的好壞,人品的優劣,在地方上的交際和門路,就直接影響了縣太爺的辦事效率和辦事結果。

③ 軍機大臣
這類人直接制定遊戲規則,是帝國最頂端的設計者。
而其他的,包括巡撫、督查、鹽道、佈政等官職都屬於監督和中間人員。
只要上面方向把握的好,下面不亂搞,整個帝國就能完美運行
但事實上,正如《儒林外史》裏寫的一樣,從上到下是一團糟。

衙役,揹負着罵名,犧牲了子女的上進之路,不就爲了讓自己過得更好一點嗎?
但朝廷給的俸祿別說發財了,就連養家餬口都不夠。
而且,清代縣衙裏只有兩種聲音,一種是收錢的算盤聲,一個是打人的板子聲。
而板子,不光打的是老百姓,還打衙役。定期收不上稅,打!
沒有按期捉拿住賊寇和犯人,打!
而且,因爲自己的失職,子女老婆,以及衙役本人都可能被髮配邊關。

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爲了完成任務,衙役能把狗熊打說話,能在跳蚤身上割下二斤肥肉。
談到打板子,很有意思,也是衙役掙錢的一種手段。
打板子是衙役的必備功夫,那是板子上纏上麻繩打磚練出來的功夫。
要練到一塊磚放在豆腐上,一板子下去,磚粉碎,豆腐不爛爲出師。
這樣的技術,你給錢,我就讓你皮開肉爛,看着慘不忍睹,但抹點藥幾天就好了。
你沒錢給我,我一板子下去,你表皮都不紅,但骨骼粉碎,還可能內出血而死。

另外,清朝最有意思的是:當民告官時,不論你什麼理由,先挨50大板再說。而清朝官場上官官相護,很多人50棍下去直接見閻王了。
你不是要告嗎?先掂量一下你自己。之所以清朝有這種風氣,就是要告訴大清的子民,你們老實點。
如果民告官的風氣形成,從下而上每年要發生多少大事呢?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大家辛辛苦苦當官幹嘛的?
而衙役,正是清朝官場上最直接的打手和走狗。

·清代衙役的巨大作用
大家都看過《范進中舉》和《紅樓夢》吧,裏面部分展示了清代官員的狀態。
一個人今天還是書生,明天就去做官了,他會什麼呢?
而且,清朝很多官是“捐”的。這些人根本就沒有做事的經驗,把一個剛畢業的學生讓他去當縣太爺,這不是搞笑嗎?
而且,清代官員做官必須離家500裏以上,防止你以權謀私。
至少500裏,那時又沒普通話,很多官連方言都聽不懂,一個人去上任,靠誰呢?流水的衙門,不變的是衙役。

新來的縣太爺想成事,想做事,必須要依靠衙役。
一個縣,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只有你縣太爺一個編制,司法、稅收、教育、消防等等都是你的。
你就是再能幹,能幹多少呢?
而衙役,一般都是地方上的地痞流氓或惡霸之類的人。這些人不但在本地有着根深蒂固的人脈關係,而且老百姓還都怕他們。
如果能把衙役利用好,那既能掌握整個縣的風吹草動,又能通過衙役和地方上的鄉紳大佬搞好關係。

在“葫蘆僧判葫蘆案”這一節,如果不是衙役給了甄士隱那個護身符,他早就因得罪權貴而死無葬身之地了。
衙役給縣太爺辦成事,作爲回報,縣太爺就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或和衙役一起對大清國的百姓進行巧取豪奪。
你好、我好、大家好、我們共同發財!

·爲何說清朝滅亡和衙役有着直接的關係
清代的衙役雖然在百姓心裏人人都罵他們、恨他們,但更怕他們。
小小的衙役,不但和司法、稅收、刑罰、勞役、運輸等各種各樣的民生掛鉤,還是老百姓的直接頂頭上司。
面對這些豺狼虎豹,清朝的老百姓除了心裏罵娘,但想活下去,就必須忍受衙役的各種盤剝和欺壓。
有這樣的大清,這樣的衙役,清政府能不滅亡嗎?

清政府將儒家思想發揮到了極致,並從漢人手裏學到了治人的精髓,將《商君書》裏的內容熟讀與心。用惡人、壞人來管理好人是清朝從上到下的宗旨
而清代衙役,就是整個清代官場的縮影。
對此清朝衙役這樣不是官的小芝麻官,讀者您認爲他們所做的惡,是不是導致清朝滅亡的原因之一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