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伯没有帮刘邦,他要帮的人是张良,张良曾经救过项伯的命,项伯为了报恩,在得知项羽第二天要率领大军进攻刘邦后,在前一天晚上通知张良离开刘邦,这就是项伯的初衷。

刘邦进入咸阳,听取手下人的意见,派兵守住函谷关,不让任何人进来,自已率军驻守在霸上。当在巨鹿之战获胜的项羽率领天下诸侯来到函谷关时,发现有人把守并不让进,项羽很生气,直接派人攻下了函谷关。

之后刘邦手下的左司马曹无伤又向项羽报告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让秦王子婴当丞相,把秦国的珍宝都据为己有。项羽听了曹无伤的话,就更加生气了,决定第二天发兵攻打并趁机灭了刘邦。

当时刘邦只有10万人驻守在霸上,项羽有40万驻守在新丰鸿门,项羽刚在巨鹿打了大胜仗,天下诸侯又以项羽马首是瞻,项羽想要灭了刘邦很容易,当天晚上项伯知道了项羽的决定,连夜骑马来到刘邦军中,找到张良告诉了他来龙去脉,让张良和自己一起逃走。

项伯的本意就是报恩救张良的,根本没有想过要救刘邦,只不过事情后来的发展超过了项伯的想像,从个人道义的角度来看,项伯的行为没什么问题,知恩图报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从政治的角度来讲,项伯的行为泄露了军事机密,让项羽的军事行动被敌方刘邦知道了,这就是项伯的最大失误,也说明了项伯是一个有情有义,却没有政治头脑的贵族。

项伯将军事机密告诉了张良,但是张良却不想独自逃走,却想着帮助刘邦化解这个危机,并将项伯带到了刘邦面前,刘邦就充分发挥了厚黑的一面,首先刘邦主动提出与项伯结为儿女亲家,然后刘邦向项伯说明了自已只是误听了小人之言,把守函谷关纯属于误会,并不是不让项王进来,而是替他守住关隘的。

之后刘邦说自已虽然先进咸阳,但是没有拿过秦朝的珍宝,秦朝所有的官吏、百姓、财物全部封存起来等待项王来盘点,并向项伯表示明天一大早就亲自去鸿门向项王请罪,并向项伯表示两人之间纯属误会。

刘邦的方法很高明,首先与项伯结亲家,就与项伯拉进了关系,要知道当时刘邦怎么说也是一方势力之主,项伯虽然是项羽的叔父,但在楚军阵营毕竟地位没那么高,项伯之所以能在楚军阵营有一席之地,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他与项羽的亲情关系。

然后刘邦一步一步化解项伯的误会,针对会引发项羽发怒的事情都做出了解释,比如把守函谷关事件,比如先进咸阳,而曹无伤向项羽告密的事,本来就是编造的,就更好解释了,刘邦这么一解释,道理上都说得通,而项伯也不想将事情闹大,在听了刘邦的解释之后,就答应刘邦回去向项羽解释,然后给刘邦一个明天亲自向项羽解释情况、消除误会的机会。

从霸上到鸿门很近,骑马估计就一个小时,项伯就连夜回到了项羽军营,向项羽报告情况,很明显这个时候的项伯已经有意偏袒刘邦了,因为两家是儿女亲家了。

项伯向项羽解释为什么去刘邦军营的理由就是知恩图报,就是为了报答张良之前的救命之恩,这是很好的借口,也是个说得通的理由,既显示了项伯的有情有义,又没有说明项伯是个叛徒,再加上项伯原本就是项羽的叔父,项伯的事项羽多少知道一些,并没有刻章怀疑项伯当了叛徒。

项伯是用信义来说服项羽的,说关中是刘邦拿下的,我们才能进来,现在刘邦封存了咸阳的一切,都没有动,而是留给我们,我们怎么能攻打他呢?

很明显,对于和刘邦结为儿女亲家的事,项伯是没有说的。项伯说的都是对刘邦有益的事情,是在帮刘邦解释的,而且是从信义的角度解说的,原来项羽就是贵族之后,和项伯一样身上有着贵族的很多的特性,比如说讲信义,比如说知恩图报。

对于项羽来说,他是个军事天才,同时是个性情中人,从当时及后世人对项羽的评价来看,项羽就是一个有情有义,知恩图报,有仇报仇,感性冲动的性情中人,项羽对政治的敏感度远远不如刘邦,况且当时的项羽也只有26岁,缺乏对当时天下大势及政治形势的理解。

另外,当项伯向项羽解释情况时,只有他们两个人在,没有范增,因此两人的交谈也就是亲戚之间谈谈话一样,合谐的气氛,项羽也不至于怀疑自已的叔父背叛自已,况且项伯事实也没有背叛项羽的主观意识。

然而更为重要的是项伯转达刘邦的话,让项羽心中的火气一下子消了很多,如果项伯说的话属实,项羽就没有必要攻打刘邦,因为攻打刘邦会让自已失了天下诸侯的人心,毕竟项羽手下这40万人并不都是自已的嫡系部队,有一半都是各诸侯联军,名义上听从项羽,真的打起来,这些诸侯估计就是墙头草。

项羽当年与刘邦分离时,两人还是关系良好,并肩作战的盟友,之后一个向北,一个向西,有几年没有见过面,项羽对刘邦的印象也只有停留在几年之前的盟友状态,因此一下子也恨不起来刘邦,又听了解释,很快就消了气。

由此也可见,项羽是一个相当感性的人,在感性战胜了理智之后,项羽决定明天不攻打刘邦,而是听一听刘邦的解释再做决定,其实当项羽这么想的时候,就已经放松了对刘邦的警惕性了,当然也就不可能把项伯当叛徒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