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共青团
云岭青年“三有”(有用、有料、有趣)干货聚集地
云南省会昆明有“春城”的美名,说的便是它四季如春的舒适气候。省会美名在外,也带动了整个云南的旅游名声。一年四季,都不乏前往云南各地寻找春意的游客。
划小船穿越800米长的幽暗水洞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云南省-广南县-坝美村)
(图片来自@图虫·创意/三眼无忌A)▼

但真到了云南,人们往往会发现这里的四季景观变化比传言中的更加有趣。极目远望,除了脚边盛开的杜鹃,你还能看见远方坝子上向阳而开的夏花、枯黄如秋的草原、更远处冰雪覆盖的高山,四季之美尽在眼前。
这便是云南“四季如春”美名背后的“春如四季”。
四季如春的硬件条件
云南城市能获得“四季如春”的美名,尤其是获得北方游客的肯定,首先来源于这里充足的光照条件。云南是一个横跨北回归线南北的省份,临沧、普洱、玉溪、红河、文山等市州都有一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纵使没有真正的热带地区那么强的日照,云南的光照条件也已经算相当不错了。

位于云南中部的省会昆明,距离北回归线亦不远,光照充足,即使在冬天气温也很少低于10℃,零下的温度更是几乎没有出现过。从趟风冒雪的北国来到云南的游客,大多会有恍如隔世的感触,对这里的美好印象也就由此奠定了。
但仅仅有良好的光照是不够的。在北回归线附近的城市还有很多,却大多以气候湿热闻名,尤其在夏天让人唯恐避之不及的火炉,全然没有春意。这时候云南在垂直方向上的地理定位,又起到了巩固云南旅游地位的作用。
中国的火炉城市不少,但大多反倒在云南以北▼

理想情况下,在大气对流层内,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便下降6℃。而云贵高原的城市和聚落海拔一般在1000~2000米左右,像昆明的主城区海拔就在1800~1900米左右,按理想情况计算,能将温度降低10℃以上。在人体能够适应的环境温度范围内,这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温度变化,足够把气温从令人难受的30 ℃减到舒服的20℃左右,规避夏季令人难堪的气候。
到了冬天,云南多山的特性又能为省内城市起到屏障北方冷空气南下的作用。还是以昆明为例,横断山脉蔓延到昆明周边的余脉,虽然不算壁高千仞的高山,但挡住横穿了半个东亚大陆,已成强弩之末的冷空气还是绰绰有余的。

这保护了昆明人在冬季仍然不用穿冬装,过得跟在北方的春天一样惬意。
最后,昆明的自然地标滇池,作为一处巨大的天然水体,对气温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水的比热容较大,又具有蒸发散热的特性,吸收太阳辐射能被加热时,水体周边的气温上升比单纯的陆面要慢;而到了晚上,水的降温又比较慢,为周围陆地起到了热量缓冲的作用。只要不是进山,这里的昼夜温差都不会大到让人受不了。
来自西伯利亚的红嘴鸥也爱极温暖的昆明
它们每年11月飞来滇池过冬,来年3月再回去
(图片来自@图虫·创意/金耕Ziv)▼

全部或者部分满足这些条件的云南城市确实有一批,它们也往往都向省会看齐,以一年四季都有的春意为旅游招牌。
对于旅游业经营者来说,这种天赐的宝藏之地也不可浪费。比如丽江的民宿大多有自家的小花园,种上各式各样的园艺,一年四季都能让住客感受到被鲜花包围的生机。
有一点动心▼



这还得说云南本就是中国的珍稀植物大本营。生活在云南的高等植物种类占全国一半以上,造型奇特香味清新的更是不少。其中最出名的,要数造型各异的杜鹃花了。每到春天,大理马尔山上就会出现不少赏花客,遨游于这些粉嫩的小花丛中,享受美好的一天。



只是在云南,在春夏季探求春意往往会在晌午付出点代价。四五月间的云南城市,每到中午气温能高达28℃,晒得人脸红心跳,只想躲在遮荫里。
洱海边就常能遇到这种像是夏天的天气。但它也不会让人失望,因为洱海边日头高升的同时,也意味着万里晴空,抓拍蓝天白云再合适不过。




在这个季节去云南,正是春夏味浓,令人舒心的时候。
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不过真正深度探访过云南的人,会觉得说云南“四季如春”还是小瞧它了,野外的云南更应该被称为“春如四季”。
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色彩
(图片来自@图虫·创意 / deposit)▼

当坝子上的云南人穿着短袖,尽享春夏之交明媚的阳光时,高山深处的云南山民可能还在过着秋意盎然的生活。即使是在快要临近夏天的4月,在一些海拔2500米以上的草场上,能看到的仍然是秋天的景象——
丽江城里花团锦簇的同时,古城边的草场上,壮硕的奶牛却在慢条斯理地啃食着枯黄的干草。牛背后快速卷动的腾云,让人光是看就能感觉出秋高气爽。


这种奇怪的景象还是得益于横断山脉的影响。
正如高原上的城市能在夏天保持相对凉爽一样,从这些城市的海拔位置向上,气温继续以每升高1000米降低6℃的速率下降,降到10℃左右时,春夏之交的感觉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秋天级别的凉爽气候。在这个位置,夏天的单衣就没法保暖了,藏民穿上厚重的传统服饰也不会嫌太热。



人们甚至还能感受到秋风。
这是因为横断山脉内部,存在着大量复杂的山坳隘口。这些屏障上的缺口对气流来说是唯一的出口,经过缺口时气流便会被加压加速,形成强风。就不要试图去寻找上下风口了,横断山脉里风总是从四面八方吹来,就像山里调皮捣蛋的孩子,让人摸不着方向。
而从这个位面再往上去,能看到的就是云南西部的保留项目——雪山了。

云南最著名的雪山非玉龙雪山莫属。它是北半球最靠南的终年积雪雪山,5000米以上的海拔为这里的积雪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条件,发育出了北半球并不多见的温带海洋性冰川。
玉龙雪山震撼人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山体本体几乎是全黑色的。白色的积雪覆盖在纯黑的山体上,配合远方飘荡着白云的蔚蓝天空,便成为了玉龙雪山出名的“黑白蓝”。



即使没有去到当地,仅仅通过摄影图片,也能感受到这处名胜荡涤心灵的神音。


这一系列变化,用术语一言以蔽之,就是横断山脉里的“垂直地带性”。不过这个词不够浪漫,远没有当地人总结的“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来得传神。
(云南-香格里拉-雨崩村)
(图片来自@图虫·创意 / wzkDREAM)▼

换言之,无论是在外地春夏秋冬的哪个季节,到了云南,就都可以寻觅到一年四季。
这可能也是很多背包客、自驾司机不远万里在云南寻找心灵家园的原因之一。就算不看云南多彩的少民风情、不吃云南地方特色鲜明的美食,仅仅只是坐在山间的石头上,坐看云卷云舒和脚下土地的变化,也足够回味了。




校 审丨木 马
编 辑丨南 山 、8UZZ、小潇
综合整理自丨地球知识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