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些戰績可都是年度名列前茅的,成龍李連杰不單華語片破不了,就是西片也是望塵莫及,票房這塊李小龍就是獨孤求敗。李小龍被質疑是指功夫實戰方面,電影方面他是無可挑剔的,至今成龍李連杰都沒達到他的高度,他真就是“神”一樣的存在。

一說到李小龍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他被“神話”了,他的影響力被過度誇大了,這是很多反面觀點的聲音。李小龍被質疑是指功夫實戰方面,電影方面他是無可挑剔的,至今成龍李連杰都沒達到他的高度,他真就是“神”一樣的存在。或許會有很多粉絲不服,認爲“雙J”都打進了好萊塢名氣影響力早就超越這位前輩了。

其實還真沒有,李小龍在美國的名氣影響力更牛,各行各業的人都深受他的影響,在老外心中李小龍就是功夫的化身。電影是商品,只要把各項數據列表出來就很好比較了,雖然年代不一,但通過對比誰更強大還是能看出來的。李小龍作品不多,4部半電影,但全球市場都通喫,他的電影上映範圍之廣是其他華人不能比的。

李小龍電影創下的票房有多輝煌?用簡短的一句話概括,他是獨一檔神一般的存在,後來的許氏兄弟,成龍,洪金寶,李連杰等人也很牛,但比起小龍還相差很遙遠。下面小編就整理一下這位功夫鼻祖的各國票房成績,看看他到底是實至名歸還是被“神話”誇大了。

上圖是華語片在法國的歷史戰績,李小龍的電影壟斷了票房榜單,而且觀影人次是大幅領先。《龍爭虎鬥》444萬人次,《猛龍過江》400萬人次,《精武門》301萬人次,《唐山大兄》251萬人次,《死亡遊戲》225萬人次。這些戰績可都是年度名列前茅的,成龍李連杰不單華語片破不了,就是西片也是望塵莫及,票房這塊李小龍就是獨孤求敗。

李小龍在韓國的票房也是頂級表現,《精武門》首爾入場31萬人次,全韓破百萬人次以上,成功拿下年度冠軍。後面幾部也保持了高水準,並且年度排名都不低,他當年的電影太受追捧了。70年代市場沒那麼發達,但他卻創下了華人歷史紀錄,他的影響力真沒被誇張。80、90年代成龍李連杰在韓國也取得很輝煌票房,這個市場可以算做是打了個平手。

日本市場是成龍的主力票倉,但他在最巔峯時候也沒超越過李小龍。《A計劃》31億,《夏日福星》27億,《快餐車》20億,但還是不敵李小龍。李連杰倒是憑藉《少林寺》和《 英雄》轟出40億以上鋒芒蓋過了前輩,不過小李的總體成績差太多了。港片能在日韓收到佳績都是李小龍的功勞,如果沒有他打開市場香港電影只能在港臺東南亞賣座。

在亞洲市場,成龍李連杰單部作品來比較不輸李小龍,但整體上對比要略下風。出了亞洲李小龍的優勢就大了,各個市場至今都還是他保持着華人最高票房紀錄。比如在德國市場,他的作品可是能殺入年度前20的,其他華人都做不到。《精武門》120萬人次,《龍爭虎鬥》170萬人次,《猛龍過江》150萬人次,成李華語電影真的不在一個檔次上。

在英國李小龍的電影也是榜上有名,1974年《龍爭虎鬥》排名年度第三位,《猛龍過江》年度14位。在西班牙李小龍電影的票房全部破百萬人次以上,屬於華人最頂級水平。在北美他4部電影都收了千萬美元以上,《唐山大兄》1000萬,《精武門》1200萬,《龍爭虎鬥》2200萬,《猛龍過江》2500萬。

意大利人對李小龍也是很追捧,華語電影能與他相媲美的只有一部《天下第一拳》。李小龍具體戰績,《唐山大兄》2.1億里拉,《精武門》4.19億,《龍爭虎鬥》3.34億,《猛龍過江》3.72億。後來的華語片就覆蓋不到了,很多作品連上映的機會都沒有。成龍李連杰的意大利成績如何?答案是非常一般,早年的港片都沒上映,就算是西片票房也沒威力。

波蘭歷史票房排行榜,李小龍《龍爭虎鬥》排名第二,高達1726萬人次。李連杰《少林寺》排名第三,入場1278萬人次觀看。就單片來說功夫皇帝跟小龍哥有一拼,但他也就“少林”系列能媲美,成龍出了亞洲全面落後李小龍,這也是爲什麼小編說他們都沒達到這位前輩高度的原因。

其他市場的數據小編就不一一列舉了,港臺東南亞市場李小龍當年都是破歷史紀錄的,後來被成龍李連杰打破。但在其他洲除了《少林寺》外,其他作品都挑戰不了李小龍,這數據一路盤點下來票房顯示他被低估了,李小龍的實力真沒有被神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