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矿产资源丰富,全球每年70%的中重稀土、60%的黑钨都产自这里。 近年来,赣州市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推动稀土、钨产业转型升级,成为赣州第一个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

在信丰县学堂嘴稀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点,记者看到,这里种满了脐橙、柚子等果树,绿意盎然。然而就在几年前,因为矿粗挖滥采,这里曾经寸草不生。信丰县矿管局工作人员邱磊:“水土流失是很严重的,植被覆盖率低,沟壑纵深,在我们这边被当地老表称为南方沙漠。”

新老照片对比

过去,赣州虽被称为“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但多以卖原矿为主,没有形成相应产业。资源的无序开采和贱卖流失,让赣州“守着金元宝受穷”。 痛定思痛后,赣州市一方面开展矿山环境的治理恢复,偿还生态欠债;另一方面,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 打造国内最大的稀土、钨产品加工基地——中国稀金谷。目前,已有36家深加工企业落户中国稀金谷并实现投产,形成了规模化产业集群。江西粤磁稀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伍全球:“以前都是资源的输出,但是现在深加工这一块进来以后,能够对当地的这一块以前的资源输出变成现在的一个延伸加工的整个供应链的完成,能够把更多的就业,包括我们的经济,都留在当地。”

赣州还组建了章源钨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重大产学研合作平台,开展技术创新、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延伸稀土后端深加工及应用产品。在江西赣州澳克泰工具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向记者展示了几个通过科技“点土成金”的钨、稀土精深加工产品。公司副总经理史海东:“这是我们在石油行业用到的牙轮钻,这个上面的这个点点是我们提供的硬质合金产品,其他是一些钢制品,现在这些系列产品都在给世界各大石油公司供货,从材料到我们提供这样的这个硬质合金产品,它的价值能够增长十到十几倍不等。”

2017年,赣州稀土发光材料、磁性材料、钨硬质合金等新材料生产能力分别占全国的30%、20%和10%左右,形成了从地质勘探、矿山采选、冶炼加工、产品应用到检测检验、研发设计的稀土和钨完整产业链,成为国家钨和稀土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