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文房四寶的筆墨紙硯,被人們廣爲熟知,而刻銅文房卻鮮有知曉。其中,集書畫藝術與雕刻藝術於一身的銅墨盒享有“最後的文玩”之稱,在歷史上曾經備受青睞。

  銅墨盒盛行於清中晚期,清末震鈞著《天咫偶聞》中記載:“墨盒盛行,端硯日賤。宋代舊玩,不逾十金,賈人亦絕不識。士夫案頭,墨盒之外,石硯寥寥。”

  清末刻銅墨盒(一組)

  銅墨盒所受青睞的程度由此可見一斑。隨着時代的發展,銅墨盒漸漸淡出人們的生活,但作爲文房收藏的品類之一,銅墨盒仍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

  小衆藏品 價格跨度較大

  與傳統書畫和古董瓷器相比較,刻銅墨盒在當今市場中仍屬小衆範疇。然而,銅墨盒卻以其質地堅固、造型小巧、畫面雅緻等特色贏得了一批忠實的收藏愛好者。

  據瞭解,自2003年起,這些收藏愛好者自發組織雅集與交流活動並一直延續至今,其中2008年、2010年、2012年、2014年分別於北京、上海、湖南長沙、山東濟南舉辦過4屆全國性的文房刻銅雅集活動。

  與清末民初較大規模的刻銅墨盒售賣羣體相異,在當今市場裏幾乎沒有專營刻銅一項的實體店鋪,而刻銅僅作爲文房雜項中的一部分,偶爾出現在市場一隅。

  清代 銅墨盒

  成交價:RMB 801,965

  拍賣公司:香港炎黃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拍賣時間:2018-10-22

  據瞭解,整體上刻銅的價格呈現上漲趨勢,根據墨盒的精美程度不同,單品價格從千餘元到幾萬元不等,偶爾也出現數十萬元的高價單品,

  比如上海朵雲軒在2009年春拍舉辦了“清風堂藏銅墨盒專場”,上拍標的銅墨盒僅20組,總成交額達145.6萬元;又如2012年夏,上海某藏家在一次拍賣會中的唐雲舊藏專場中以37.95萬元拍得一方白石款花鳥題材圓形黃銅墨盒,也屬於銅墨盒拍賣出現的較高價。

  謹慎辨別 收藏銅墨盒需防範僞作

  隨着收藏的普及,銅墨盒已引起越來越多收藏者的興趣,不少人都加入了收藏銅墨盒的隊伍。對於大衆收藏者來說,收藏銅墨盒需要多方面進行考量。

  第一,從外形上看,銅墨盒整體較堅固,但盒蓋部分的邊緣材質較薄,容易損壞。目前市面上流傳下來的銅墨盒大部分因已被使用過,墨汁殘留在盒內,經數十年的腐蝕,四角極易開裂,因而在購買時要特別注意墨盒蓋邊緣是否有開裂、破損的現象。

  陳寅生《蘭亭序》銅墨盒

  成交價:RMB 664,720

  拍賣公司:英國大公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拍賣時間:2018-05-28

  第二,從工藝上來說,精品銅墨盒多出自名家,以工藝精湛著稱。如陳寅生、張樾丞、姚茫父等的作品價值普遍高於普通作品。此外,使用特殊工藝製作、器形獨特,或由著名書畫家提供畫稿、與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有關等因素,也會提升刻銅墨盒的收藏價值。

  第三,在材質方面,銅墨盒的材料多爲白銅和黃銅。一般來說,用白銅製作的銅墨盒光澤柔亮,手感光滑細潤,盒面上鐫刻的文字和圖案與黃銅材質的銅墨盒相較更具有表現力。

  但如果黃銅墨盒有極好的工藝,也值得收藏。另外,由白銅、黃銅、紫銅共同製造而成的“三鑲”銅墨盒,由於市面上較少見,收藏價值較高。

  第四,在收藏銅墨盒時,需要注意辨別舊盒舊仿、舊盒新款等造假現象。舊盒舊仿是指在民國期間製造出的仿品,因陳寅生、姚茫父等名家刻制的銅墨盒作品價格較高,大量贗品在民國時期就已流通,現在鑑定起來十分困難。

  民國 陳年銘幽篁圖銅墨盒

  成交價:RMB 63,250

  拍賣公司:上海朵雲軒拍賣有限公司

  拍賣時間:2016-06-29

  以陳寅生作品爲例,他的刻銅墨盒代表了明清時期乃至近代刻銅工藝的較高水平,帶有“寅生刻”落款的銅墨盒成爲收藏家追求的對象。

  正是這種稀缺性,促使市場出現了大量仿製品,據不完全統計,晚清民國時期被標註爲“寅生刻”的贗品銅墨盒約佔80%,當代就更難見真品。舊盒新款也是常見的造假手法。有的老銅墨盒本身爲舊時所制,但卻被現代作僞者多用電動刀、激光等工具加刻名款、年款。

  除了要辨別僞作之外,收藏銅墨盒還要注意舊盒新補的問題。使用頻繁的墨盒,子口與硯板容易破損,甚至脫落,盒底容易磕碰變形,出現內陷、磨穿。

  這些部位損壞後,使用者往往請人進行修補。因此,購買舊墨盒時,對上述部位要仔細觀察,看清楚是否經過更換或修補。一個做工精良的墨盒,如果盒蓋保存完好,其他部位雖經修補,仍有收藏價值。

  另外,還有一些銅墨盒本身被作爲重要的禮品,不曾使用,這些墨盒內壁不僅沒有墨痕,甚至連吸墨的海綿都沒有。這種未經使用的墨盒,其珍貴程度甚至會高於名家所制的、墨痕累累的墨盒。

  微信號aimeili5917

  拉你入藏友交流羣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