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哈薩克族媽媽最喜歡喫豇豆、胡蘿蔔、洋蔥,明天一大早我就買好,再買些水果,去看老媽媽。”11月8日,市科技局科管科科長多力坤·艾買提說。他即將啓程去住親,一想到可以見到老媽媽,心裏就特別高興。

今年5月,多力坤和家住伊州區幸福村社區的司馬胡力·多曼結成親戚,司馬胡力在飛機場做保潔工作,平時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媽媽尼亞孜汗·比汗木罷依。

多力坤和司馬胡力一家第一次見面時,坐在炕上邊喝奶茶邊聊家常,聊着聊着多力坤就發現,尼亞孜汗和自個媽媽的經歷很相似。兩人都孩子多,丈夫或早逝或身體不好,兩人都曾做過赤腳醫生。同樣的經歷迅速拉近了兩人的情感距離。

6月16日這天,多力坤帶着禮物到司馬胡力家時,看到自己的行李放在炕上最顯眼的位置。尼亞孜汗對別人說:“這是我兒子的行李。”多力坤聽到後感動不已,通過上次的交流,他已從心裏把尼亞孜汗當成了自己的媽媽。

尼亞孜汗今年78歲,是一名老黨員,她時常對別人表達自己對黨和政府的感恩,是黨的恩情,讓她這個困難家庭,住進了安居富民房;是黨的恩情,讓她以前放牧的兒子,今日成爲產業工人,每月有穩定的收入。多力坤的到來,讓尼亞孜汗多了一個好幫手,家裏的困難她都願意說給這個兒子聽。

“多力坤是我的好哥哥,他經常開導我,我們一談就是一兩個小時,每次聊完,我就對生活充滿了希望。”司馬胡力說。由於家庭困難和婚姻不順利,他經常提不起精神,是多力坤從一件件的小事上,幫助他獲得信心。

7月的一天,司馬胡力的醫保卡丟了,不知道怎麼補辦,他第一時間給多力坤打電話,多力坤多方諮詢後,帶着他去補辦了醫保卡。沒有錢,醫保卡啓動不了,多力坤二話不說,就往他的醫保卡里充值100元錢。

8月的一天,司馬胡力做手術錢不夠,想問多力坤借200元。多力坤給了他300元,並囑咐他再用100元錢去買電,因爲司馬胡力家的電卡沒錢了。

尼亞孜汗身體不好,在市二醫院就診完需要複查,多力坤聽到後,當天就開着車專程送她去醫院。看完病,發現尼亞孜汗匆忙中忘帶醫保卡,多力坤就用現金給尼亞孜汗媽媽買了藥,之後又帶她去喫餃子,買了她愛喝的奶茶。

多力坤不僅一個人去結親,還帶着家人去認親。6月22日,多力坤的兒子從上海回家探親,他一年只回家一次。早就聽過爸爸結親故事的他,這次回來後沒有回家,直接去了司馬胡力家裏。尼亞孜汗高興極了,說:“我的孫子回來了,他從上海回來看我。”

週末休息,多力坤還會帶着媳婦一起去看司馬胡力一家,大家一起喫飯、聊天,其樂融融。

最近,司馬胡力辭去了保潔工作,和朋友承包了一片葡萄地,幫人埋葡萄,收入可觀。他打電話告訴多力坤:“謝謝哥哥的幫助,我要好好掙錢娶媳婦,把日子過好。”

(記者 郝婧)

來源:哈密日報

編輯:李卓景

QQ:3123694939

微信:hamilingjuli

官微:哈密零距離

郵箱:[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