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能讓你通過走自己的路得到你想得到的東西。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作者 | 李翔/文

個性化或者尊重每個個體,不僅僅是一種價值觀。它還是達成目的的更好的方法,無論對於個體還是組織。

託德·羅斯的研究證明的就是這一點。

羅斯是哈佛大學教育學的教授,他同時主持着一個“個體科學實驗室”。他出版了一本書叫《平均的終結》,主題就是向平均主義宣戰,提倡每個人都不同。

這樣的論調,乍聽之下已經屬於陳詞濫調。畢竟,年輕人提倡個性,已經不是一天兩天。每個人都不同,也已經屬於常識被大家接受。但是託德·羅斯不同的地方在於,他是在把個性當作科學來研究。而且他自己也是這項研究的受益者。

原因是,從小到大,按照社會規範來衡量,託德·羅斯都是一個失敗者。他18歲時從高中退學,因爲成績實在太差。21歲時,他第二個孩子出生,但那時也是他生活的最低谷,拿着救濟金,同時做着家庭護士助理。

用羅斯自己的話說,起初,我覺得努力做到和別人一樣就行了,但結果是他就是沒辦法做的和別人一樣。結果,他索性放棄了要去適應社會標準,而是致力於如何找到讓自己最舒服的環境。然後,在高中退學15年後,他成了一名哈佛大學的教授。

在《平均的終結》裏,託德·羅斯提出了三個個體科學的原則,來說明爲什麼以一個或幾個標準來衡量人,難以成功,還有可能壓抑那些有才華的個體。

第一個原則叫鋸齒原則。鋸齒原則,顧名思義就是,其中某一個凸起的鋸齒和其他的鋸齒並沒有關係。

鋸齒具有兩個特徵:第一個特徵是它由多個維度組成,擁有很多凸起的鋸齒;第二就是,這些維度彼此之間的相關性很弱。幾乎所有人的特徵,比如身材、智力、性格、創造力等,都是鋸齒狀。因此,憑藉一個單一的原則來衡量一個人,註定要失敗。

谷歌的人力資源分析師託德·卡萊爾曾經做過一個跟鋸齒原則有關的實驗。卡萊爾列出了一個包含300多個因素的人才清單。其中包括考試成績、學歷、畢業院校排名,也包括類似於對計算機首次產生興趣的年齡等個性化的因素。卡萊爾試圖分析這些因素跟谷歌員工的工作表現之間的關係。結果,卡萊爾發現,考試成績、大學的名氣跟工作業績完全沒有關係,贏得編程比賽也沒有關係。學習成績有一點相關,但是,僅限於畢業後的前三年。

卡萊爾說:“分析數據後發現,根本就找不到對谷歌大多數的工作崗位都起作用的單一變量。一個都沒有。”也就是說,你不能通過某個人在一個方面表現很傑出,就能推斷出他在其他方面也會很棒。

第二個原則叫情景原則。通常情況下,我們都會認爲,一個人的性格是穩定的,外向的人自然外向,內向的人自然內向。但是,事實卻並非如此。舉個例子,在學校裏,一個女孩可能在食堂表現得很外向,但在操場上很內向;一個男孩可能在操場上很外向,但在數學課上很內向。人的行爲方式和性格特徵,是由自身特質和所處環境一起決定的。

因此,要關注的是人在某個環境下會表現出什麼行爲特徵,而不是先入爲主地給一個人貼上某一個性格標籤。

心理學上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實驗叫棉花糖實驗。它是由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設計的。實驗很簡單,給3~5歲的孩子一顆棉花糖,然後告訴他,他可以馬上喫掉棉花糖,也可以等上15分鐘,然後大人會給他第二顆棉花糖。這個實驗用來測試人的“延遲滿足”。根據後續的跟蹤實驗,懂得“延遲滿足”的孩子,往往會取得更大的成就。

但是,一位名叫西萊斯特·基德的科學家意識到,著名的棉花糖實驗裏,存在着環境缺失的情況。

第一次聽說棉花糖實驗時,基德正在一個流浪者收容所裏當志願者。收容所裏有許多孩子,如果一個孩子得到一個玩具或一顆糖,很可能會被另一個孩子搶走。所以,在那個環境下,最聰明的做法是,要麼藏起來,要麼儘快喫掉。因此,如果是收容所裏的孩子去做棉花糖實驗,所有孩子都會馬上喫掉棉花糖。

基德進行了改良版的棉花糖實驗。在進行實驗之前,她把兩組參加實驗的孩子分別置於不同的環境中。一組在的環境她稱之爲“可靠環境”,可靠環境裏的成年人答應的事情都會做到。比如承諾幾分鐘後給一套新的鉛筆,就真的帶來了一套新的鉛筆。另一組所處的就是不可靠環境。不可靠環境裏的大人就沒有履行自己的承諾。再進行棉花糖實驗時,她發現,在不可靠環境裏的孩子,只有一個孩子等待了足夠長的時間,獲得了第二顆棉花糖;在可靠環境裏的孩子,有2/3的孩子等到了第二顆棉花糖。

所以,脫離所處的環境來談論自制力和延遲滿足,也會形成對孩子的誤判。在延遲滿足方面表現不佳的孩子,很可能並不是這個孩子天生就缺乏自制力,可能的情況是,孩子生活的環境教育他,即時滿足纔是更理性的選擇。

如果懂得情景原則,你就會明白,重要的不是一個人的本質,重要的是在什麼樣的情境中,一個人會有什麼樣的表現。

第三個原則是途徑原則,它指的是,“任何類型的人類發展,包括身體、心理、道德或職業發展,都沒有單一、正常的途徑”。

這個原則有兩個主張:第一,生活的所有方面以及對於任何既定目標來說,都可以通過許多不同的有效方法來達到相同的目的;第二,最適合你的途徑取決於你的自己的個性。

如果用“途徑原則”來看待今天的學校教育,會發現有很多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現在的教育總是把學得快等同於優秀,但可能有些人天生就更適合按自己的節奏來學習,他可能用很短的時間就能學會外語,但要用很長的時間去學數學。

託德·羅斯還引用了一個例子來說明,在更長的職業生涯中,途徑原則也成立。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的克拉提·文肯伯格博士研究了一些著名科學家的職業路徑,結果發現,不存在科學家成功的標準途徑,而是有七種不同的順序。每一種順序最後都能讓這個科學家成功。這七種順序,既包括傳統意義上的快速晉升,也包括進展緩慢但很穩定的職業生涯,甚至還包括一系列進進出出的職業生涯,中間包括短暫失業和暫時離開大學因而中斷職業生涯。

既然人和人的不同如此重要,託德·羅斯說,機會平等,不是要給所有人提供相同的發展環境,而是提供給每個人最適合他的發展環境。但是在過去,我們都誤以爲機會平等是提供給所有人相同的發展條件,卻沒有意識到,相同的發展條件,其實就已經構成了對很多人的不平等。

我們從託德·羅斯對個體科學的研究中能得到什麼啓發呢?

託德·羅斯的個體科學研究,其實是把“個性化”這個我們已經習以爲常的說法,用實驗的方法,進一步精確化。

第一個原則提醒我們避免以偏概全。儘管通過設置一個指標,來判斷一個人,是一種捷徑,也是很常見的做法。比如,最常見的做法之一,就是通過考試分數來判斷一個人是否優秀。但是,分數智能說明,這個人在考試這個項目上很優秀,甚至是考試中更細分的項目,比如做選題上很優秀。它是能力的一種,但不能衡量所有能力。因爲這些能力中的很多項,都是彼此不相關的。正好像一個人身高很高,並不代表他一定善良。

第二個原則提醒我們重視情景。場景這個詞已經成爲商業中的一個重要詞彙。銷售經理和產品經理們,都不斷提醒自己,要注意用戶的使用場景是什麼。但是在更大的範圍內,情景或者說環境對人的塑造以及影響,往往是被估計不足的。

比如說“延遲滿足”這項被公認爲巨大優勢的特徵。我覺得很多創業公司CEO可能難以理解,爲什麼有的同事就是難以接受,在回報中,現金少一點期權多一點——接受更多的期權,不但被視爲對自己的公司更有信心,也說明能夠接受延遲滿足。原因可能是,這個同事見了太多期權不被兌現的情況。或者他就是很需要現金。

第三個原則提倡要允許不同個體採用不同方式、不同途徑來達到同一個結果,這一點很難被滿足。因爲它要犧牲規模效應。顯然,把所有學生集中在一起,兩個小時完成一場考試,要比爲每個學生個性化制定一個考覈方案,成本要低得多。但是這不妨礙在學習和工作場景裏借鑑這個法則提出的方案。最簡單的比如,允許每一個員工選擇他們更加適應的工作時間和工作方式。當然,這要求對結果有評定。一些結果很容易評定的工作,就更適合這一點。

對個人而言,最大的啓發就是,如果你對自己現在的狀況並不滿意,那麼,你可能要換個思路:不是要去模仿和學習其他人,而是想想自己更適合哪種工作或學習方式。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能讓你通過走自己的路得到你想得到的東西。

本內容系經濟觀察報獨家原創,經濟觀察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點擊下列關鍵詞,洞察近期深度熱文

   

改革開放40週年,周其仁再談改革

13億消費者的奇蹟

尋找戒菸藥|茅臺的符號

雷軍伸手房地產|長安汽車困境

美國中期大選前|美國中期大選後

民營經濟50天|中國進口貿易40年

關注經濟觀察網官方微信,獲取更多資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