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孩子学习是个技术活,如果不知道孩子适合用什么方法读书,那就是做无用功。就像大人换工作,也不可能第一天上班就上手,也需要前辈同事指点,而中小学阶段的孩子,更是需要老师、家长适时适性从旁协助。孩子可能适合的学习方式大致分为这3种,你家孩子是那种呢?

1.有图有效果

视觉型的孩子喜欢画图,对色彩、形状敏感,有不错的观察力;喜欢玩拼图、黏土、堆乐高积木等静态活动;若遇到问题,会通过观察解决问题,比如迷路时,喜欢看地图,找到方向及路径。学习时多使用图片、地图、图表等,用图解帮助孩子学习、化解难点。引导孩子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对照图表、流程图等,这对视觉型的孩子比直接阅读文字效果更好。运用不同颜色的笔在课本或笔记标示不同重点,如红色是最重点、黄色是次重点、绿色是自己不熟悉的。背英文单字可运用单字卡,文图结合一起学习,可提高记忆效果。

2.说出来是王道

听觉型的孩子喜欢听故事及讲故事给别人听;读书或写作业时喜欢发出声音、念出题目,也容易受到周围噪音影响而分心;平时喜欢音乐、节奏感的东西;遇到问题倾向直接开口问,若迷路,更倾向问路而不是看地图。学习时鼓励孩子大声将课程内容朗读出来,反复念出内容重点。使用讨论式学习,与孩子进行问答讨论或让孩子自问自答,让孩子说出学习的内容或问题;当孩子遇到难题时,跟他们进行问答讨论,启动孩子的动脑模式。背英文单字融入节奏。

3.越动越专注

动觉型的孩子喜欢动手做,热衷拆卸或组装玩具、零件,较难静静地坐着一段时间不动;会记得做过什么而不是看过或听过什么;对别人的肢体动作、行为敏感;在做中学习,玩具坏了,喜欢自己动手修理。在学习时要运用小剧场式学习,让孩子通过角色扮演感受、揣摩学习内容,以消化学习重点,演出来的内容就是孩子理解的成果。借助不同学习辅具、教具、玩具等实际物品,让孩子动手接触、操作。阅读时可一边用手指出正在看的内容,通过比手画脚加强记忆,越动越专注。

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学习方式,会有偏好的认识、消化、理解新事物的方式。在以上3种学习方式中,选择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孩子进入较佳的学习状态,得到成功的学习经验,进而强化学习信心,形成一个正循环。

【本文由“育儿台”新媒体原创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胡桐雨,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