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辣子湯

“河北”並不是中國的河北,它是白水人對白水地域的一種劃分叫法,因爲白水地圖象個帽子,洛河從西北到東南穿境而過,縣城位於縣境最南端,於是全縣人民就把位於洛河以北的三個鄉鎮(史官、縱目、北塬)稱之爲河北三鄉,那裏住的人民自然被稱這爲“河北人”。當然,洛河以南的的人民就稱之爲“河南人”。

“河北辣子湯”,其有幾大特點:“看上去很紅,喫起來不辣;看着不冒氣,卻小心燙口;看上去很油,喫起來卻不膩”,味道極爲香醇,本來喫法是一個人舀上一碗,泡個蒸饃,喫起來極香,喫完再來一碗,但很多時候人們爲了多喫一點,饃很少喫,只是喫湯.喫畢個個顯出神清氣爽,十分過癮,滿足之情溢於言表.

其實“河北辣子湯”在過去本爲當地農村在紅白喜事等場合作爲待客之用,現在作爲具有白水地方風味的民間美食,而這並不是其真正的名字,它在河北原本被稱爲“操就”,所謂“操”在當地意爲用筷子夾着喫的意思,“就”是在喫饅頭等主食時喫菜的動作,意思相近但又不同,原意已無法考究,但就字面意思而言,其既可以當菜,喫饃時“就”着,也可以將饃泡進其中“操”着喫.“河南人”記不住這個名字看其碗中上浮一層辣子油,便隨口稱其爲“辣子湯”,且多數人愛喫不會做,或做不來其正宗味道,縣城很多飯店廚師也去“河北”學藝,想在城裏開一專營店,但喫過人都說味不正,所以後來所有人便放棄想法,想喫“河北”辣子湯,還得去上“河北”。

(喫在白水)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