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视频|滇西边防纪行⑧“上学出国,放学回国”的36名小“留学生”

点击上方“法治周末报”可订阅哦!

中国第一所边防小学银井小学。文丽娟 摄

“叔叔好!”“叔叔好!”“叔叔好!”……

11月13日11点,当瑞丽边防大队银井边境检查站列兵刘兴华和我走进学校时,一群小孩围了过来,争先恐后地向我们问好。几个正在学校操场远处角落里跳绳的孩子,听到声音,急忙跑近,争着要给我们表演谁跳得最好。

刘兴华一边喊着“别着急,别着急”,一边双手张开,指导孩子们排成一行一起跳。

瑞丽上午的阳光比较柔和,天空湛蓝得没有一点杂质,在这个中国第一所边防小学里,一名边防战士被一群蹦蹦跳跳的孩子包围着,一阵阵笑声绵延开来。我站在不远处,鼻子突然一酸,内心涌现出久违的感动。

刘兴华告诉我,他和战友们隔三差五就会来学校看望这些孩子,有时送点小礼物,有时表演小节目,有时会给他们上上课。

3天前,他们刚在这里了表演了一场擒拿格斗。

在这次滇西边防行即将结束时,我看见了这一群铮铮铁骨男儿心底深处的柔软。

银井小学中国籍和缅籍孩子们正在上课。

151名小学生

这所学校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为帮助中缅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在银井边境检查站边防战士们的帮扶下,专门成立了“阳光工程”基金,先后帮助14名中缅困难儿童重返校园,65名中缅学生受到资助。

三年级的中国籍和缅籍孩子们正在上课。文丽娟 摄

2008年以来,银井边境检查站与驻地党委政府等相关部门按照“边防部队、地方党委政府、教育部门”三方联创的模式,联手打造中国第一所边防小学——银井边防小学,先后协调争取资金260万元,为学校重新建盖了教学楼,设立了展览室、荣誉室,改建了篮球场、围墙等硬件设施。2015年,又对校舍进行翻修,加盖了一座新校舍,内设食堂、文化活动室和教师休息区。

一位缅籍小学生作的画。文丽娟 摄

 谈到帮扶建设这所小学的初衷,银井边境检查站站长谭泽鑫说:“教育无国界,大爱无亲疏。在2007年警地共建时我们发现,原来的学校很旧,只有一间教室和十几张桌子,而且缅甸那边有很多孩子没法上学,所以动了帮扶念头。现在很多缅甸的孩子都来这里上学,为此,我们专门开设了绿色通道。”

我了解到,如今,这所边防小学设置了幼儿园至三年级,开设了汉语、缅语和傣语三语课程,共有6名老师,135名学生,其中包括36名缅籍学生。从这所学校走出去的学生,最大的已经在外省上大学了。

银井小学的学生们下课后在操场上跳绳。

“小小留学生”

“叔叔,您看,我跳绳可好了。”我被稚嫩的呼喊声吸引,寻声走过去,是一位10岁的缅籍小学生,她的名字叫做“相喊”,普通话说得很标准。

一名小学生正在给边防战士刘兴华表演跳绳。文丽娟 摄

每天早上8点,相喊都会在胸前挂上一枚《出入境优先候检卡》,在执勤官兵的护送下穿过国门、公路,准时来到银井边防小学上学。

“她刚来学校的时候一句汉语都不会,而且比较害羞,也不爱和同学们交流。后来跟同学们一起学习玩耍,时间长了,性格越来越开朗,学习成绩也在班里名列前茅。”银井边防小学校孙加亮校长介绍,在这里,缅籍学生享受与中国孩子的同等待遇,包括“两免一补”、免费营养早餐等。

银井小学的孩子们,穿绿色裤子和裙子的是缅籍学生,穿少数民族服装的是中国籍学生。文丽娟 摄

“上学出国,放学回国”,在我们看来,相喊的每次上学、放学都是一次奇妙的出国经历。她和其他缅籍小朋友一起,被当地的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小小留学生”,他们每天上学都要经过银井通道,放学后从通道返回缅甸的家中。寒来暑往,他们每天的经历恰恰成为了中缅边境线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放学后,谭泽鑫正在护送缅籍小学生出国境线。文丽娟 摄

现在,以这所银井边防小学为代表,德宏州联合有关方面建设了各类中小学269所,不仅使德宏州边境贫困地区的适龄儿童有学可上,同时吸引了4000余名缅籍学生前来就读。

谭泽鑫正说话时,一名穿着绿色裙装的缅籍小孩儿突然跑过来,勾一勾他的右手,抬头说了句“谢谢叔叔”。

—END—

视频 | 文丽娟

责编 | 吴昊 王硕

推荐阅读

视频|滇西边防纪行⑥ 那些驻守云岭雄关的缉毒英雄

看图|滇西边防纪行⑦ 边境战士这样巡逻防控

重磅|用法治为民营企业发展撑腰 司法部出台这"20条"!

滇西边防纪行④ 千百年来的战略要地:滇滩站口岸

视频|滇西边防纪行⑤ 7907.9克!龙陵“影子部队”现场拆毒

法治周末报

与你携手同行法治路

      法治周末报社出品    ID:fzzmb01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