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李:拯救漫畫產業的“超人”

美國當地時間11月12日,斯坦·李在洛杉磯的一家醫療中心去世,享年95歲。當不少中國人還沉浸在失去金庸先生的悲痛當中之時,斯坦·李的逝世又給了漫威粉一沉重的打擊。許多人認爲,斯坦·李其實就是美國人心中的“金庸”,創造的“超級英雄”,不知是多少人的童年夢想和回憶。

第一次使用“斯坦·李”

斯坦·李原名斯坦利·馬丁·利博,1922年出生於紐約的一個猶太人家庭。在中學時,李就是個文學青年,曾三次獲得《紐約先驅論壇報》舉辦的小品文競賽獎,導致報紙不得不改變評選規則以阻止他再次參加比賽。

李的堂姐夫馬丁·古德曼是蒂姆利漫畫公司的出版商,1939年,李進入蒂姆利做了助理編輯和撰稿人。1940年,李參與了《美國隊長》的創作,第一次使用“斯坦·李”的筆名。後來在接受採訪時,他這樣解釋自己筆名的由來:“它其實是隨便瞎起的,因爲我不想把我的真名跟那些登不得大雅之堂的傻漫畫扯上關係,我要把它留給一部真正偉大的作品,一部凝縮我全部人生經歷的小說。”然而,偉大作品直到今天也沒出現,這個筆名也就這麼一直沿用下來。1942年,傑克·科比和喬·西蒙跳槽到DC,20歲的李被提升爲蒂姆利的編輯和協作部主任。當年,他入伍參加了二戰。

黑暗時代的那幾年,李的作品都不成功,當時他想轉行不幹了。1960年2月,DC公司的著名連環漫畫《美國正義聯盟》復出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超級英雄漫畫有復興之勢。這深深地刺激了蒂姆利,公司改名爲現在大名鼎鼎的“漫威”(MARVEL,也譯作“驚奇”)。馬丁·古德曼要求李也仿照《美國正義聯盟》創作一個超級英雄組合漫畫。李的妻子勸說他抓住這次機會,反正已經準備轉行了,就算嘗試失敗也沒什麼大不了。李又遇到了處在失業狀態中的傑克·科比,漫畫史上的黃金組合誕生了。

“黃金組合”讓漫威一躍成爲漫畫巨頭

1961年11月,兩人合作的《神奇四俠》問世——在一次太空實驗任務中,因爲一個極小的錯誤估算,裏德·理查德(也就是神奇先生)的太空船以及全體宇航員遭受宇宙風暴的重創,宇宙射線徹底改變了船員的基因構成,四個同伴從此具備了神奇的超能力。這個故事的雛形是科比提供的,他從1957年一次空難四個倖存者的經歷中找到靈感。然而,是李賦予了神奇四俠靈魂,讓他們成爲美國連環漫畫的里程碑。

與過去的超級英雄大不相同的是,神奇四俠沒有祕密的身份,在履行超級行爲時,身上穿着普通人的衣服,他們會像普通人那樣爲賬單發愁,偶爾也會染上一場小疾。他們都有各自的性格弱點,而且經常吵架鬥嘴。李很早就對超人那樣的英雄產生厭倦:“超人從來也永遠不會讓我覺得有趣,因爲我從來不擔心他,一個永遠不會被擠扁的超級英雄,就不會讓你興奮。”李要爲他的英雄增加現實感,而現實永遠是不完美的,他說:“肯尼迪貌似過着完美的生活,後來他被射殺了。”

《神奇四俠》在青少年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到1962年5月它出第四期時,漫威公司非常自信地在《神奇四俠》封面標上了“世界上最偉大的連環漫畫雜誌”字樣,李和科比創作的一百多期《神奇四俠》也無愧於這個稱號。漫威公司一躍成爲和DC相當的漫畫巨頭。

漫威狂飆催生出復仇者聯盟

據說在整個60年代,李每晚都能寫一篇故事,對他來說,這並不是因爲容易,而是因爲靈感在激勵着他。創作流程一般是李提出故事的大綱和結構,傑克·科比負責繪畫和對一些小場景和情節修改,史蒂夫·迪特科負責所有的對話和最終細節上的修改。這被稱爲“漫威模式”,是業界認爲非常成功的漫畫創作方式之一。

《神奇四俠》成功後,李在他創造“困惑超人”的路子上繼續深入,他塑造的人物都是現實世界的英雄,既有超人的各種能力,又有人類的感情和性格弱點。1962年5月,李和科比推出了他們合作的第二部作品《綠巨人》,李開始着力探討現實中的人一旦獲得超能力後的困惑與鬥爭。8月,他又創造了《蜘蛛俠》,這是李自己最喜歡的一個角色,也是美國60年代以後影響最大的漫畫。

蜘蛛俠是一個名叫彼得·帕克的高中生,性格內向、孤獨文弱,有點神經質,還經常受同學欺負。在被蜘蛛咬了一口後,他有了蜘蛛般的超能力,但每天還是得面對學業、生活、女朋友、家庭、人際關係等等問題的困擾,可以說是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這極大地拉近了超級英雄和迷茫的青少年之間的距離,彼得·帕克被稱爲“你的友好鄰居蜘蛛俠”。

斯坦·李靈感爆發如有神助,在六十年代接連創作出《雷神》、《鋼鐵俠》、《黃蜂俠》、《X戰警》、《鷹眼》、《黑寡婦》、《夜魔俠》。這些作品毫無例外地獲得了巨大成功,掀起了美國漫畫史上的“漫威狂飆”。2009年,迪斯尼以40億美元的巨資買下漫威,李創造的超級英雄,無疑是其中最具含金量的無形資產。

1963年9月,繼《神奇四俠》之後,李和科比又創造出第二隊組合超級英雄《復仇者聯盟》,最初的成員有綠巨人、雷神、鋼鐵俠、黃蜂俠,後來人員不斷變動。1964年3月,在《復仇者聯盟》第四期上,消失了15年之久的美國隊長再度出現,作品以美國隊長當年進入冰山來解釋15年來的沉寂,斯蒂夫·羅傑斯的身份屢經變化,他對現代世界也不能完全理解,但不管怎樣,這個“美國精神”的化身毫無疑問成爲了“復仇者聯盟”的領袖。

1972年,斯坦·李成爲漫威公司的發行人和董事長,慢慢淡出具體創作。有人說:“李對於連環漫畫就像貓王對於音樂一樣。”一個更爲恰當的比喻是:李就是連環漫畫界的金庸。

早在2008年起,漫威就開始“下一步很大的棋”,在《鋼鐵俠》第一部的結尾就暗示還會有更多的英雄出現在大銀幕上,之後《綠巨人2》、《鋼鐵俠2》、《雷神》、《美國隊長》都給《復仇者聯盟》打下了伏筆。《鋼鐵俠3》、《雷神2》、《美國隊長2》的跟進,《復仇者聯盟》的續集的陸續推出,漫威和它的超級英雄們在銀幕世界中狂飆突進。

而經常在裏面客串的“漫威之父”卻再也看不見他的身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