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體育12月18日報道:

跑者要想不斷的實現突破,必須堅持常年訓練。但是,這又會導致過度使用性傷病的出現,最常見的包括應力性骨折、肌腱炎、筋膜炎等。那麼,跑者該怎麼做才能避免這類傷病的出現呢?


瞭解自己的身體

只有對自己身體的強項和弱項瞭解之後,才能更好的預防傷病。每一位跑者的身體素質都是不同的,在專業人員的幫助下,可以準確的瞭解自己的身體,進而採取針對性的措施。比如,跑者的穩定性不足,那麼解決辦法之一就是選擇合適的跑鞋。必須要到專賣店進行試穿,通過步態分析選擇最合適的跑鞋。

訓練姿勢要正確

不管是進行跑步訓練,還是力量訓練,要始終把保持正確姿勢放在第一位,姿勢不正確會導致受傷風險大大增加。比如跑者進行平板撐練習,一定要讓身體成一條直線,從頭到腳跟在一個水平面內,臀部既不能翹起也不能下垂。這樣才能起到最好的鍛鍊效果。跑步時也是如此,跑姿不正確會讓身體的生物力學結構發生變化,受傷風險大增。

改善關節靈活性

泡沫軸按摩、深度運動按摩、拉伸或者瑜伽都能加強關節的靈活性。泡沫軸按摩最簡單又經濟實惠,自己購買一個泡沫軸,每週按摩4-5次,主要是針對緊張的肌肉、肌腱、關節等組織,讓他們得到放鬆。

力量訓練

跑步並不能鍛鍊到所有的肌肉,如果不進行專門的力量訓練,就會導致肌肉失衡而增加受傷風險。力量訓練可以讓跑者的身體變得更強,抵禦一般的傷病侵襲,而且也能增加肌肉質量,燃燒更多的熱量。

防止訓練錯誤

跑者出現過度使用性傷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訓練錯誤,常見的錯誤包括短時間內增加過量的強度或者距離,或者兩者同時增加,訓練過後沒有進行充分的休息。

跑者延長跑步距離時,應遵循10%規則,也就是每週的跑步里程增量不超過10%。訓練計劃中必須給自己留足恢復時間。

時刻留意身體感覺

不管你的訓練計劃多麼完美,身體難免會出現一些不舒服的症狀。比如正常訓練時感覺某塊肌肉疼痛,此時就要引起重視,停止跑步讓肌肉休息,及時採取措施並觀察1-2天,待疼痛消失之後再繼續跑步。如果疼痛惡化,再進一步治療。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