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有一句老話,慢工出細活,特別是蓋房子這類人生大事,容不得半點疏忽。
習慣了傳統建築動則半年的施工速度,輕鋼的速度讓很多人“害怕了”,人們總是對不瞭解的東西有一定排斥心靈,下意識認爲這種房屋不夠結實,能住個十幾年了得了。

其實現在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裝配式建築,很早就在歐美等發達國家流行,如今在這些發達國家,輕鋼別墅已經佔到了很大的比例,就比如我們鄰國日本,基本隨處可見。
其實,對於輕鋼別墅的耐用性,央視《走近科學》欄目早就做過一期“闢謠”節目。
今天爲了讓大家切身實地感受一下輕鋼別墅夠不夠結實,我們從它的主體輕鋼,一起走近科學!
輕鋼龍骨承重極限實驗

用輕鋼製作的橫樑主材結構,讓30個成年人全部站到上面,竟然只是中心輕微下沉,肉眼幾乎無差別。那麼問題來了,這三根橫樑的承重極限,究竟能達到多少呢?

我們用石膏板組成的重塊來測試,每一組石膏板的重量是2.4噸,一組重物就已經超出了30個人的體重。

當把第一組石膏板放上去的時候,輕鋼橫樑顯然沒有多大的變形,加第二組石膏板的時候,橫樑中間下沉了1.1釐米,最終加到了第四組石膏板的時候,橫樑中間下沉的幅度已超過3釐米,但是整個橫樑卻依舊挺立着。

並且,我們將所有承重物資撤後,橫樑奇蹟般的恢復原狀,這也就是輕鋼材料的一大優勢。
輕鋼樓面承重標準

一般民用住宅活荷載標準值是200kg/平米,輕鋼結構房屋是遠遠能滿足住宅承重要求。
由於輕剛類型的材料,都是利用工廠化加工而製作形成的,所以輕鋼結構房屋的結構非常緊密。

一棟用輕鋼建造的別墅,它差不多有上萬個構件來組成,每個構件的誤差不能低於兩毫米,這樣的話就保證了輕鋼結構的承重性,這是用磚混材料房屋所無法達到的。
輕鋼結構房屋的樓面一般由冷彎薄壁型鋼架或組合梁、樓面OSB結構板,支撐、連接件等組成。

所用的材料是定向刨花板,水泥纖維板,以及膠合板,在輕鋼樓面上每平方米可承受316~365公斤的重量,二樓或二樓以上的樓層站上很多人也不用擔心會塌,因爲它的承重力要優於傳統房屋的,不僅如此輕鋼房屋的樓面結構體系重量僅爲國內傳統的混凝土樓板體系的1/4~1/6,但其樓面的結構高度將比普通混凝土板高0.1~0.12米。
輕鋼整體結構性能

磚混結構房屋實驗:

在震動臺一晃動的瞬間,整體結構已經開裂,不到十五秒鐘的時間,整個房子轟然倒塌碎了一地,甚至地基都已裂開。
輕鋼結構房屋實驗:

輕鋼結構的小房子放在地震臺上,直到整個震動完成,除了底部脫離了固定臺之外,房屋結構完好無損,沒有一點變形。

從實驗來看同樣厚度和大小的房屋,輕鋼結構的抗震性能明顯優於磚混結構的房屋。

並且輕鋼構件在封完結構性板材及石膏板之後,形成了非常堅固的"板肋結構體系",這種結構體系有着更強的抗震及抵抗水平荷載的能力,適用於抗震烈度爲8度以上的地區。

曰本是世界上率先興起住宅產業化的國家。目前日本的工業化住宅有木結構、鋼結構和混凝土結構三種形式,日本每年新建20萬棟左右的低層住宅中,鋼結構住宅約佔七成。

我們都知道,日本屬地震高發地區,他們如此重視輕鋼別墅,可見其安全性之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