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另一方面,在拍品的選擇上,他們也願意廣納市場時興的藝術潮品,甚至創新地推出獨立拍賣專場,融入了策展思路,有的放矢地推介藝術家特定時期的重磅鉅作,因此也贏得了買家用行動做出的正面反饋——HI-LITE專拍的16件拍品100%成交,成交總額達8873.5萬港元。領銜第二輪秋拍的另一龍頭佳士得在“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及兩個特設專場斬獲其香港晚拍歷年最好的成績。

黃金十月、十一月,又到一年香港秋拍季。

儘管市場對當前香港的局勢普遍感到擔憂,但今年秋拍首輪會戰,拍賣行龍頭蘇富比攜同保利香港、嘉德香港和香港邦瀚斯等收穫頗豐,遠超預期;領銜第二輪秋拍的另一龍頭佳士得在“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及兩個特設專場斬獲其香港晚拍歷年最好的成績;富藝斯拍賣行的“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和設計”拍賣場次也締造其在亞洲成立以來總成交額最高的佳績……對拍賣行股東和收藏家而言,這些數據已釋放出足以令藝術品市場放心的正面信號。

又到一年香港秋拍季。

常玉拍品火熱霸屏

蘇富比香港秋季拍賣會於10月8日圓滿落幕,本次秋拍總成交額達33.5億港元,是連續第六季總成交額超過四億美元。在歷時五天的20場拍賣中,蘇富比爲3423件拍品覓得新主,拍品平均成交率高達86%,有五件最終成交價更逾一億港元。

現代藝術板塊表現最爲亮眼,晚拍及日場總成交額高達6.97億港元。旅法華人藝術家常玉的絕唱鉅作《曲腿裸女》吸引四位藏家激烈競投,最終以1.98億港元成交,刷新了藝術家的個人世界拍賣紀錄。趙無極共十件作品拍出,“甲骨文時期”鉅獻《21.04.59》以1.05億港元成交。此外,乾隆鳳舞牡丹包袱瓶表現最爲矚目,以2.07億港元的成交價奪魁所有交易的榜首。

佳士得2019年香港秋季拍賣會於11月22日至27日之間舉行,在5天舉行的17場拍賣共取得成交總額26.3億港元。本季佳士得巧用前所未見的拍賣策略,特設“奈良美智頂級傑作:《等不及夜幕降臨》”和“HI-LITE”獨立專拍,於11月23日舉槌的“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後進行。這三個專場共上拍作品70件,61件順利易手,成交率高達87.14%,斬獲10.6億港元。

拍前已預期大熱的常玉最大裸女主題油畫《五裸女》以1.9億港元起拍,歷經七分半鐘的激烈競投後,以2.66億港元落槌,包含佣金3.03億港元成交。這不僅大幅刷新藝術家不久前剛剛創下的世界拍賣紀錄,同時也超越吳冠中《周莊》(2.36億港元),成爲僅次於趙無極《1985年6月至10月》(5.1億港元)的亞洲油畫第二高價。

新生代藏家引領市場趣味

據The Observer統計,在本季蘇富比現代、當代藝術及東南亞現當代藝術拍賣會的買家當中,有25%的買家年齡在40歲以下。爲了貼近這羣年輕藏家的興味,多家拍賣行投其所好地呈現更多街頭風、聯名款、商業設計、卡通漫畫等時下流行的視覺系潮流藝術品,在拍品選擇上也更爲多元化、全球化。隨着越來越多新生代藏家加入,一批代表了潮流文化和新生代藏家國際視野的藝術品在本季香港秋拍中價格顯著走強,並逐漸呈現出引領市場趣味的特點。

已成爲潮流文化代表藝術家之一的奈良美智,幾乎成爲本季秋拍的最大贏家。亮相的拍品類型極度豐富多樣,從紙上作品到雕塑、裝置藝術不等;成交價也跨度極大,從幾千港元至過億港元不等。在蘇富比上拍的作品《背後藏刀》以1.96億港元成交,刷新了之前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近五倍。而獲得獨立圖錄和獨立專場拍賣優待的《等不及夜幕降臨》,雖未如外界預期地再創高峯,只是以最低估價落槌,加佣金9287萬港元成交,但該作品也已邁進千萬級俱樂部,位列奈良美智個人紀錄的第二。

與奈良美智同屬卡通風格的藝術家劉野,在2019年的香港秋拍場上勢頭強勁,成爲了一股不能忽視的“中國力量”。在蘇富比當代藝術拍賣中,劉野的《煙》吸引了五位藏家競投,最終以5200萬港元成交。而在佳士得的拍場上,他的三幅作品:《紅2號》拍出2352.5萬港元,較三年前拍出的484萬港元上漲近四倍;《Leave Me in the Dark (S)》以2052.5萬港元成交,超估價兩倍;《藍》以1752.5萬港元成交,超估價一倍。繪於1995年的《她不怯對蒙德里安》在富藝斯拍場上以2655萬港元成交,是該場拍賣中第四貴的劉野作品。不難看出,香港市場中的“劉野熱”漸成氣候。但有藝術評論者認爲,相對於擁有全球化收藏羣體的奈良美智而言,以劉野爲代表的中國當代藝術總體而言仍處於被市場觀望的處境。雅昌藝術網也有評論認爲:“劉野的一枝獨秀,仍然掩蓋不了中國當代藝術的集體失落。”

除此之外,在“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上午拍賣”中推出的Tuan Pham珍藏“重要越南藝術薈萃”專拍100%成交,成交總額更超出最低估價3倍。當晚最大的黑馬當屬韓國藝術家金煥基的非典型“單色畫”《05-IV-71 #200(宇宙)》。這件作品從4000萬港元起拍,經過幾輪激烈的競拍後最終加佣金以1.02億港元成交,不僅創下藝術家個人成交紀錄,也成爲了史上最貴的韓國藝術品。一股將目光投放於亞洲市場,鍾情於亞洲當代藝術品的市場偏好大潮正悄然席捲拍場。

上季熱門藝術品創作者草間彌生和KAWS,本季拍場表現則顯得相對平淡。儘管仍然位列富藝斯拍賣行的“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十件最高成交拍品,草間彌生的《無線網(GMBKA)》僅以略高於估價的771萬港元成交;KAWS的《回嘴》則以低於估價的759萬港元成交。可以說,網紅拍品價格轉趨平穩或回落,是熱浪退去,市場迴歸理智後的必然。

求取機會新舉措

儘管市場預期低迷,但不能阻止的是各大拍賣行的主動成長。因中美貿易摩擦,更多的藝術品被送到了零關稅的香港進行交易。而拍賣行也緊抓這次機會,在展示重磅拍品、順暢交易渠道方面提前做好了萬全的準備。

一方面,在本季香港秋拍開始前,許多拍賣行就爲在國內的巡展帶來了數量不菲的珍品,規模堪比一場小型藝術精品展。而另一方面,在拍品的選擇上,他們也願意廣納市場時興的藝術潮品,甚至創新地推出獨立拍賣專場,融入了策展思路,有的放矢地推介藝術家特定時期的重磅鉅作,因此也贏得了買家用行動做出的正面反饋——HI-LITE專拍的16件拍品100%成交,成交總額達8873.5萬港元。此外,由於預期會出現更多希望可以遠程競標的買家,拍賣行也通過增加委託席位及電話線路的辦法,配合他們的需求。蘇富比亞洲區首席執行官Kevin Ching用數據向南華早報印證了這個“先見”之明:“雖然我們發現參加預展的人數有所減少,但電話競標和在線競標的人數分別增長了17%和44%。”

委賣拍品的質量和數量俱佳,瞭解藏品和交易渠道都暢通無阻,落槌價自然也連創新高。因此,對於今年的香港秋拍,多家拍賣行表示滿意。佳士得亞太區總裁Francis Belin表示:“這是一場來之不易的拍賣。無論經濟大背景,還是當下香港環境,都對市場構成了影響。但10.6億港元的成績不僅是佳士得香港晚拍歷年最好成績,還比今年春拍提升近20%,結果令人非常滿意。”蘇富比首席執行官Tad Smith也表示:“香港秋拍再創佳績,可見委託客戶對蘇富比的信心,以及買家羣體的強大需求。我們預料,這個勢頭會在今年11月紐約連場重要拍賣會以及往後的日子裏延續下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