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文书至,千里笔墨传。”

远隔万里,我却在信中遇到你,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文学院2015级2班团支部通过班上一位同学联系到了福建师范大学的一位同学,沟通之后决定与福师大的同学进行书信往来活动,同学们一对一结交笔友,互相分享自己的故事。

活动自2016年11月启动以来,已经持续了1年之久,期间有30余名同学参与到其中,共计集体寄信十余次,信件往来200余封。

我们采访了活动的参与者和举办者,

来听听他们对书信活动的感受吧!

采访中

对活动的感受——

感觉好像回到了小学和笔友通信的时光,虽然彼此不知道对方是谁,但看着信纸上的文字觉得每一笔都是有温度的,和在社交软件上聊天的感觉截然不同。也许正因为不知道对方的情况,所以可以肆无忌惮地分享自己喜欢的、讨厌的,或者正在忧愁的事情。希望活动能继续办下去。

——@Jelly

活动最有意思的是可以和完全不熟悉的人进行交流,感觉是蛮有缘份的一件事情。比如说我跟我的笔友,第一次接到她的信时我觉得冥冥中她对一些事情的观点、写作的风格都与我很像,她后来也会给我寄一些明信片,我们也会互相交流各种看法,慢慢就觉得我们原来是那么的相似。

—— @廿桔

对传统书信有着怎样的情怀?

现在大家都用电子设备来通讯了,“码字”多“写字”少,但看到一封信邮寄过来,上面都是对面那个人一笔一划写上去的,心里的感觉是很不一样的。

—— @璇

木心的诗里说“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现在的快节奏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化很快,书信让人对情感的抒发和交流付出了更多的时间,因此可能也更加珍惜这种书信建立的情感吧。

—— @SU

一直觉得书信是文化里很温柔的部分,对鸿雁传书、尺牍传情之类的词语都很向往。印象里最早被传统书信打动好像是当年听《归路十里》里有一句“月夜流光飞雪,残烛下呵手书此阙”,就觉得很喜欢那种意境吧。虽然现在已经没有办法有那样的心境了。

—— @太阳太阳一直晒

我们两个纯靠书信交流时,每当团支书在班群里说我有来信,我都会很激动,看到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和你分享她的点点滴滴会觉得,在这个信息便捷的时代,能有机会享受等待一封信的过程真的是难得的体验。

其实我们后来有加微信,因为我觉得遇到一个和自己无论是生活习惯、对一些事情的看法、还是写字的风格都特别像的人是很幸运的事,就是冥冥中觉得这会是一个很好的朋友,所以最后一次活动结束之前我怕我们会失去联系,就留了我的微信号,我们加了彼此的微信,也慢慢接触对方的生活,互相给彼此的生活点赞、交流想法,后来看了照片,没想到外表也很像,她挺高的我也挺高的,就愈发觉得这个活动充满了奇妙的缘分。

我不反对传统的书信活动,但我觉得不要太矫枉过正,完全抛却更便利的现代通信工具,如果两个人真的聊得来,何不利用现代手段让两人之间的交流更加及时。

—— @廿桔

2017年|夏

为什么要参加这个活动?

其实我一直都想找一个笔友,最早的话可能是小学英语课文里的pen pal,但是一直没有一个合适的契机。

—— @璇

我从来没有过笔友,也几乎不写信,书信活动回归传统的纸笔交流方式,打卡人生新体验✔️

—— @SU

最早的笔友其实是初中在BBS上认识的很多网友,后来关系好了就开始写信寄礼物给对方,再后来就对笔友这件事很习惯了。

 —— @太阳太阳一直晒

在交流过程中收获和故事?

我和我的笔友真的是超级有缘分,有很多相同的爱好。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有一次寄信隔了一个假期,我就期末写了一封,开学写了一封,她一下收到两封特别惊喜。还有就是她给我寄过来的礼物!特别好看!我一眼看到就特别特别喜欢!最重要的是我太惊讶了,没有想到我们喜欢的风格这么一致!感觉很奇妙!

—— @璇

寒假归来的那一次,我收到了笔友给我的回信,笔友在回信里面附上了拍立得照片,还有她的整个寒假生活,比如她的城市、城市里的小吃、她的小侄女还有她的大学。她在每一张照片的背后都写满了故事。读她写的故事就能知道她的寒假是怎样的,她大致的生活是怎样的。当时我就觉得这样特别有意思也特别有意义,很明显能感觉到是十分用心的,打开了这封回信也非常令人感动

—— @小宝

能用这种方式跨越大半个中国找到一个笔友很奇妙,我们从未谋面可是却越来越熟悉,很喜欢每次写信寄出后期待的感觉和收到信时候的惊喜的感觉~

—— @SU

借着笔友的眼睛发现了很不一样的世界吧。之前在和福师大的书信活动里认识了一个很可爱的妹子,每一次给我寄信用的都是不一样的信封,信里也时常会夹带一些比如小书签小贺卡的东西,感觉特别暖。

—— @太阳太阳一直晒

REC

和未曾谋面的笔友保持长期交流的动力是什么?

真的把她当作一个素未谋面的可以倾诉的朋友,可以在倾诉的过程中感受自己的生活,也可以收到她带来的生活轨迹。就像是隔着时空的交流。

—— @璇

我们俩习惯在写信的同时附上一点其他的小玩意,比如说明信片或者小书签。她寄来的照片里虽然没有出现她本人,但是与她周围的生活有关,她生活的那一切。就非常的有意思,我想大概这就是能让我们长期交流的动力吧。我们互相寄信的时候会聊到最近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分享一些小故事。包括有一次她和我说她喜欢哪个明星,然后正好那段时间我上铺的同学也很喜欢那个明星,我念给我上铺听,她就非常开心。就像是把互相的生活做了一种交换,去分享给对方,我觉得这样就很有意思。在远方,在陌生的城市里,有一个你未曾真正谋面的人能够和你很畅快地聊天,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 @小宝

很多同学和笔友的交流因为种种原因中断了,可我和笔友依然联系,虽然每次交流就是说说近况、问候一下对方,但是远方有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她”真的让人很感动,我十分珍惜和笔友来之不易的缘分。

—— @SU

可能每个人都有倾诉和被倾诉的欲望?因为写信和收信,尤其是收信的过程真的是很开心了,就像拆礼物一样。

—— @太阳太阳一直晒

是否推荐别人找一个笔友?

如果你有倾诉的欲望和对于来信的期待,那就找一个笔友吧!

—— @璇

推荐!虽然不一定人人都喜欢这种“漫长”的交流方式,可有过这样的体验也很棒呀,人生总要多彩一些!

—— @SU

推荐。因为真的会有很多意外的惊喜和感动。

—— @太阳太阳一直晒

一封来自文学院2015级2班团支部的信

举办活动的意义

在当今世界,由于现代化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通信被人们渐渐遗忘。书信作为一种通讯工具的媒介可以被替代,但它情感交流的功能永远不能被替代。

小到家庭、朋友邻里,大到国家天下,当我们把自己的感情都融入到字斟句酌的书信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不同时代的语言语境,能够读到不同历史背景下的社会情感,以及浓浓的家国情怀。我们举办书信往来活动的意义首先在于拾起传统,这也是中文人的一点情怀。

书信不仅是对过往历史情感的传承,更是人们传递感情、心灵沟通的桥梁。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烦心事,身边却好像没有人能倾听,有的时候宁愿说给一个陌生人听,这个活动满足了同学们的需求。北师大每个班都设置了雪绒花,目的是关注同学的心理状况,但事实上大家都是互相认识的,真正面对面谈心很多时候比较尴尬,所以我觉得书信交流活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写给一个不认识的人,他(她)永远不会介入你的现实生活,倾诉的话就很有安全感。举办这个活动最大的意义应该就在于:通过书信交流这种活动,加强了同学们的心灵沟通,我们也能真正关注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满足同学们的心理需求。

另外,如果有同学想加入我们的活动,欢迎和我联系。

—— @文学院2015级2班团支书杨丽君

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能够静下心来为远方的朋友寄出一封书信,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在字里行间传递出情感、思念,让文字更有温度。

新学期伊始,你有没有兴趣动笔写信认识一个远方的小伙伴呢?在评论里说说你的想法吧!

感谢所有受访的同学

编辑  | 高悦 王璐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