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思想與方法”國際高端學術論壇

媒介哲學、認知科學與人文精神的未來

Media Philosophy, Cognitive Science,

and the Future of the Humanities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Summit Forum “Ideas and Methods”)

二十世紀以來,科學技術的劇烈變革在整體上改變了人類的社會關係、溝通模式和文化觀念。人文與科學在這種變革中逐漸分化爲兩種相互獨立、彼此隔膜的智識生活。更重要的是,人文精神不斷遭遇科學研究之前沿地位帶來的存續危機。這種隔膜與危機在當代語境愈演愈烈。一方面,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日新月異,新的媒介手段廣泛再造人類經驗表達與傳播的外在形式;另一方面,神經生物學和大腦研究日益深入,新的身心知識持續更新人類意識傳導與感應的內在機理。在這種語境中,媒介哲學與認知科學的前沿探索,成爲人文學科面臨的尖銳挑戰。什麼是人?何謂人性?人文與科學的界限如何重新劃定?人文學科怎樣通過與自然科學的深入互動,重塑自身不能被社會價值化約的存在意義?這些問題成爲當前國際學界熱議的前沿話題。如何對此進行真正富有創造性的探索與回應,成爲關乎人文精神之未來的關鍵所在。

爲了共同探討這一核心議題,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決定於2018年10月27-29日舉辦第五屆“思想與方法”國際高端學術論壇暨工作坊,本屆主題爲“媒介哲學、認知科學與人文精神的未來”。論壇將邀請十六位從事跨學科研究的世界著名人文學者和科學家參與討論,圍繞相關論題研討媒介哲學與認知科學的最新進展對人文學科的挑戰與重構,共同展望人文精神的未來。

爲了深入探討高端學術論壇的議題,屆時還將舉行兩個半天的主題工作坊,包括高端學術論壇在內的學者將圍繞相關論題進行研討。

/ 主 辦 者 /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

/ 召 集 人 /

方維規  張正平

/ 與會學者 /

多  恩

Mary Ann Doane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影與傳媒系榮譽教授

方維規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文藝學研究中心研究員,長江學者

福格爾

Joseph Vogl

德國柏林洪堡大學德國文學、媒介研究、文化研究教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德語系常任客座教授

岡克爾

David J. Gunkel

美國北伊利諾伊大學傳播系教授

漢  森

Mark Hansen

美國杜克大學

藝術與視覺研究系榮譽教授

吉見俊哉

Yoshimi Shunya

日本東京大學信息學研究科教授,副校長

江  怡

山西大學哲學社會學學院教授,長江學者

姜明求

Myung-koo Kang

韓國首爾大學傳播系教授,亞洲研究中心主任

克萊默

Sybille Krämer

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哲學系教授

劉  超

北京師範大學

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

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

羅躍嘉

深圳大學特聘教授,腦疾病與認知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齊林斯基

Siegfried Zielinski,

德國科隆媒體藝術學院創始院長,

德國卡爾斯魯厄藝術與設計大學教授、校長,

瑞士歐洲研究院米歇爾·福柯講席教授

桑普森

Tony D. Sampson

英國東倫敦大學數字媒體文化與傳播系教授

瓦格特

Christina Vagt

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

日耳曼與斯拉夫研究系教授

徐英瑾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青年長江學者

張正平

Briankle G. Chang

美國馬薩諸塞大學傳播系教授

學術論壇

論壇地點:北京師範大學京師大廈第六會議廳

論壇形式:主題發言與評議對話

10月27日(週六)上午

8:30-8:45  開幕致辭

致辭人:方維規   張正平

Session I 第一場

8:45-9:55 (每人發言25分鐘,評議20分鐘)

主 持 人:張正平      評議人:多恩

/ 發言人 /

齊林斯基:驚奇製造者:多樣的媒介思想

Siegfried Zielinski: Generators of Surprise: Diverse Media Thinking

漢森:心靈怎樣參與(人工)交流?——(和)機器思考的替代路徑

Mark Hansen: How Can the Mind Participate in (Artificial) Communication?: An Alternate Path Toward Thinking (with) Machines

9:55-10:15   討論與回應

10:15-10:30   茶歇

Session II  第二場

10:30-11:40 (每人發言25分鐘,評議20分鐘)

主 持 人:瓦格特      評議人:吉見俊哉

/ 發言人 /

岡克爾:其他的物:人工智能、機器人和社會

David J. Gunkel: Other Things: AI, Robots and Society

羅躍嘉:情緒與認知功能的認知與神經基礎

Luo Yuejia: Neural Mechanism for Emotion and Cognitive Function

11:40-12:00

討論與回應

12:00-14:00

午餐與休息

10月27日(週六)下午

Session III  第三場

14:00-15:10(每人發言25分鐘,評議20分鐘)

主 持 人:齊林斯基        評點人:克萊默

/ 發言人 /

多恩:沉浸的概念:中介空間和主體位置

Mary Ann Doane: The Concept of Immersion: Mediated Space and the Location of the Subject

姜明求:凝視何以成爲暴力——平昌冬奧會上朝鮮運動隊的再現

Myung-koo Kang: How a Gaze Can Become Violence: Representations of the North Korean Sports Team to Pyeongchang Olympic

15:10-15:30    討論與回應

15:30-15:45    茶歇

Session Ⅳ  第四場

15:45-17:30(每人發言25分鐘,評議30分鐘)

主 持 人:多恩     評點人:桑普森

/ 發言人 /

瓦格特:智力外包

Christina Vagt: Outsourcing the Intellect

徐英瑾:通用人工智能爲何需要胡塞爾的“意向性”理論?

Xu Yingjin: Why Does Gener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eed the Husserlian Notion of “Intentionality”?

江怡:認知科學與人文科學的模糊邊界

Jiang Yi: The Fuzzy Boundary of Cognitive Science and Humanities

17:30-18:00    討論與回應

18:00-20:00  晚餐

10月28日(週日)上午

Session Ⅴ  第五場

8:30-9:40(每人發言25分鐘,評議20分鐘)

主 持 人:姜明求    評點人:漢森

/ 發言人 /

克萊默:作爲文化技術的媒介——從書寫平面到數字界面

Sybille Krämer: Media as Cultural Techniques: From Inscribed Surfaces to Digital Interfaces

吉見俊哉:文化延續與人文科學再定義——21世紀全球化社會中大學的作用

Shunya Yoshimi: Cultural Sustainability and the Redefinition of Humanities: The Role of University in the 21st century Globalized Society

9:40-10:00   討論與回應

10:00-10:15  茶歇

Session Ⅵ  第六場

10:15-12:00(每人發言25分鐘,評議30分鐘)

主 持 人:吉見俊哉    評點人:岡克爾

/ 發言人 /

劉超:死亡凸顯對內疚和羞恥的影響及其神經機制

Liu Chao: Effect of Mortality Salience on Guilt and Shame and Its Neurocognitive Mechanism  

桑普森:人機交互領域的轉變——從數據具身化到經驗資本主義

Tony D. Sampson: Transitions i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From Data Embodiment to Experience Capitalism

張正平:幽靈般的媒體

Briankle G. Chang: Spectral Media

12:00-12:30  討論與回應

12:30-14:30  午餐與休息

工作坊

10月28日(週日)下午  14:30-17:00

第一場:星與雲:米歇爾·塞爾的文學、科學和媒介哲學

Workshop 1.  Stars and Clouds: Literature, Science, and the Media Philosophy of Michel Serres

地點:北京師範大學京師大廈第六會議廳

主持人:瓦格特

與談人:高端論壇相關學者

10月29日(週一)上午  9:00-11:30

第二場:情動與社會媒介

Workshop 2.  Affect and Social Media

地點: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主樓C區5058會議室

主持人:桑普森

與談人:高端論壇相關學者

編輯 | 趙鑫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