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排球人說體育

近期,各種外援轉會的消息充斥坊間,可謂“亂花漸欲迷人眼”,好像中國排球聯賽突然成了世界排壇的“香餑餑”,不論是“老朋友”金軟景、拉爾森,還是“新客人”艾格努、阿金拉德沃,一時間,世界巨星紛紛投奔中國,給人一種“萬國來朝”的感覺。且不說這些消息最終能夠落實多少,即便真如網傳的那樣外援井噴式增長,也僅是一種表面上的虛假繁榮,中國排球聯賽充其量是外援的一頓“洋快餐”而已。

外援轉會消息滿天飛

在中國女排封閉集訓期間,關於朱婷新賽季轉會遼寧的消息就已經被炒的十分火熱了,緊接着撲面而來的各種外援轉會消息讓人應接不暇:

近期外援轉會動向

這些轉會消息中,關於阿金拉德沃和拉爾森加盟的消息並不可靠,因爲美國Athletes Unlimited組織已經宣佈將於2021年2月啓動首屆女子排球職業聯賽了,拉爾森和阿金拉德沃都是聯盟球員,她們均已表示要參加本國聯賽。雖然中國聯賽是在上年度的11月份開始,但是最早也得到次年2月份甚至更晚才能結束,如果兩個聯賽的時間衝突,二人加盟排超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另外,網傳上海女排因爲“個性問題”已經拒簽了艾格努,爲此還引起了意大利媒體的口誅筆伐,造成了不必要的紛爭。

如果朱婷新賽季轉投遼寧,天津女排將面臨嚴峻挑戰

天津女排作爲上屆聯賽冠軍,其轉會動向一直備受矚目,特別是朱婷離開津門之後,誰來與李盈瑩打對角,誰來補強天女最弱的接應位置都十分引人關注。在朱婷從隊友變成對手的情況下,天津女排能否與新外援快速磨合,面對朱婷等人的強力衝擊還能做到豔冠羣芳,新賽季的天津女排留給球迷的懸念不小。郎導改變了中國聯賽的顏色

中國排球歷史上的第一個外援切連科娃

從1996年第一屆聯賽開始,排協的規定中就有了允許外籍球員轉會參賽的規定,但是直到1999年中國排壇纔出現了第一個外援。當時還是弱旅的天津女排引進了來自俄羅斯的主攻手切連科娃,引起了轟動。其實切連科娃的水平相當一般,沒有什麼亮眼的表現,也未給天津女排帶來實質性的改變。

1996年至2004年間中國女排聯賽的外援情況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中國排壇對於外援的引進是持保守態度的。各支運動隊始終以全運會爲“指揮棒”,普遍認爲外援佔據主力位置後,既不利於鍛鍊年輕球員,又不利於隊伍的整體磨合,因此,1996年至2004年期間,僅有零星的外援出現在成績較差的雲南、福建、北京、天津等隊裏,強隊都不考慮引入外援;2004年之後的五年間,由於專家們對外援的作用看法不一,特別是我國女排的整體水平較高,不是大牌球員是很難在中國聯賽站得住腳的,再加上聯賽改革舉步維艱,各隊資金十分緊張,外援在中國聯賽徹底消失了。

恒大女排部分外援

2009-2010賽季,郎導迴歸祖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的職業俱樂部恒大女排正式成立,由此拉開了高水平外援加盟“天朝”的序幕。據統計,在郎導執教恒大女排期間,先後引進了12名外援,其中,湯姆.洛根、布拉科塞維奇、科斯塔格蘭德、斯科沃隆斯卡、古伊吉等人都是世界名將。具備國際化視野的朗導通過身體力行的做法,讓國內那些坐井觀天的俱樂部發現,外援並非之前想象的那樣,除了可以快速提高球隊水平外,還可以起到吸引贊助商,優化外部環境,開闊眼界、實現技術交流等作用,引入外援開始被聯賽大部分隊伍接受和認同。是郎導在中國聯賽與外國球員之間架起了相互瞭解的橋樑,她是徹底扭轉保守觀念,改變中國聯賽一水“黃顏色”的“關鍵小姐”;

2014年之後的部分外援

自2014年郎導入主中國女排後至今,國內聯賽引援可謂風起雲湧,外援的質量也越來越高。金軟景、米哈伊洛維奇、卡里羅、洛維、羅賓遜等世界名將先後來到中國聯賽效力,金軟景和卡里羅成爲最成功的外援。特別是金軟景,以其強大的技術水平和場內外出色的表現,被排管中心評爲聯賽“最佳外援”;目前,天津、北京、上海等豪門俱樂部每個賽季都是早早下手,與國際大牌俱樂部爭搶高手,中國排超聯賽也被越來越多的國外球員所熟悉,成爲大牌球星選擇的目的地之一。

排超聯賽優缺點十分明顯優缺點明顯,排超聯賽是外援的“洋快餐”

自2017年開始,我國聯賽正式更名爲“中國排球超級聯賽”。與土超和意大利聯賽相比,我國聯賽有着非常鮮明的優缺點:

優點:

1、社會穩定,聯賽有保障。排超聯賽是在國家體育總局的領導下,由排球運動管理中心和排協主辦,各地體育局和排協承辦的國家級賽事。舉辦聯賽是各級政府的責任,因此,肯定不會發生聯賽辦了上屆沒下屆的情況;我國幾十年來社會和諧穩定,根本不可能出現土超那種一邊打仗一邊打球的現象;

經濟實力雄厚的北京女排和上海女排是中國排壇兩大豪門

2、經濟雄厚,薪金有保障。隨着經濟的迅猛發展,我國在體育事業上的投入越來越大,社會力量辦體育成爲一種潮流和風尚,不少大型國企和民辦公司爲聯賽投入巨資,成立俱樂部或者給地方隊提供持續性的贊助,不少俱樂部的資金雄厚,完全有能力聘請世界級外援加盟。我國講究法制和誠信,幾十年來,從未聽說過我國俱樂部拖欠外援工資的情況發生,而中國運動員在國外聯賽則不止一次遭遇欠薪。2001-2002賽季,郎導帶領殷茵、吳詠梅等人征戰意大利聯賽,她執教的摩迪納俱樂部宣佈破產後又更換了老闆,新東家想賴賬,一個賽季只發了一個多月的工資;魏秋月在2013-2014賽季參加阿塞拜疆聯賽,同樣遭遇到了惡意欠薪。俱樂部提供的公寓經常停水停電,甚至在風雪天連續三天停止供暖。以上這些情況在我國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

外援拉爾森和巴奇

3、聯賽短暫,集訓有保障。與歐美和日韓的職業聯賽相比,我國排超聯賽的時間要短一個月左右。當中國女排運動員已經在國家體育總局練的如火如荼的時候,國外聯賽還在持續進行中。由於排超聯賽比較短暫,外援在參加完我國聯賽後,既可以再找一個東家,另掙一份錢,也可以儘早迴歸國家隊恢復狀態,這是對外國球星最具吸引力的方面。比如上賽季加盟北京女排的美國主攻巴奇,她在幫助北京隊獲得聯賽第三名後,馬上飛赴土耳其,成爲瓦基弗銀行隊的一員。參加中國聯賽能讓你一個賽季掙兩份工資,何樂而不爲呢?!

中國球員團結友愛

4、隊員厚道,安全有保障。我國是禮儀之邦,向來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俱樂部對外援都“極盡照顧之能事”;中國球員普遍比較沉靜內斂,團結友愛,基本沒有惹是生非、飛揚跋扈、惡意排外的人,因此,外援沒有初來乍到會受到欺負的顧慮。另外,我國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球迷們熱情而理性,在這樣一個安全感十足,充滿溫情的國家打球,是不是很有吸引力?!

缺點:

1、賽制變化多。我國排球聯賽誕生以來的二十餘年間,賽制“隔三差五”就會變一次。除了擴軍等因素調整賽制以外,排管中心還因聯賽改革和保證奧運集訓等原因多次改變賽制。賽制不穩定,外援經常都搞不明白,其對中國聯賽的宣傳和介紹就會產生一些負面評價。不論是歐美聯賽還是日韓聯賽,賽制確定後很少更改。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國內外關於聯賽的定位不同,國外以聯賽爲中心,而我國以全運會和奧運會爲中心,因此,聯賽常常要爲全運和奧運讓路。

本應紅紅火火的排超聯賽如今深陷“解約”風波

2、水平懸殊大。當今的中國女子排球超級聯賽中,天津、北京、上海、江蘇是第一集團,恒大、八一、遼寧、山東爲第二集團,浙江、四川、福建、河南、雲南、河北爲第三梯隊。不論從技術水平、俱樂部建設,還是球員條件、後備力量等方面,各俱樂部之間的差距十分巨大。由於長期以來形成了一個“圈子”,後面兩個集團的隊伍要想打入前面的集團是非常困難的,就像一個大家庭裏有的兄弟富有,有的姊妹貧窮,富戶家裏的孩子們會習慣聚在一起玩,而貧家子弟要想跟富戶家的孩子一起玩耍,往往是會被各種瞧不起、被邊緣化、被不接受的。

雖然各個賽區十分努力,但是中國排超聯賽整體職業化程度不高

3、聯賽不職業。我們的排超聯賽,雖然被冠以“超級”二字,但是在整體運作上,與歐美聯賽甚至日韓聯賽還有一定差距。比如商務運營方面,中國女排2015年奪得世界盃冠軍之後,本應趁熱打鐵,把聯賽紅紅火火搞起來,但是冠名贊助商361°竟然突然撤出,讓聯賽“裸奔”了一個賽季,差點花光排協的老底兒;體育之窗公司接手之後,聯賽運營有了不少起色,但是又長期拖欠應當支付給排協的費用,造成排協與其分道揚鑣。多年來,職業聯賽不職業,被球迷和媒體廣泛詬病。有的球迷吐槽說:“排超聯賽業餘的讓人髮指,不包裝,不宣傳,不公開,不專業。甚至被網友戲稱爲“保密聯賽”。球迷的話雖然有些過激,但是體現了大家對聯賽職業化不滿意的普遍態度。

科舍列娃代表恒大女排在比賽中

4、外援不自由。對運動員半軍事化的管理在我們中國球員來說不是什麼問題,而對外援來說就是一種缺點了。由於文化的差異,中國運動員習慣被管着,在訓練基地裏過着三點一線的生活,比較簡單和枯燥;而外援們都非常獨立,生性散漫,她們一般情況下都是走訓,不習慣過集體生活,除了訓練和比賽之外,時間都是自己的,想幹嘛就幹嘛,因此,中國運動隊的管理方式在他們看來是一種束縛,沒有自由。上賽季轉會恒大女排的俄羅斯名將科舍列娃就認爲中國的聯賽沒有歐洲聯賽那樣自由,教練員對球員的管理非常嚴格,靠嚴格的紀律性來實現球隊水平的提升。歐美球員因爲嚮往自由,有時候會不太適應中國的聯賽。

聯賽標誌

發展了24年的中國排球聯賽,雖然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是與球迷們的期望,與建設世界頂級聯賽的目標還差的還很遠,排超聯賽依然在艱難前行中!

那麼2020-2021年度聯賽爲什麼會出現外援井噴式增長的現象呢?

一是受疫情的影響。目前,歐洲疫情十分嚴重,感染和死亡人數居高不下,別說疫情結束了,就是拐點還不知道何時纔會出現,因此,意大利和土耳其聯賽能否如期舉辦還是未知數。而我國經過艱苦的抗疫鬥爭,社會秩序已經恢復,成爲目前世界上少有的安全之地,排超聯賽準時開賽應該不成問題。在無球可打的情況下,很多大牌球星退而求其次選擇中國聯賽。中國聯賽工資不錯,賽程又短,強度不大,環境安全,外援們便呼朋引伴地“同去”、“同去”;

東京奧運會主體育場

二是受奧運會的影響。小編在上文中已經談到中國聯賽有時間較短的特點。如果中國聯賽在2021年2月份左右結束,外援們就有大量時間來備戰7月份舉行的東京奧運會。這對於許多打算在奧運會上奪得佳績的大牌球員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參加意大利或土耳其聯賽的話,要到四月底或五月初才能全部結束,那樣備戰奧運會的時間就太少了,又要恢復,又要磨合,又要調整出好狀態,顯得太倉促了。

排超聯賽期待更多精彩激烈的比賽

以上衆多轉會消息其實僅是轉會動向而已,距離真正落實還差的很遠,所以大家姑且一聽,不必當真。一切都是傳聞,最終結果等待官宣即可!對於外援們來說,中國聯賽就是一道“洋快餐”,製作迅速,立等可取,物美價廉,味道可口,等有了土超或者意大利聯賽這樣的“大餐”,也許就沒人喫咱那乾乾巴巴的“漢堡包”了,那些迫於疫情而不得不來中國的球員,她們的轉會都是短期行爲,對於這種“一錘子買賣”,不必特別當真。對待外援井噴的現象,要客觀分析、冷靜對待、以我爲主、爲我所用,把辦好聯賽當做第一要務,把通過外援陪練來提高球隊水平當做第二要務。希望排超聯賽在經歷解約風波之後,能夠不忘初心,再上正軌,爲廣大球迷奉獻精彩的比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