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強大的蘇聯作爲威脅,中國本身又沒有那麼容易被打敗,再加上美國的原子彈,日本終於承受不住這樣的壓力選擇了投降。美國投放原子彈之前,日本甚至提出了所謂的1億玉碎計劃,更是表示誓死不會投降,但是當原子彈投放之後,日本的態度立馬發生了轉變,裕仁天皇更是迅速地宣佈要投降。

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二戰末期的日本爲何會選擇無條件投降呢?說到這一點很多人最先想起的就是美國所投放的原子彈,這主要是因爲在美國投放原子彈前後日本的態度變化實在是太大了。美國投放原子彈之前,日本甚至提出了所謂的1億玉碎計劃,更是表示誓死不會投降,但是當原子彈投放之後,日本的態度立馬發生了轉變,裕仁天皇更是迅速地宣佈要投降。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原子彈只是日本選擇投降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還有兩點至關重要。
首先來說是蘇聯的威脅,說來可悲,日本在入侵我國東三省的時候最擔心的並不是中國的反抗,而是蘇聯的襲擊。包括在佔領了東三省之後,日本一直在做的也是抵禦蘇聯,生怕蘇聯會從他們手中搶奪東三省。作爲一個領土十分狹小的島國,日本對於土地的執念是很深的,也正是因爲如此我們可以發現這個國家在很早之前就有了入侵中國的想法,只不過因爲中國的實力一直要比他們強大,所以日本纔沒能將這個想法付諸於行動。直到近現代,雙方的國力發生了對調,日本也“終於順利”展開了侵華行動。
至於第2點則是中國軍隊的自強不息,雖然當時的中國與日本之間的實力差距相對較大,但我國有一個優點那就是不怕犧牲。也正是因爲如此,儘管我們在抗日戰爭中損失慘重,但也成功地拖住了日軍的腳步。其實從日本入侵中國的那一刻開始就意味着他們的計劃已經失敗了,畢竟日本是想要速戰速決,但中國卻無限期地拖延了日本的腳步,導致日本在其他戰場上縮手縮腳。而且如果日本把中國戰場上的兵力抽走,就很容易引起中國軍隊的反撲,但如果日本把其他戰場上的兵力抽調到中國戰場,又會直接影響他們的部署。
有強大的蘇聯作爲威脅,中國本身又沒有那麼容易被打敗,再加上美國的原子彈,日本終於承受不住這樣的壓力選擇了投降。但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日本方面宣稱的是無條件投降,可實際上他們的投降是有條件的,而且條件還格外的多。比如說日本要求美國政府要保證裕仁天皇的性命,也要保證日本的天皇制度不被廢除,至於那些日本戰犯也都沒有被送上國際法庭,這也爲日本政府後來扭曲歷史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如今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同樣的事情絕對不會再度發生,雖然現在的中國和世界一流強國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和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相比更是有很多的不足之處,但與近現代的中國相比我們現在已經有了足夠的自保能力。不要說日本,就算是美國想要對付中國的話也必須要好好考慮能否承受中國的反擊。
當然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我國的實力相較於近現代已經強了很多,可中國有一點從來都沒有發生過變化,那就是中國是一個非常熱愛和平的國家。我們現在之所以會極力提升自己的軍事能力是因爲只有這樣做才能夠確保自己的安全,畢竟在經歷瞭如此慘烈的抗戰之後,中華民族也不會單純地認爲只要心存和平就能夠不受戰爭的侵擾。總而言之,我國現在所遵循的原則就是絕不侵犯其他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但也絕對不允許其他國家侵犯我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就像我們在研發出核武器以後宣稱絕對不主動使用核武器一個道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