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舉行。據悉,修改後的《專利代理條例》將自2019年3月1日起施行。提升專利代理質量、將專利代理人的稱謂改爲“專利代理師”、放寬專利代理行業准入、遏制“黑代理”問題、倡導提供專利代理援助服務等成爲此次修改的亮點。

  會上,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賀化介紹了《專利代理條例》修改情況,並與國家知識產權局條法司司長宋建華、司法部立法三局副局長金武衛一同答記者問。吹風會由國新辦新聞局副局長襲豔春主持。

  促進專利代理行業健康發展,對提升我國專利質量和運用水平,對於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賀化介紹,此次《專利代理條例》修改重在根據專利代理行業實際情況變化,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部署,適應“放管服”改革要求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的需要,完善專利代理制度,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爲大衆創業、萬衆創新服務。

  據瞭解,現行《專利代理條例》於1991年公佈施行,對規範專利代理活動,提高創新水平和質量,保障專利制度良好運行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隨着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專利代理行業狀況和發展環境均發生了顯著變化,現行條例的一些規定已經與行業實際、有關法律規定和國家“放管服”改革要求不相適應,有必要對其進行修改。

  賀化介紹了此次修改的總體思路。一是簡政放權,支持創新創業,減輕羣衆負擔,激發市場活力與創造力。二是放管結合,加強日常監管,規範市場秩序,保障創新主體合法權益。三是優化服務,加大便民利民,提高服務效率。

  在回答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記者關於專利代理質量相關問題時,賀化指出,實施專利質量提升工程是國家知識產權局的一項重要工作。專利代理是創新成果轉化爲專利權的重要環節。在此次《專利代理條例》修改中,對於提升專利代理質量作出明確規定,如增加專利代理師簽名責任,倡導提供專利代理援助服務,促進專利代理機構信息公開,加強專利代理行業自律,進一步強化對違規行爲的政府監管等,以直接或間接促進專利代理質量提升。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0月底,42569人取得專利代理人資格,執業專利代理人達到18468人,專利代理機構達到2126家。

  據悉,新修改的《專利代理條例》頒佈實施後,國家知識產權局將盡快完成配套部門規章的修訂工作,做好專利代理管理系統改造等軟硬件配套工作,繼續提升行業監管水平和行業服務能力,確保新修改條例的順利實施,爲創新驅動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微信公衆號)

  本公衆號定期推送知識產權及競爭政策相關的法律政策與政府文件、最新全球行業信息、國外國防產權動態、原創文章與專家觀點、業內高端活動消息、《電子知識產權》(月刊)&《競爭政策研究》(雙月刊)文章節選及重磅全文、專利態勢發佈、中心最新成果發佈及相關新聞報道等諸多內容,歡迎各界人士關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