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右右细毛爸小时候没什么玩具,现在觉得有能力给孩子买玩具了,就拼命买,自己小时候想玩却得不到的玩具,通通买给儿子。右右细毛奶奶连续4周给双胞胎孙子买玩具,我告诉奶奶:“暂时不用买了,没必要这样费钱,孩子还有的玩。

“小时候穷怕了,现在才拼命给孩子买玩具!”这样做,真好吗?亏欠了的童年,现在来补,补得回吗?01:孩他爸为什么教育奶奶不买玩具后,自己又买?

右右细毛奶奶连续4周给双胞胎孙子买玩具,我告诉奶奶:“暂时不用买了,没必要这样费钱,孩子还有的玩。”也和右右细毛爸敲了下警钟,让他也和奶奶说说。

右右细毛爸也觉得买太多玩具没必要。

过了几天,右右细毛爸却拿回一个新玩具,高兴地和孩子们一起玩。

我火山爆发啦:“为什么你要奶奶不要买,我们也说好这段时间暂时不买新玩具了,你自己又买?”

02:奶奶和爸爸都想要弥补童年

几番争吵,加冷战几天后,右右细毛爸终于说出了原因:“我小时候玩具很少,一起玩的小伙伴都比我玩具多,所以不想孩子也羡慕别人。觉得买得起,就总想着给他俩买,控制不住。”

原来右右细毛奶奶和爸爸,都是想要弥补爸爸童年的缺失。

孩他爸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婚了,奶奶在爸爸整个成长阶段,几乎是缺失的。所以不仅爸爸想弥补自己小时候家庭贫困玩具少的心理阴影,奶奶也想弥补自己曾经的缺位。

可儿时亏欠了,现在来弥补,又救得回来吗?03:原来现在来弥补童年,竟然会有这么糟糕

右右细毛爸小时候没什么玩具,现在觉得有能力给孩子买玩具了,就拼命买,自己小时候想玩却得不到的玩具,通通买给儿子。

右右细毛奶奶也是,可能是对右右细毛爸的亏欠心理。对孙子,只要表现出对别人玩具有兴趣,几天内必定买回来一个一模一样的玩具。

这样做,却既无法弥补他爸的童年,甚至还毁了孩子的童年。

不是危言耸听,他爸这种买买买的心理,并没有让自己忘记和放下当年的羡慕之心。

对孩子,过多的玩具也并不好。

1、孩子不懂得爱惜了。每一个玩具玩一玩就丢一边,踩坏了也不觉得可惜。

2、孩子专注力被破坏。每个玩具还没有深究怎么玩,就又有新玩具吸引孩子了。

3、孩子不爱自己收拾了。右右、细毛以前是会玩完玩具后,和妈妈一起放回原位,或者抽屉、或者固定玩具箱里,然后再去拿下一件自己想玩的玩具。自从奶奶连续4周买回新玩具后,两小只就是把几筐玩具全倒在爬爬垫上,然后炒菜一般炒一炒,自己走开又去翻抽屉找其他玩具,很难叫回来乖乖收玩具。

同类型玩具,并不需要那么多。比如右右细毛爸爸和奶奶不断在买的小汽车,遥控的、乐高型拼接的、变形金刚类型的、回力车、工程车、坦克、飞机这类,孩子每类几乎都有很多样了,有我们自己买的,有亲友送的。

过多并不会更好玩,也不会优于他人。

有限的住房,堆积的玩具,只有累倒在家带人的老人。

有限的经济能力,都不是有钱到用不完的家庭,为什么不能现在给孩子存点教育基金,孩子之后上兴趣班,要的是钱投资。04:童年的伤,怎么让自己的孩子不再受

可能每个人都有一段需要治愈的童年。那童年的伤,怎么疗伤?怎么让自己的孩子不再受?

两个字,适度。

右右细毛妈小时候遭遇过校园暴力。有次放学晚回家了,父母要求写检讨,我老实地说明了情况,检讨书中描述了别的孩子欺负我。

但是当时右右细毛嗲嗲(外公)娭毑(外婆)没有任何处理,只是要我放学要先放书包回家再出去玩。至今右右细毛妈仍然极度缺乏安全感,总觉得父母没有保护好我,所以一心想好好保护好我的孩子。

这种过度敏感,让我总是“代为执法”,过多干预孩子。孩子间有矛盾,或者右右、细毛想和其他孩子沟通,我总是立马冲过去,紧紧跟在右右、细毛身边,非常紧张他们,生怕被其他孩子欺负了。这种过度保护,让右右、细毛毫无攻击性,这是一种好,也是不好,因为别人抢走他们自己的玩具,他们也不会去拿回来,只是原地发呆,等着妈妈去干涉。孩子丧失了很多社交的锻炼机会,语言能力也很弱。

所以,适度,真的很重要。成人童年的伤,孩子不一定也会受,我们适度的呵护他们,给予关爱,不要溺爱和事事代办。

小时候家里穷,现在就想富养孩子;小时候被欺负了,现在就过度保护孩子;绝对都不是好事情。

不要让孩子好像没了我们童年的伤,却多了其他许多坏毛病。

不把自己曾经受过的伤,假设在孩子身上,用阳光心态养育孩子,让孩子真正沐浴阳光,你我共勉。

#右右细毛和爸妈#,2岁双胞胎男孩家庭,

爸爸IT男,善于筛选育儿知识,去伪存真

妈妈认真女,爱学习爱思考爱实践爱总结,

说故事分享生活,倡导家庭共同成长。

关注我,一起轻松趣味育儿!

原创声明:文章由作者原创,谢绝洗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