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的快与慢,与村干部能力高低有直接关联。”11月6日,在阳泉市平定县岔口乡甘泉井村,村民刘文泰向“三晋人大代表采风行”记者透露,“2003年,自刘建平上任以来,甘泉井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体经济水平提升,村容村貌升级改造,村民幸福指数直线攀升。”

刘建平是山西省十二届、十三届人大代表,现任平定县岔口乡甘泉井联村党委书记、甘泉井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在他的带领下,甘泉井村先后荣获“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美丽乡村”、“全国文明村”、“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生态文化村”等荣誉称号。

改善基础条件 筑牢发展之基

甘泉井村地理位置偏僻,是一个较为荒凉的小山村,基础设施条件极差,交通不便,不通自来水等问题尤为突出。村民只能靠天吃饭,打零工挣钱。一个穷字重重地压在村民们的肩头。

刘建平认为,不论是开发资源,还是发展产业,前提先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筑牢发展之基。

甘泉井村坐落在陡峭的山坡上,地无三尽平,修路“老大难”,交通不便严重阻碍了生产发展。上任不久,刘建平带头捐资5000元,发动群众集资4.8万元,义务投工2800多个,做到了资金不足干劲补、机械不足人力补、物质不足精神补,建成进村硬化2公里通村路,率先实施户户通公路工程,建成入户硬化路3公里。

解决了行路难,又着手改变吃水难的问题。甘泉井村周围全是矸石山头,人畜吃水全靠旱井集雨。刘建平请来水利专家勘察,得出的结论是:打深井投资大,风险较大。刘建平则信誓旦旦地对村民承诺,“冒点风险值得,如果打不出水,投资我一人承担。”结果不负众望,清澈的深井水咕咕冒出。借此,刘建平组织群众投工投劳,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和毅力,建成了3个5000立方米的蓄水池,实施了自来水入户到田工程,从此告别了村民祖辈吃水难的苦日子。

紧接着,刘建平组织群众开展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土地生产条件好,小块变大块,坡地变梯田,旱地变水浇,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展经济产业 拓宽增收渠道

“不出村有钱挣”,是村民由来久已的期盼和愿望。

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后,刘建平在全村提出了发展设施农业、搞大棚蔬菜生产的发展新理念。投资就存在风险。村民心里没底,积极情绪不高,甚至有人很抵触。刘建平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和部分村民代表,到太谷县学习取经,统一了干部群众的思想。通过“一事一议”,集体筹资,建起了180亩温室和塑料大棚,交给村民承包经营,村集体负责技术服务和立品销售。如今,“甘泉井”牌蔬菜几乎占领了阳泉蔬菜市场的“半壁江山”。

发展核桃树种植,村民与之前的蔬菜种植入的反应如出一辙,因核桃村生长周期长、见效慢,一开始村民们想不通,认为栽核桃占地会影响粮食产量。刘建平挨家挨户给老百姓算经济账,逐渐打消了村民的疑虑。现在,全村发展种植600亩核桃林,亩增收比种粮多千元以上。

产业引领,发展提速。刘建平又带领村民乘势而上,建设蛋鸡养殖专业村,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全部使用现代化设备,现全村存栏16万只蛋鸡。

通过结构调整,甘泉井村现已形成了“户均一亩大棚菜、两亩核桃树、30亩山林、600只蛋鸡”的增收格局,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03年的3000元,提高 到12000元。成为了全省的“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

谨记代表使命 关注民生疾苦

在夯实和发展村产业的同时,作为基层一线省人大代表,刘建平始终“三农”问题。身兼数职,谨记代表身份。工作繁忙,不忘履职使命。他坚持利用工作和生活间隙时间,加强与群众交谈沟通,深入了解群众关心议论话题,密切关注农村存在的问题,经常到周边乡村调查研究,将收集意见建议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在每年的各级人代会上,他都要认真阅读各项工作报告,积极准备发言提纲,将收集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民愿与呼声真实反映。

在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他提出了《给予非贫困县贫困人口同等政策支持的建议》,建议中提到的阳泉市虽无国定和省定贫困县,但仍有3.76万贫困人口的问题,引起省扶贫办的重视,为阳泉市拨付扶贫资金2.5亿元。他提出的“提高农村公路建养资金标准”“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等建议,得到郭迎光副省长的高度重视,特地安排有关部门深入基层调研。

特别是在省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把新辟娘子关至固关旅游路列入国防交通战备项目的建议》,被省政府采纳,极大地推动了娘子关、固关“两关”合一的优质旅游资源整合。

同时,刘建平代表先后提出的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一县一业”和“一村一品”、加快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加快农村旱厕改造、搞好古村古树保护、支持乡村卫生院所建设、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等建议,都得到满意答复。

“人大代表既要干好本职工作,更要为全市全省发展建言献策,才不辜负组织和群众的信任。”多年来,刘建平牢记代表使命,关心农民疾苦,用辛苦与付出赢得了赞扬和掌声。(本报记者 刘倩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