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将近尾声,受到资本新规的影响,今年中国私募股权市场的募资总额和投资总额均大幅下降。

即将到来的2019年,中国哪些领域和创业公司将被投资机构看好下注?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创投市场十分平静,明显不见像去年资本大手笔助推创业风口的火热场面。从今年投资机构的募资情况来看,预计明年私募股权市场的投资情况仍不容乐观,投资机构出手将更加谨慎。

那么在即将到来的2019年,中国哪些领域和创业公司将被投资机构看好下注?

在2019年,围绕“产业升级、智能生活、美好生活”这三个关键的中国创业企业,将有较大的发展机会,受到资本青睐。

我们先来思考下宏观的中国经济发展。

未来中国的五至十年中,有两大发展趋势。一是从过去的“中国制造”到中国的自主科技企业的发展。二是中国国货品牌在完善的供应链、较低的生产成本、品牌升级及新零售浪潮中得到快速发展。在这两大趋势中,中国将涌现出优秀的上市企业,现在就是投资机构选择“鲨鱼苗”、布局早期投资标的的时机。

我们再思考下中国当下所处的发展机遇点。

中国面临的全面产业升级需要前沿技术赋能,赋予科技类企业广阔的发展市场;人们的生活从小康到追求美好生活,围绕“美好生活、智能生活”提供消费升级类产品和服务的公司有广阔的发展机遇。针对解决“医疗、教育、养老”等刚需类民生问题,也蕴含着细分领域的创新创业机会。

首先,投资机构持续关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前沿科技公司。

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在产业升级和人类生活领域有深刻影响,总体趋势上在行业各方面的发展和应用广泛,将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尤其今年前三季度的AI领域投资事件和融资额,较去年都有所增加。

尽管BAT等大公司在AI领域有各自的布局优势,初创企业在零售场景领域、教育以及产业的升级换代过程中都有机会。尽管中国的电商经济全球领先,但中国的电商仅占零售业整体的16%,这意味着线下零售业中仍有巨大的机会有待挖掘。线上与线下零售结合也将在明年更加普遍,这其中AI、区块链、金融科技等相关技术都将大有可为。

与此同时,中国传统产业升级的过程中,许多工序可以被机器取代,同时一些场景可以用AI赋能。另外在智能家居、物联网等领域,人工智能都可以结合大数据形成很多应用。在以上这些,明年资本都将在创业企业早期的业务增长点布局。

另一个方面,智能制造领域到2020年有望达到万亿元量级,智能制造与AI结合也是值得关注的行业交叉点,比如loT+智能制造+AI+零售的场景。在中国企业走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过程中,有一批创新企业将发展起来,这其中蕴含着投资机会。总之,能够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工业效能、提升人类智能生活的技术公司始终都是资本的青睐。

其次,投资机构将偏好抗周期的赛道。

在经济周期低谷时期,2019年投资机构的投资风格仍将偏谨慎,不会出现像众多投资机构砸共享经济风口的现象,投资机构纷纷投向抗周期的赛道。

第一是教育领域。

线下教育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分散性,哪怕是新东方、好未来等教育龙头公司都没有做到全国范围的高覆盖率。另一方面,相较欧美国家PC使用频次仍很高,中国的互联网已经全面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目前仍处在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期,因此在线教育领域仍有发展空间可以挖掘。目前在线教育在这几个细分领域玩家较多,英语、大语文、素质教育及少儿编程、音乐教育等,双师教育也在今年涌现出一些创业公司。

教育项目的创始人大多来自两大类背景,一是教育行业出身,这类创始人懂教育产品和用户,这类公司往往销售能力不够,不温不火,无法做大。另一类创始人来自互联网行业,他们能够较好地运用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工具,在较短时间内拓展业务,但是由于对教育产品理解不深,有些创业公司虽然跑得快但是方向跑偏。

目前的教育项目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商业模式趋同,创新性不够。很多投资人在看教育项目的时候,无论具体做什么方向的教育产品,商业模式大同小异。让人眼前一亮、商业模式上有创新突破的项目,非常之少。

除此之外,教育行业已有成熟的销售渠道,但创业公司应关注新的销售渠道,如地域城市的地产商手中掌握的教育资源渠道等。同时,创业者应该重视二三线城市的下沉市场。道理是这样的,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不同线级城市用户对信息的获取相对扁平化,但是二三线城市的教育资源可得性比不上一线城市,居民有强烈的付费意愿。另一方面,由于一线城市的购房成本居高不下,二三线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总额反而超过一线城市居民。加上二三线城市的运营成本较一线城市低,是不容忽视的潜力市场。这个原理在消费市场也同样适用。

因此,创业者应该在较少人扎堆的教育细分领域上深耕,利用好现有的销售渠道的同时,注意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在商业模式上创新。这样的项目会受到投资机构的青睐。

第二是大健康领域。

2020年大健康领域市场规模将达到8万亿人民币。在抗周期的大健康领域中,除了医药产业,康养产业也是目前投资机构重点关注的赛道。按照不同的消费群体来看,康养产业可以分为妇孕婴幼康养、青少年康养、中老年康养等。妇孕婴幼康养是康养产业中的新分支。随着二胎政策和新一代孕产妇的消费需求变化,围绕母婴童的康养产品有发展潜力。青少年康养集中在围绕体育、文旅、心理健康、康复医疗等产品与服务。另外老龄人口的增加以及养老消费的升级,使得中老年康养是康养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这其中包含医疗旅游、健康检测、康复疗养等。

第三是新消费领域。

有趣的现象是,在经济周期不好的时候,居民消费率并没有受到影响。在这几年围绕“衣食住行用体验”的新消费项目,一直为资本所关注。消费类的创业项目除了可以按照不同的行业分类,还可以简单分为“科技赋能型”和“品牌驱动型”两类,也可以分为“消费品”和“非消费品”两类。投资机构在关注新消费领域,往往重点关注这些“新“——新品牌、新科技、新消费场景、新销售渠道、新营销手段等。

与科技类项目不同,消费类企业的发展曲线更陡,业务短时间内做大才有机会成功,否则往往面临被淘汰。不存在业务不温不火慢慢做上市的消费类公司。从品类来讲,围绕“美好生活”和“智能生活”这两个关键词的新消费品,配合有效的营销手段和销售渠道,将有发展机会。要做出品牌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品牌是消费品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

除了新兴的消费品企业,传统消费品企业在转型升级中,面临着在企业管理、品牌定位与营销、开拓新销售渠道等挑战。在这过程中,一些传统消费品企业也在寻求与资本的结合,这其中不乏极为优秀的传统企业。与资本的成功结合,将使得企业价值大幅度提升,实现企业与资本的双赢。

线上与线下消费的融合,也将继续是明年的热点。这种结合不仅是线上流量平台+线下零售业的结合,也是线上线下消费场景的融合+线下商品+物流配送。这其中也涉及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带来的新支付方式、零售大数据、区块链带来的商品溯源等技术赋能形式。新的消费模式激发消费新动力,让消费更便捷,给消费带来新体验。围绕着线上+线下消费融合的大趋势,相关的创业企业将迎来发展机会。

那么,在2019年中国什么领域将较难融资?

首当其冲的是内容类文化企业。

今年文化行业中的影视、游戏、综艺、艺人经纪相关行业的公司受到重创,其他板块的文化企业也受到牵连。第一是内容审核和资质限制趋严,今年出现了多次出现对公众号内容的审查和关停,国产游戏备案被关停。第二是文化企业的税收政策收紧,文化企业注册较多的霍尔果斯等地连夜清查空壳公司。第三是影视和真人秀综艺节目的内容、演艺人员的片酬等要求增多,严控偶像养成类节目,严控影视明星子女参加真人秀等等。

这些动态,让中国文娱行业的发展摇摆不定。今年互联网企业及文化企业对文娱板块的投资事件仍可看到,但是投资公司对文创企业的投资事件持断崖式下降。原本重点投资文化行业的资本公司,开始转向投资消费等领域,对文化板块的创业的公司暂持观望态度,待政策稳定明朗再入局。这个现象会持续到2019年,直到政策明朗、行业复苏。

2019年的投融资市场,对创业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明年的投融资环境将对创业公司提出更高要求,加速优胜劣汰。所谓的“资本寒冬”也有好的一面。投资公司变得理性,创业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大浪淘沙,有价值的企业仍然会得到资本的加持更快地发展,竞争力不够以及“to VC型公司”将被迅速淘汰,不再有生存空间。

资本会选择有更高竞争壁垒、能够保证稳定现金流的公司。创始人要对所在产业及发展方向有深刻理解和敏锐度,同时有更强的行业资源整合能力。另外资本也对创始人持续融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期待企业能够合理使用资金,把投资花到刀刃上。

李瑶为福布斯中国撰稿人,表达的观点仅代表个人。

本文作者李瑶,水木资本合伙人,中国母基金联盟副秘书长,欧美同学会金融委员会委员,2018年《福布斯》杂志评选出的亚洲地区30岁以下杰出投资人。重点关注泛TMT行业早期创业项目,并活跃在美国华人创投圈,有广泛的国际创投视野。李瑶还在各类具有全国及国际影响力的创业大赛担任专家评委及导师,连续三年组织和主持了中国私募基金峰会、中美母基金峰会等大型国内外创投活动。

想成为福布斯撰稿人?关注福布斯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撰稿人”自动获取申请方式。

文章版权归福布斯中国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可在后台回复“转载”自动获取具体方式。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