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說到“拿孩子當賺錢工具”的父母,電影裏的母親和妞妞的媽媽並不是個例。甚至有些人,因爲想讓自己的孩子賺錢,一家人專門搬去了湖州織裏鎮。

最近,一則令人髮指的新聞,佔據了微博熱搜榜。

4月9日,杭州。

這個名字叫妞妞的3歲童模,正在爲合作的商家拍攝照片。

剛開始,一切還都好好的。

可是,當小姑娘輕輕把手中的籃子放在地上,身後她的媽媽忽然上前,狠狠地朝她的屁股上踹了一腳。

妞妞踉蹌了兩下,差點摔倒。

然而,她沒有哭也沒有鬧,一直都乖乖的,彷彿早就習慣了一樣。

3歲的小女孩,現在應該在幹什麼?

每天喫飽喝足出去玩,玩累了回家就被媽媽哄着睡覺,睡醒了撒個嬌鬧個小情緒要抱抱。

而妞妞呢,卻懂事到讓人心疼……

1.

視頻一出,立即掀起了網友的熱議。

孩子這個年紀本就應該享受最快樂無憂無慮的時光,卻被你拉出來掙錢,失去童真。

你不心疼不愧疚也就算了,還打罵她?

妞妞的媽媽,瞬間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迫於壓力,她只好在微博上公開道歉——

然而,憤怒的網友並不買賬。

因爲她需要道歉的,並不是陌生的網友,而是自己的女兒。

再者說,八妹也發現了一個奇怪的事情。

妞妞的媽媽,專門爲自己的微博認證加V,還艾特了各大官媒。

怎麼着?想紅?想出名?想蹭流量?

不好意思,八妹就是要給你的ID打碼,不讓你曝光。(就是這麼的幼稚

在後來的採訪中,妞妞的媽媽解釋到。

當時小姑娘有點亂跑,加上拍了一天的照片,自己的脾氣沒控制好。

只是想踢出去嚇唬她一下,但動作很用力,其實力度很少到她身上。

但是,你覺得大家會相信嗎?

當時正面對一堵牆,妞妞去哪亂跑?你那一腳,小姑娘差點彈起來。

從頭到尾,我們只看見各種辯解,唯獨沒有看見誠意。

很快,更多的視頻傳出,讓妞妞媽的解釋成了打臉現場。

當時已經是晚上十點多,正是倒春寒最冷的那一段時間。

媽媽穿着棉襖,而妞妞只穿了一件單薄的裙子。

因爲很困,妞妞稍微哭鬧了一下。

而自己母親手裏的衣架,毫不留情的往女兒身上招呼。

還有一次,妞妞因爲媽媽虛晃的手,受到了驚嚇。

下一秒,就立馬勉強的配合着媽媽的指令,打招呼,轉圈。

多少人做夢都想有這樣一個可愛的小閨女。

然而,這麼可愛的小閨女,卻被自己的親媽當童工打着,給家裏掙錢。

沒有自由,沒有童年。

甚至,就像是馬戲團的流程,小動物,馴獸員,表演,觀衆,賺錢。

光鮮可愛的背後,是沾血的鐵鞭,暴力伺候。

2.

妞妞的事件,倒讓八妹想起了曾經看過的一部電影,《我的小公主》

伊莎貝爾·於佩爾飾演的母親,迷上了攝影。

她讓自己12歲的女兒做模特,裝扮成妝容華麗,風格妖異的公主娃娃。

以此,來拍攝各種色情照片。

而她的女兒,從小就沒有得到過母親的關心。

所以在拍攝的過程中,女兒時常因爲做不出母親想要的pose而自我懊惱。

她就像一隻搖尾乞憐的小狗,祈求鏡頭後的母親能給自己一些關愛。

漸漸地,過早進入成人世界的女兒,發生了一些變化。

走在同齡女孩的隊伍中,她顯得格格不入。

在其他女孩迷戀天鵝公主與粉紅色玩偶的年紀,她已經知道搔首弄姿,深知用怎樣的眼神,動作才能最大程度地討好男人。

對她來說,性是空白的,而愛,是沒有未來的。

然而母親呢,始終沒有對她說過一句關心的話。

從頭到尾,女兒只不過是一顆滿足她追逐浮華名利的棋子。

在意識到女兒的童貞肉體是她成名的利器之後,母親變本加厲。

她甚至用威脅的方式,想讓女兒拍攝與男人同牀的照片。

但女兒,已經不想再受其操控。

令人想象不到的是,這部電影,竟然是根據導演的真實經歷改編。

12歲時,她便和母親斷絕了關係。

之後,更是三次以“精神虐待罪”將母親告上法庭。

這些香豔胴體與無盡虛妄的華麗背後,留給當事人的,永遠只有一地薄涼。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遠遠不只有富有和貧窮。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她的童年並不美好,但卻有權利選擇自己今後的人生。

3.

生活,永遠比藝術作品更加殘酷。

說到“拿孩子當賺錢工具”的父母,電影裏的母親和妞妞的媽媽並不是個例。

走進湖州織裏,會發現有很多和妞妞一樣的孩子。

他們的職業就是“童模”

這些或可愛,或帥氣的兒童面孔,從小踏入商業社會,頻頻出現在商場,秀場,雜誌和電商平臺。

這些鎂光燈下的孩子,表面光鮮亮麗,容貌出衆。

但臉上失去的童真,卻讓人感到心酸。

他們大多數僅僅兩三歲,便早早承擔起了賺錢養家的責任。

其中有一個5歲的小男孩。

因爲接單量大,他的父母雙雙選擇辭職,全部精力都投入在了兒子的“事業”中。

而小男孩自己,都明白自己要掙錢養活全家人。

小小年紀,他的臉上卻是與年齡不相符的成熟和穩重。

採訪時,小男孩穿了一件薄衫。

記者問他冷嗎,他搖搖頭回答,不冷,習慣了。

不是不冷,是早就習慣了。

在模特行業,根本不管你的冷暖。

夏天穿棉襖,冬天穿短袖,是最基本的職業素養。

這種倒季節差的工作模式,讓這些年幼的孩子們,大冬天在戶外換裝。

穿的,一個比一個單薄。

有時候夏天穿冬裝走秀,孩子們在候場時甚至快要熱暈。

你以爲這樣就完了嗎?

在妞妞事件發生後,微博評論區也有很多人爆出了童模行業的現狀——

生病的情況下不讓休息,依舊進行拍攝;

拍攝工作進行到凌晨五六點,白天接着去上課;

即使烈日下也照拍不誤;

有時候孩子已經很累了,卻要被家長踢打,扇耳光;

倒季節差,高強度,全年無休。

這樣的工作量,大部分成年人都會受不了。

更何況,是一個僅僅幾歲的孩子。

而讓那些無底線的家長趨之若鶩的原因,只有一個。

那就是暴利。

拍攝現場,一套衣服80到150元,小童模一天可以拍幾十套,上百套的服裝。

日收入六七千,甚至過萬。

當然,有時候一天最多拍兩百件,收入超過三萬塊。

他們就跟上班族差不多,有可能一年二、三十萬。

有些比較成熟的,年薪百萬都有。

當暴利與快錢砸到自己頭上的時候,家長們就不會再顧忌孩子的感受。

可悲的是,這些人往往哄誘自己的孩子——

賺了錢,你就可以買玩具。

賺了錢,一家人就可以過上好日子。

前提都是:賺了錢。

我就想問,你有手有腳有腦子,爲什麼不自己去賺錢?

自己沒本事年薪百萬,就可以隨意壓榨自己的孩子嗎?

甚至有些人,因爲想讓自己的孩子賺錢,一家人專門搬去了湖州織裏鎮。

這種把孩子當做搖錢樹的父母,真心覺得和“人販子”沒什麼區別。

4.

對那些讓孩子早早踏入社會,掙錢養家的家長們來說。

或許“收益”是很高。

可對孩子來說,真的是一件好事兒嗎?

小童模谷歌,今年11歲。

作爲比較成功的童模,她儼然已經成了“帶貨女王”。

一年365天,有300天都在拍攝童裝平面。

平均一天四五個單子,每單從十五件到二十幾件。

通常放學後開拍,收工要到八九點,甚至十點鐘。

而這種比上班族還要忙碌的生活,她已經過了七年。

接受採訪時,小谷歌妝容精緻,髮型是成熟而具有女人味兒的波浪卷。

不僅是外表。

過早的進入商業社會,讓她擁有着與年齡不相符的“高情商”。

“客戶”,“商家”,對她來說就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一部分。

和小谷歌同齡的童模,葉祖銘,曾經還上過新聞。

他擁有一張英俊的混血臉,在業界很是喫香。

在鏡頭下,葉祖銘隨隨便便就能擺出幾個酷酷的pose。

在回答記者的問題時,葉祖銘對“金錢”和“美女”概念,異常清晰——

年收入高的時候八十多萬,低一點五六十萬。

每個人都想富裕嘛。

然後找一個好看一點的老婆。

迪麗熱巴那種,你懂得。

看得出來,他對自己的長相和收入相當滿意。

可面對鏡頭時,神情,手勢的老練,卻讓人感覺很油膩。

每一個孩子,大約在3歲時,開始有金錢意識並感興趣。

但孩童時期對金錢產生的膨脹心理,過早的知道金錢與利益的關係,並不是真正的成熟。

童星林妙可自從奧運會成名後,就成了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

但如今,她依然停留在出名那一年。

被精心設計過的“搖頭晃腦”賣萌動作,在她心裏已經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習慣。

深受網友喜愛的阿拉蕾,自從《爸爸去哪兒》一炮而紅。

節目第一期,她就表現出了與年齡不相符的成熟懂事。

直到結束,其他孩子迴歸家庭。

只有她,還在繼續接代言,拍電影,參加各種活動。

誰又記得,當時她在節目中,哭着說過的那句話——

爲了給我弟弟賺錢。

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已暗中標好了價格。

超過孩子所承受的壓力,壓在他們身上,其實是一種殘酷的考驗。

童年很美好,卻也很短暫。

對孩子來說,童年只有一次。

比聚光燈更重要的,孩子的天真快樂。

如果只是把成人世界的繁複強加到他們身上,看上去很光鮮很華麗。

然而,這種華麗只會讓孩子在未來的成長道路上迷失了自己。

迴歸到妞妞事件。

今天寫這篇文章,很多人擔心會增加妞妞的關注度,以至於她會接到更多的工作。

大家放心。

目前,妞妞合作拍攝的商家“兜兜家”,已經解除了和妞妞媽的合作。

八妹也希望她能明白,妞妞不僅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同時也是一個僅僅3歲,需要呵護的孩子。

另外,我們想要看到的,是妞妞媽對自己孩子的愧疚與歉意,以及童模行業的改進。

而不是一味的攻擊,侮辱,網絡暴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