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在世界历史上,太监作为一个非常普遍的群体,存在了很长时间,中国的太监制度也有很长的历史。历代帝王的目的是通过阉割男子,为后宫服务,并切断后院起火的可能性。但麻烦往往来自宦官。如果太监没有彻底清理,或者枯木逢春,那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在古代,有两种专门给人净身的机构,一种是官方的“慎刑司”,另一种是私人的净身房。毋庸置疑,无论是官方还是私人,此类手术死亡的风险都很高,只有40%经历过此类手术的人能够存活。

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到了清代,一些民间的“净身房”发展到了非常专业的水平,疼痛和死亡率大大降低。光绪年间,北京城的两个民间组织“毕五”和“小刀刘”,享有很高的声誉。清代宫廷中很多年轻的太监在这里被“生产”出来,因为太监“制造”的质量好,回厂率低。这两个机构的主刀都被清廷封起官来,并被指定为太监的“正式供货商”。

但是,一旦“自宫”时候遇到那些技艺不怎么好的主刀,或者偷偷地用钱买通主刀,一些经过净身的太监,宝贝就会二次生长。也有一些经验丰富或更聪明的宦官,通过使用一些秘密的方法来促进宝贝的成长。据《万历获野编·食人》的记载,““近日福建抽税太监高采谬听方士言:食小儿脑千余,其阳道可复生如故。乃遍买童稚潜杀之。”这个叫做高采的太监,听信方士之言,买来各种各样的孩子,并且杀了他们之后生生吃掉脑髓。所以太监阉割不是很干净,也是很常见的。

为了防止太监使用秘密法“萌芽”,清代宫廷自然不会让这些人的小算盘得逞,清宫规定,太监进宫后,每隔一年进行一次体检,一旦发现“发芽”的迹象,就需要再来一刀,以避免今后的麻烦。

很多太监便是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很多人死于每年一次的体格检查。归根结底,那些愿意这样做的,只有那些贫困家庭,只有这些衣食无着的孩子,才会被送进宫殿当太监。这种畸形文化,反映了皇权对人民的任意蹂躏和残害,也是一种变态文化,历来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谴责。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