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賴志文

  你也有過“下面不太舒服”的體驗嗎?

  是不是又有一些無端的不好意思?

  身體的脆弱是很正常的啦

  重視它的同時

  也要正視它

  身爲婦科醫生,耳聽目睹了許多關於女性健康問題的謬論。好比,我身邊的不少朋友會有意無意間表現出一個看法,那就是“婦科炎症大多數跟性生活尤其是混亂的性生活有關”。有這樣看法的人不在少數,以至於那些在我看來極其平常的女性病人,常帶有一種“難言之隱”的表情,甚至因此延誤治療。

  本婦科醫生就此先下一個結論:這是由於傳統文化中充滿了對於性的污名化和女性的貶低以及醫學知識不足共同造成的偏見

  其實大部分婦科炎症都不是因爲性活躍造成的,主要原因女性特殊的生理構造:

  首先,女性外生殖器皮膚嬌嫩,皮膚汗腺豐富,隱蔽不暴露,容易造成細菌滋生;其次,女性的內生殖器、盆腔與外界相通,外陰和性生活帶入的病菌可由陰道進入子宮,輸卵管甚至盆腔,導致各種炎性疾病包括陰道炎、宮頸炎、盆腔炎發生

  (敲黑板:這兩點也是爲什麼總是強調每次性生活前後男女雙方均應及時清潔外生殖器的原因啊)。

  最常見的陰道炎

  作爲發病率最高的婦科炎性疾病,陰道炎困擾很多女性,其實正常情況下陰道內大量的乳酸桿菌以及其他雜菌,能分解糖原產生乳酸,使陰道內呈酸性環境,不利於其他有害菌的生長。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Evan Lorne

  醫學界目前認爲,月經前後、孕期激素變化,內褲透氣性不佳,勞累等等原因均可導致陰道內乳酸桿菌生長不足,導致陰道酸性抑菌環境失調,其他病原體就會趁機作祟,大量繁殖進而引起陰道炎症。啪啪啪也不過是衆多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女性爲了防止細菌侵襲用各種洗劑清洗外陰或沖洗陰道,這樣做恰恰會破壞陰道內正常的菌羣環境,所以建議大家不論是日常清潔還是陰道炎治療期間均不採用陰道沖洗的治療方法

  “宮頸糜爛”不是糜爛

  其次就是老生常談的“宮頸糜爛”問題,老讀者想必都知道所謂“宮頸糜爛”只是宮頸上皮頸管柱狀上皮受雌激素影響發生的生理性移位,並非真性糜爛。

  “宮頸糜爛”並不是炎性疾病。除非合併出現了白帶增多,異味,宮頸出血等急性宮頸炎的表現才需要治療,單純針對“宮頸糜爛”治療沒有任何意義。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pathdoc

  同時還在這裏提出一點,宮頸細胞學檢查報告單(TCT、CCT等)上病理診斷會寫:輕度炎症或者炎性良性反應性改變。這種其實病理醫生根據顯微鏡下出現白細胞而做出的一般性描述,其實是一種完全正常的結果,大家不用擔心。

  最後說說盆腔炎

  盆腔炎分爲急性和慢性。急性盆腔炎起病急,一般但是在產後或流產後感染各種病菌或者鄰近器官的感染直接蔓延導致,多有高熱、畏寒、下腹劇疼及壓痛。一般情況下是根據病情給予抗生素治療,並且一定要及時、徹底治療則常可治癒。

  慢性盆腔炎則不同,它多半沒有病菌感染的表現,而是由於急性盆腔治療不徹底導致,其主要表現爲慢性盆腔痛比如下腹部墜脹疼痛及腰骶部痠痛以及月經不調不孕等情況。目前西醫尚無有效治療方法,某些醫院針對慢性盆腔炎給予口服或者靜脈輸入抗生素治療除了增加耐藥菌之外毫無意義。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srisakorn wonglakorn

  同時從這兩個臨牀疾病的表現再次提請大家:不伴有下腹劇疼及壓痛,腰骶部痠痛這樣的伴隨症狀,B超下發現盆腔積液就是一種單純性的現像,這種情況絕大多數是所謂生理性積液,絕不能依此診斷爲盆腔炎。

  最後多說一點,其實由病菌感染引發的炎症只是一種類型。高溫、低溫、壓力和摩擦以及強酸強鹼這些理化因子也可誘發炎症。我們所熟知的幾個女性特有的生理現象,排卵、受精卵着牀、月經等生理過程均有炎症反應的參與。在這些過程中炎症發生與感染毫無關係,而是白細胞(或者說免疫細胞)起了特殊的生理作用。所以大家千萬不要看到炎症就緊張。

  作爲現代人我們應該正確地認識性,接納自己的身體和慾望。作爲一種常見病,罹患婦科炎症既不可怕更不可恥,及早選擇正規醫院就診,纔是對自己最大的關愛。

  

  本文來自談性說愛中文網謝絕未授權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更多精彩內容查閱

  八成妹子都遭遇過這個煩惱,你也是嗎?

  一位未婚姑娘的婦科檢查經驗分享貼

  產婦中暑喪命:產後這樣坐月子,既科學又不受罪!

  婦科藥五花八門,但你應該瞭解這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