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結果顯示:超八成學生可以控制自己情緒,超三成學生有起牀氣,學業壓力大、對未來迷茫、學生工作繁忙系困擾情緒的主要原因,超五成會因爲小事發脾氣,超六成會以聽歌的方式發泄情緒。與張煥然一樣有相似狀況的大學生不在少數,根據中國青年網記者調查顯示,學業壓力大、對未來迷茫、學生工作繁忙系困擾情緒的主要原因,分別佔62.43%、60.54%和57.95%。

2019-11-01 18:56

中國青年網北京11月1日電(記者 李華錫 通訊員 張滿意)學期已過大半,桂林理工大學學生王美含突然變得煩躁不安。看到身邊同學參加各種活動,獲得獎學金,在社團中鍛鍊各種能力,而性格內向的她不善交際,且成績一般,情緒逐漸焦慮、煩躁起來,“其實就是自己跟自己生氣,但是很影響心情。”步入大學校園,學習任務、學生工作、人際交往中出現的各類問題,需要大學生獨立面對和處理,會給他們帶來一些情緒變化,無論是開心、焦慮,或是抑鬱、煩躁,這些情緒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學習和生活。

近日,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圍繞大學生情緒狀況話題,對全國1006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八成學生可以控制自己情緒,超三成學生有起牀氣,學業壓力大、對未來迷茫、學生工作繁忙系困擾情緒的主要原因,超五成會因爲小事發脾氣,超六成會以聽歌的方式發泄情緒。

大學生情緒調查:超三成有起牀氣,超八成可以控制情緒

圖爲大學生是否可以控制自己情緒比例。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華錫 製圖

超八成可以控制情緒,超三成學生有起牀氣

山東建築大學學生趙潔平常在學校實驗室比賽中經常遇到難題,以至於和同學出現矛盾。無論出現什麼狀況,他都盡力把自己的心情調整到平靜狀態,實在不行就去睡一覺,睡醒後,繼續進行實驗!“當自己不開心時,我會努力控制情緒,絕對不會讓情緒影響到身邊的人或事,我覺得這是成年人應該有的能力。”

在調查中,不少學生表示,學習和生活壓力大會容易導致不良情緒。同時,不少學生表示,作爲成年人,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根據中國青年網記者調查,83.4%的大學生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也有網友表示,最難控制情緒的時候是早上起牀時,容易有起牀氣。在調查中,有34.69%的學生表示自己有起牀氣。

濱州學院學生張明治平時興奮度比較低,特別是早上醒來情緒特別差,要很長時間才能調動起積極性。“現在正是考研的關鍵時期,爲了平復早上的煩躁情緒,每天早上都會用冷水洗臉,讓自己清醒一點,保持一個平靜心態。”張明治介紹說,“有起牀氣的同學一定要控制好情緒,發完脾氣很痛快,但傷害的是和朋友之間的感情,這樣太不划算!”

大學生情緒調查:超三成有起牀氣,超八成可以控制情緒

圖爲大學生是否會因爲小事發脾氣比例。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華錫 製圖

對未來迷茫、學業壓力大、學生工作繁忙系困擾情緒的主因

鄭州財經學院應屆畢業生張煥然,最近忙於考教師資格證、畢業生結課和期末考試。當所有考試積壓到一起,張煥然很苦惱,並且很擔心自己髮際線後移。面對就業壓力,她表示還沒有做好充分準備,“臨近畢業事情比較多,但我是專科不太好找工作,對未來比較迷茫。”

與張煥然一樣有相似狀況的大學生不在少數,根據中國青年網記者調查顯示,學業壓力大、對未來迷茫、學生工作繁忙系困擾情緒的主要原因,分別佔62.43%、60.54%和57.95%。

山東藝術學院學生劉家岐在二級學院擔任學生會主席,學生工作成爲了她的生活主線,當多項工作同時佈置下來又催得比較緊時,她的心情就會變得煩躁,工作效率也會下降很多,“不過,當事情一件一件完成時,煩躁的情緒也會隨之消失,帶來的是一種滿足感”。

大學生情緒調查:超三成有起牀氣,超八成可以控制情緒

圖爲造成大學生情緒困擾的原因比例。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華錫 製圖

超五成會因小事發脾氣,超六成會以聽歌方式發泄情緒

成都大學學生白方正坦言,生活中,影響自己情緒的事情比較多。“別人眼中的小事在我眼裏變得重要,有時還會影響到我的學習和生活。一次班級調換座位,和同學鬧矛盾,班長沒有弄清情況就責備我,類似於這種小事情會在腦海裏一直重現,甚至影響到當天考試。”

對於現在這種狀況,白方正已經意識到問題嚴重性,他選擇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深入進去並積極地應對,現在有改善。“雖然還是會影響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但影響程度降低很多。”

在調查中,有55.57%的大學生認爲自己經常因爲一些小事而發脾氣。而在情緒低落和發脾氣的時候,會選擇聽歌、睡覺、傾訴、追劇看電影、大喫一頓等方式發泄,分別佔67.79%、50.4%、37.97%、37.48%和28.93%。

新鄉學院學生牛一菲告訴記者:“情緒低落時很不想學習,和朋友在一起也會煩。”於是,她選擇旋律簡單輕快的歌曲平復情緒,還建立了心情不好時的專屬歌單,“聽歌很容易忘掉煩惱,壞脾氣一會兒就緩解了,這個方式屢試不爽。”

大學生情緒調查:超三成有起牀氣,超八成可以控制情緒

圖爲大學生情緒低落時發泄方式比例。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華錫 製圖

高校教師建議:大學生應合理發泄情緒,正確處理問題

濰坊科技學院團委副書記王燕玲認爲,大學生已是成年人,就要學會以成年人的方式處理問題,尤其是個人情緒問題,學會尋找不良情緒的合理發泄渠道,讀書、聽音樂、運動等,都是比價好的情緒發泄方式。她認爲,大學生應該培養不將個人不良情緒帶到學習和生活中,不將不良情緒發泄到他人身上的良好品質。

華北理工大學教師李旺澤目前擔任《大學生校園導論》的授課教師,他認爲現在的大學生多出生在2000年前後,出現這些問題很正常,“比如,有起牀氣是一種比較普遍的情緒,其實也蠻可愛的。”但是,很多學生在大學往往會感到各種不適,產生不同程度的情緒,這些不適和情緒若得不到及時調節,將會影響他們的學業,甚至身心健康。

李旺澤建議,大學生首先要儘早樹立清晰合理的目標,制定好實施計劃,處理好學習與工作的關係,分清主次不能凡事皆忙。其次是正確對待外在環境、人際關係,將小我融入大我,在宿舍、在集體中處理好個人與他人的關係,多換位思考,多溝通交流,把一件件小事、一個個小矛盾都解決掉。他還表示,除了採用聽音樂外,還可以通過朋友傾訴、喫東西、適度遊戲、跑步等方式合理地發泄不滿情緒。(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王美含爲化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