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平乐》第四集中,欧阳修连中解元、省元后,却在皇帝主持的殿试中与状元失之交臂,最终夺魁者是年仅19岁的王拱寿。(《清平乐》王拱辰剧照,天圣八年庚午科状元,扮演者:何明翰)。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清平乐》第四集中,欧阳修连中解元、省元后,却在皇帝主持的殿试中与状元失之交臂,最终夺魁者是年仅19岁的王拱寿。
(《清平乐》王拱辰剧照,天圣八年庚午科状元,扮演者:何明翰)
电视剧中,欧阳修未能连中三元是因为他言行放浪轻浮,善写淫词艳曲,为太后刘娥所不喜。真实历史中,欧阳修在天圣八年(1030年)的殿试中,也确实只得了个第十四名,位列二甲进士及第。据主考官晏殊后来回忆,欧阳修才华盖世却未能高中状元,主要是因为他恃才傲物、锋芒太露,众考官欲挫其锐气,以便促其成才。
电视剧中,王拱寿以19岁之龄状元及第,似乎有很大的运气成分,以至于揭榜之时他本人都不敢相信。真实历史中,取代欧阳修获得殿试第一名的确实是王拱寿,他当年也确实年方19,而且还是虚岁,唯一不同的是,他高中状元并非纯属侥幸,而是德才兼备,实至名归。
(《清平乐》晏殊剧照,天圣八年庚午科主考官,扮演者:喻恩泰 )
王拱寿出身贫寒,自幼丧父,母亲一人拉扯四个孩子,其中不易可想而知。作为长子,王拱寿小小年纪便主动承担起家庭重担。他命途多舛却品行高洁,很小的时候便因极尽孝道、诚实守信而为乡里所称颂。更难得的是,王拱寿天资聪颖、勤奋刻苦,一边帮母亲照顾弟弟妹妹,一边发奋读书,十几岁时便因才学卓著远近闻名。
接连在乡试和会试中取得好成绩后,王拱寿参加了天圣八年(1030年)由宋仁宗亲自主持的殿试。北宋文坛,群星璀璨,这年的庚午科学子也是人才济济,当时最被看好的后起之秀是上文提及的欧阳修。但是,宋仁宗在阅卷之后,却钦点王拱寿为新科状元,称他的文章立论新颖,见解独到,文笔流畅,理应夺魁。
(《清平乐》宋仁宗剧照,扮演者:王凯)
传为佳话的是,当宋仁宗下令在早朝时当着文武百官宣读三甲名单时,高中魁首的王拱寿却并未下跪谢恩,而是上前直言道:“陛下,小生不配当这个状元,因为殿试的考题,我恰巧不久前刚做过,这次被选中纯属侥幸。自幼母亲便教育我不可说谎,我不能为了当状元忘记操守。”言毕,举座哗然,宋仁宗却说:“殿试题目你之前做过,说明你勤奋刻苦,敢于当众说出实情,说明你诚实守信,而且,可以看出文中之言确实为你心中所想,这个状元你实至名归。”
宋仁宗钦点王拱寿为新科状元,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北宋以仁孝治天下,而王拱寿出身贫寒,孝顺守信,正好可以树立为“仁孝学子”的典型,以激励天下年轻人刻苦读书,为国效力。
就这样,19岁的王拱寿年少成名,史称“诚信状元”,深受宋仁宗赏识,赐名拱辰,从此官运亨通,累拜御史中丞,累官武汝军节度使。后来的历史证明,王拱辰确实有真才实学。庆历二年(1042年),辽国屡次派使者来宋寻衅,王拱辰旁征博引,据理力争,直斥其非,晓以利害,令辽国放弃非分之想,不敢轻举妄动。宋仁宗赞道:“非拱辰深练故实,殆难答也。”
(《清平乐》欧阳修剧照,王拱辰同僚兼连襟,扮演者:张本煜)
有趣的是,王拱辰的一生始终与欧阳修牵扯在一起,殿试中取代欧阳修当上状元,高中后又与欧阳修同娶户部侍郎薛奎之女,成为连襟。
后来,范仲淹、富弼、韩琦主持“庆历新政”,欧阳修鼎力支持,王拱辰却站在了改革派的对立面,史载,他“抗疏论新法之害,借故劾逐王益柔、苏舜钦以倾范仲淹,为公议所薄。”也就是说,王拱辰因为曾打压过范仲淹而被公议贬低。
(《清平乐》范仲淹剧照,扮演者:刘钧)
范仲淹文采斐然,政绩卓著,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有《岳阳楼记》传世,欧阳修更是后来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醉翁亭记》家喻户晓,此二人都是深受后世追捧与喜爱的古代文人典范,王拱辰与他们为敌,故后世之名不佳。但笔者认为,王拱辰与范仲淹、欧阳修等名流只是政见不同,不能因此认定他品行不佳。后来王安石主持变法,王拱辰同样极力驳斥,由此可见,他自始至终反对的都只是改革,并非与改革派有什么私人恩怨。
王拱辰红极一时,历经仁宗、英宗、神宗三朝,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病卒于彰德军节度使任上,享年74虚岁,高寿善终,宋神宗追赠其为开府仪同三司,谥懿恪。
参考资料:《宋史》、《王拱辰墓志铭》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