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正念训练是:聆听自己的两种声音

我们都知道,沟通时,「非语言」的讯息也是很重要的。比如语气、语调,音高等等。但在今天这个练习,我们就只专注在一个面向,那就是说话的节奏。

今天一整天,或是接下来一整天,请你特别去留意,自己和别人在交谈时的说话节奏。是平稳的,还是忽快忽慢的?是急促的,还是和缓的?有个舒服的自然律动,还是像菜刀切菜一样咄咄咄的?

请你特别去留意,但不要带批评,也不要猜测「为什么」这个人讲话会是这个节奏。只是去注意,然后接受。把思考的时间,留在一天结束的时候。然后,晚上,找个安静的地方,静静的坐着,倒带回想你今天所观察到的细节。

说话的节奏,反映了我们内心的状态,也反映了周遭环境的状态。

我在主持现场广播节目时,每当节目要进入广告时间,制作人就会开始用手在空中「画圈圈」。看到他在画圈圈,我们就要加快速度收尾。

在与别人交谈时,我们当然不会用画圈圈这么明显的手势,虽然有时候可能很想这么做。但无论你是否有明显的举动,我们仍然可能在声音上,不经意的传递出许多讯号,当我们听得不耐烦时,对方似乎也能感受到我们的不耐烦,语气也会变得急促起来。当我们比较轻松自在时,对方的语气也会比较平和。

别人会受我们的影响,我们也会受别人的影响,很少人在交谈时,是完全不受影响的。其实你跟这种人说话,就像是跟一个墙壁说话一样,感觉也不是很好。毕竟「对话」就是要一来一往,这个讯息的交流是非常多层又微妙的。

如果你想要更进阶的体会,试试看:跟别人讲电话的时候,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

大多数的人都不习惯听到自己的声音,但只要你敢尝试,肯定会很有收获。你可能会很惊讶,自己说话的声音在与别人交谈的时候,能够有那么大的变化。

而如果你能够记得,当时说某句话的时候,自己心里的感受,也可能会发现很大的落差,比如某些你觉得说得很快的地方,其实你说的很慢。

为什么呢?原因有很多。

那些听起来很慢的话,可能正是你在深思熟虑的时候说的,所以你并不觉得自己说的慢,因为你正在忙着思考。也许你脑袋里有一堆话,但你实际只说出来几个字。当你回放录音,你会发现,脑袋里的声音世界与我们表达出来的声音世界,可能有相当的不同。

你说哪一个声音,才是真实的呢?

其实,两个都是真实的。一个是内观的真实,一个是外观的真实。接受这两者都是并存的现实,是一堂很重要的自我成长课题。我们的内在与外在的声音,我们在接收与传递之间的影响,使每一个交谈的当下,都是个千变万化的共同创造过程。

今天,就让自己用这个正念训练,来察觉那对话节奏中的奥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