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时期有一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徐庶,但我们不知道的是,还有一个人“身在汉营心在曹”,这个人就是刘巴。

刘巴,字子初,荆州衡阳郡蒸阳县(今衡阳市衡阳县)人。出身官宦世家,其祖父刘曜,曾任苍梧太守。父刘祥,曾任江夏太守、荡寇将军。刘巴少时就早慧聪颖,很有才干,却养成了恃才傲物的个性。虽然同姓刘,但他一直瞧不起刘备“织席贩履”之出身,因此藐视刘备。

此人连诸葛亮都自叹不如,却“身在汉营心在曹”,最后英年早逝

在决定三国鼎立命运的赤壁之战前夕,刘备与曹操大战于长坂坡,结果刘备被曹操打得大败,刘备带领广大老百姓开始逃难,荆州士族们也都跟着刘备走,加入了逃难的大军,只有刘巴一个人往北上,去找曹操。可见他确实反感刘备,宁从“明为汉相、实为汉贼”的曹操,也不愿意跟着皇室后裔的刘备。

此人连诸葛亮都自叹不如,却“身在汉营心在曹”,最后英年早逝

后受曹操命令招降荆南三郡,不料先为刘备所得,刘巴不能复命曹操,遂远至交趾,又辗转进入益州。刘备平定益州后,刘巴归附刘备,为左将军西曹掾,后任尚书令。

刘巴最大的贡献是在归附刘备后不久。史载,在刘备攻取益州之后,国库空空,刘备十分忧心。刘巴说:“小事一桩,三个动作搞定:一、铸值百钱的铜板通行;二、统一全国物价;三、实行公卖制度。”(巴曰:“易耳,但当铸直百钱,平诸物贾,令吏为官巿。”)刘备从之,数月之间,府库充实 。

此人连诸葛亮都自叹不如,却“身在汉营心在曹”,最后英年早逝

​刘备称帝的第二年,即蜀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刘巴病逝。时年只有三十九岁,可谓天妒英才,壮岁早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