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長假剛剛過去,一則貌似好消息的消息在網絡上刷屏:再上25天,我們又將迎來一個新的小長假。

一般來說,調休讓我們獲得了4天假期,使旅遊,出行變成了可能,同時也意味着較長時間的休息。然而,根據網友們回覆的情況來看,許多人對調休得來的小長假並不買單。

峯終定律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丹尼爾·卡納曼經過研究,發現了這樣一個現象:人們對事物的看法,大多受到高峯時和結束時的體驗的影響,往往容易忽略過程的好壞程度。

舉個例子:甲乙兩個人同時喝了一碗同樣苦的中藥,隨後,乙額外還要喝另一碗相對沒那麼苦的。

雖然喝了兩碗中藥的人被痛苦折磨了兩次,但事實上,他的難受程度並沒有只喝了一碗的人高。究其原因是,他的注意力在後一碗苦味較低的藥上。

這就是峯終定律。

調休假後是更長的上班

五一放假前,人們週日得上班,不過,受峯終定律的影響,隨後迎來的小長假很快能讓人忘記週末上班的痛苦。

等到假期結束後,人們忽然發現,自己下一週要連續上6天班,這對於剛剛從放假的閒暇中抽離出來的人來說,上班的痛苦就大大地放大了。

而對於假期在休息,也沒有參加什麼娛樂活動的人來說,他們本身就缺少快樂的峯期,等到痛苦的終期來臨的時候,毫無疑對調休的假期缺少好感了。

由於過分注重峯期和終期的體驗,峯終定律是建立在“感性人”的基礎上的,這雖然和“理性人”假設相悖,但也爲經濟學研究提供了另一種視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