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儿

作为从小读着《哈佛女孩刘亦婷》长大的一代人,我对人物传记有着天然的好感,尤其是教育方面的记录,总觉得能从中获益二三,好结合现实加以利用。近日也是如此,自从看了常青藤妈妈陈女士的育儿经后,我就想要把从中的收获讲给大家听,好让大家也能像陈女士一样,把两个儿子都能送进斯坦福。

要知道,斯坦福可是常青藤名校之一,录取门槛十分之高,倘若陈女士只有一个儿子入学,还能说是资质不同,但三个儿子都能进入斯坦福,那必然是陈女士的功劳了。

幸运的是,陈女士并未藏私,作为一名曾在加拿大留学的留学生,陈女士的教育颇为注重科学理论指导。与西方家长常有的散养不同,陈女士从儿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多方面综合化育儿,大多有科学理论作为指导,尤其以下好习惯,值得大家学习。

睡前习惯:开发记忆

作为名校毕业的留学生,陈女士很早就发现了睡前时间的重要性,从儿子很小开始,陈女士就开始了多种多样的睡前游戏时间。与其他家长的“哄睡觉”不同,陈女士认为,这是孩子巩固记忆的好时候,适合初步记忆储存,因此,睡前加深知识的印象导入更为重要。

因此,普通家长的目的是哄睡觉时,陈女士的目的却是通过阅读或者游戏,来锻炼儿子的记忆能力,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追梦习惯:永远热血

陈女士认为,孩子的一切教育责任都在父母身上,我们一定要教会孩子如何做梦。听上去空泛,然而在陈女士把这两个字切实渗透到儿子们的生活中后,好处就逐渐展现出来了。

因为孩子从小是听着“生活有无限可能”长大的,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并试探着去发现并追寻自己的梦醒。而在这个追梦的过程中,陈女士会一步步教会他们要如何追梦,什么才是达成梦想的必备武器。同时,陈女士也告诉儿子们,梦想不是一成不变的,该保持的是那颗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的赤子之心。

学习习惯:自觉、自立

这是陈女士最引以为傲的一点,她的孩子们从来不需要父母制定时间表,学习时间的控制全部依靠个人自觉,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着绝对自立。

现实中,很多孩子都有拖延的坏毛病,下午放学后第一时间想要自我放松,这本是正确选择,奈何孩子们毫无自觉,经常一放松就到了晚上。等到开始写作业时,往往已经磨蹭过去了两个小时,这就属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而陈女士则从小教育儿子,不要将学习和玩耍对立开来,而要将二者一视同仁。道理很简单,玩耍的时候不忘记在过程中学习新的知识,在学习的时候亦不要把功课当成苦差事,放轻松才能事半功倍。

关注【小屁孩儿】,你想了解的儿童心理、亲子关系、儿童性格发展、家庭教育、双商开发,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除了原创漫画文章,我们还会定期给您奉上实用教育小贴士,让你和孩子的关系更融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