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擁有着曠日積晷的生命線,持久之力源遠流長,而源遠流長最容易形成的弊病,就是斷章取義。每個人都聽過名人名言,卻殊不知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屬於斷章取義,即摘取半句或隻言片語宣揚,而其實那些被隱藏的信息,往往才更有價值。
比如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好像是在說學無止境,勸誡後人當以學習爲重,活到老學到老。然而它的後一句卻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是有害的。實際上,莊子意思正好相反,他告訴我們,無法做到的事情就不要勉強。
同樣的,還有出自《論語》的勸誡名言:“三思而後行。”
凡事要再三思考之後再做決斷,“三”並非特指三次,而是指多次,傳說這是孔子教我們的道理。然而,我們都誤解了孔子。我們來看看《論語》裏是如何說的:“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即季孫行父,春秋時期魯國正卿,曾促成魯國之改革發展,開一代正氣之風。他爲人謹慎,做事之前“三思而後行”,孔子聽說後,評論道:“再,斯可矣。”
這四個字的信息非常關鍵,是褒是貶,是贊同是反對,意味着孔子對待“三思而後行”的態度,也意味着這樣做究竟是否符合當時的價值觀。目前,學術界對此四字共有兩種解釋,對應的恰恰是一褒一貶。
第一種,孔子贊同三思後行。《說文》載:“再者,加也。”孔子認爲“三思”還不夠,要再多加幾次,直到做好萬全準備然後着手去幹。論據是,孔子一向以“慎”著稱,此套言論符合其“慎”的一貫作風。
第二種,孔子反對三思後行。按照表意理解,“再”就是兩次,孔子認爲做事不需要太過於思前顧後、畏畏縮縮,考慮兩次就足夠了。有人說,這未免太驕傲武斷了吧?事實上,具體問題需具體分析,孔子並非是迂腐不知變通之人。
兩種說法似乎都有道理,若要從中擇其一,那麼就要結合故事的背景來分析了。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孔子是在什麼情境下評價季文子的。
季文子其人以謹小慎微著稱於世,凡事總要進行充分的思考,做到十足的把握,纔會去做。《左傳》載,魯文公六年,季文子將出使晉國,在準備好國禮之後,他還不放心,又命部下“求遭喪之禮以行”,遭喪即遭遇不幸,做好了最壞的打算。隨從不解其意,他說:“備豫不虞,古之善教也,求而無之,實難。過求何害。”
可見,季文子做事的確是考慮到了方方面面各種可能性,總要做到有備無患。不過,他自己都承認是有點“過求”了,那麼旁人該如何看待呢?因此,孔子認爲其過於小心的概率更大。三思而行,確實能夠考慮得更加周全,但反過來講,這是不是自信心缺失的一種表現?
正因爲不相信自己的判斷和能力,纔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反覆斟酌,直到得到那個看似完美的萬全之策。左丘明曾有“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名句傳世,如果一個人對一件事顧慮得太多,反而會影響自己的判斷,打擊積極性,降低效率,尤其對於較爲緊急的事務,更是會貽誤掉最好的時機。
在那個禮樂崩塌的時代,孔子最想恢復的就是周公之禮,說白了就是一個“度”,不可多亦不可少,需穩居中庸之道。去做一件事,不必思慮過多,兩次足矣,這或許就是孔子的真實建議。語文課自然不能教大家兩種含義,但哪一種爲真哪一種爲劣,看完小解的淺酌,不知大家以爲如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