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基因檢測企業創業故事

Genebox:一個消費級基因檢測super項目的誕生

2018年,定位於消費級基因檢測服務的Genebox應運而生,並獲得3,600萬元人民幣天使輪融資,這是該行業全球歷史上最大的一筆天使輪融資。

一個投行男的創業歷程

創業之前,李智在全球著名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華平投資(Warburg Pincus)任副總裁簡而言之,他是一個衆人所知的投行男。

然而,看到基因檢測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成本的不斷下降,但這項技術仍然僅存在科研機構和醫院的場景中,他覺得學生命科學的自己應該做點什麼,讓普通消費者也能夠享受到這項技術帶來的好處,於是,Genebox應運而生。

消費級基因檢測目前在中國依舊處於初級發展階段。一方面,基因檢測效率不斷提高,時間明顯縮短,檢測手段有了革命性的變化。另一方面,基因測序成本以“超摩爾定律”下降,進一步推動了基因檢測技術向着大規模、商業化方向發展。

在中國,基因檢測行業則始於1997年,那一年,楊煥明、于軍、汪建等人就中國人類基因組計劃議題提出了前瞻性戰略構想,孕育了中國基因組學的發展和未來。

2011年後,基因檢測逐漸向臨牀和大衆健康領域靠攏。

2014年更是一個轉折點,基因檢測公司Illumina發佈了新款高端基因測序儀,可以準確測出全基因組序列,隨後,基因測序成本開始進入千元時代,於是,基因檢測在國內外全面爆發。

2015年,在中國掀起了一股基因檢測創業的狂潮,創業公司不下幾千家,其中有數百家拿到了融資。

但基因檢測對絕大部分的消費者而言仍然是陌生的產品。

“在Genebox出現之前,消費級基因檢測行業面臨着‘二流的生物技術、三流的信息技術、四流的產品與市場、毫無遠見的管理層’的現狀,Genebox將用全方位的超一流標準,向消費者提供有用、準確、好看、快速的基因檢測產品和服務。"李智表示說。

帶給用戶更好的體驗,這是李智創業的夢想。

Genebox 基因寶的super服務

從基因出發,通過對基因數據的解讀,爲普通消費者提供多維度結合的科學、健康的生活建議,這是基因寶的使命。

“創辦Genebox的初衷是爲了幫助消費者將自己的基因信息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隨着基因檢測技術的進步,獲取個人基因信息的成本在不斷降低,我們希望打造一款消費認可的產品,讓基因檢測這項技術真正走入普通消費者的生活,讓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被更多人所接受。”李智告訴GPLP君,Genebox希望打造一款普通消費者認可的產品,讓基因檢測這項技術真正走入普通消費者的生活。

Genebox將如何做到呢?

他們在短短五個月,就已經完成並超越了同行3-4年走過的歷程,比如:

1. 創業公司團隊最快招募記錄。在過去的五個月內,Genebox招募了超過50人的團隊,其核心技術團隊來自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人民大學、麻省理工、哥倫比亞大學等全球一流高校,生物技術團隊幾乎均擁有博士或以上學位。

2. 臨檢實驗室最快籌備記錄。在過去五個月的時間裏,Genebox完成了一座臨檢標準的醫學檢驗實驗室的選址、審批、設計、裝修、交付和運轉,遠遠打破了行業超過1年的平均速度。也是中國第一家自創立之初就採取自建高標準實驗室的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

3. 檢測和分析流程速度世界記錄。憑藉團隊出衆的技術實力,Genebox重塑了基因檢測的實驗流程,通過算法優化和自主研發軟件平臺極大提升了數據處理速度,實現了自接受樣本起72小時內給出檢測結果,無需再讓消費者苦苦等待,是全世界最準、最快的基因檢測。

4. 產品形態顛覆行業現狀。將基因檢測融入消費者的生活場景,讓基因檢測變得真正有用。在過去,用戶拿到了檢測結果和產品的互動就結束了;Genebox的消費者拿到檢測結果那一刻,纔是用戶關係的起點,Genebox APP不僅提供一流的報告查看交互體驗,還有多項應用,讓用戶真正在生活場景中使用到自己的基因信息。

“Genebox的出現意味着中國的基因檢測行業進入產品和技術競爭時代,過去的同質化競爭將告一段落,而我們也將持續保持技術領先。”李智表示說。

擁抱產品和技術,這或許就是中國新一代企業家的創新。

做內蒙古基因檢測領域的“獨一份兒”

寰基生物基因擴增PCR實驗室

2018年11月6日,內蒙古包頭市民呂皓宇將一面錦旗送到了包頭市寰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寰基生物),上寫“熱情服務,恪盡職守。雪中送炭,冬日暖陽”。“他們用精準的技術手段爲我奶奶的病進行了檢測,讓我們得以進行直接有效的治療,真的應該好好謝謝他們。”呂皓宇說。

申報發明專利5項,成立第4年營業收入達1500萬元,在當地颳起一陣充滿正能量的創新創業風,寰基生物和他的創始人馬明星依靠科技的力量和執着的創業精神,在包頭市開啓了高科技精準醫療檢測的新篇章。

學有所用,精準定位創業方向

馬明星從小就是“學霸”,高考考入了雲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生物學專業。原本他只是爲了在四季如春的昆明上學,但是他的求學和成長之旅也正是從這裏開始。

大學畢業前夕,馬明星憑藉優異的學習成績爭取到了碩博連讀的機會,並被公派到美國聖路易斯大學攻讀博士。學成後,他像大多數海外學子一樣選擇了回國創業。

內蒙古包頭市作爲我國老牌重工業城市,在現代科技發展方面相對落後。“從某種角度來說,相對落後並不完全是壞事,特別是對創業者來說,也許意味着更多的機會和更廣闊的空間。”馬明星說。

學有所用,馬明星將從零開始的創業之路選在了精準醫療領域。他說:“現代精準醫療,是每個醫療參與者共同追求的目標,通過生物芯片,一次檢測就能夠對許多疾病信息做出判斷。”

技術引領,打開最初創業僵局

2014年,寰基生物註冊成功並落戶包頭稀土高新區留學生創業園。在這裏發展的中小企業,都是以科技創新爲根本發展動力,寰基生物也不例外。

“在這裏,手中沒有技術創新,你就無法抬頭,更別說創業了。”馬明星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寰基生物的創業團隊認爲:建立第三方醫學檢驗服務體系,不僅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還能夠最大可能地造福患者。因爲具備自有的技術支撐和第三方檢驗的體系,可以將服務體系延伸到大中小型醫院,既減少了檢測的費用,又提高了檢測的效率和精準度。

但是一個顯而易見的現實是,這樣的服務體系需要高精尖的生物技術做支撐,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基因芯片,成爲創業團隊首先要突破的領域。馬明星介紹:“由於基因是生物最基本的信息分子,把它作爲檢測的靶標,檢測結果往往更加準確。基因芯片如果在臨牀上得以大規模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臨牀的診療水平,降低臨牀開支。”

公司成立之後,馬明星和他的團隊一起開發了系統化感染檢測基因芯片、個體化用藥檢測基因芯片以及遺傳性疾病檢測等多個體外診斷試劑檢測產品,並組織公司建立了完善的體外診斷試劑生產質量體系,寰基生物延伸向市場的渠道逐漸清晰起來。

拓展業務,將技術與醫療產業對接

寰基生物的現代化服務不僅被市場看好,也很快受到了當地管理部門的關注和支持。2015年,公司在包頭市衛計委等相關部門的支持下,建立了“包頭寰基醫學檢驗所”,正式將公司的技術服務與包頭的醫療健康事業成功對接。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