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三十年前的魔都高楼

陆家嘴“三件套”,大家耳熟能详,魔都出镜率最高的地标建筑。

事实上,上海的高层建筑历史已过百年,是中国最早出现高层建筑的城市,也已成为世界上高层建筑最多的城市。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浦西区域的高层建筑就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在这其中,新锦江大酒店、 静安希尔顿以及上海商城这三栋高楼极具特色,也成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城市建筑水平的代表。

新锦江大酒店

淮海中路位于市中心城区西南部,是久负盛誉的市级商业街。1986年国务院批准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提出要把淮海中路逐步改建成为具有上海风格的更为繁华、便利的商业中心。而就在淮海中路陕西南路至瑞金二路段密集分布着锦江饭店、新锦江大酒店、瑞金宾馆和花园饭店等高规格宾馆,是上海市重要的外事接待窗口。

20世纪50年代的锦江饭店

新锦江大酒店位于瑞金二路、长乐路口,于1985年3月开工,1988年12月竣工,由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和香港王董国际有限公司联合设计,日本钢管株式会社。市建四公司、市机械施工公司施工。1989年竣工时是上海高楼之冠,也是当时全国第一幢全钢结构超高层建筑。

新锦江所在的地块原为建于1928年的君王堂(Christ the King Church or Church of Christ King),门牌是蒲石路(Rue Bourgeat,今长乐路 )223号(1943年后门牌改为长乐路165号)。是当时法租界内使用英语的外籍教徒专用堂口。教堂还附设弹子房、乒乓和羽毛球房、网球场和茶点室,建堂初期有教徒1700余人。1961年,有教徒2309人。“文革”期间,教堂被侵占,后由市油画雕塑创作室使用。1985年,因建新锦江大酒店拆迁。1993年4月25日,新建的君王堂在巨鹿路361号开堂。

1937年土山湾刊印的A Guide to catholic shanghai 中有关君王堂的介绍

1947年《老上海百业指南》中标注的君王堂及周边区域

| 上海社科院出版社 2008年再版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步加快,对外交往日趋频繁。市中心区域原有的对外接待能力已显局促。新锦江正式在这样的背景下筹建开工的。教堂拆迁后腾出的空地大约有6800平方米,在这样一块繁华闹市的狭小区域内如何施展?建筑师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到新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融合。新锦江主楼布置在地块内侧,恰好位于老锦江饭店一号门主道的尽端,新老两处建筑既有呼应又有对景,相得益彰。

新锦江建筑面积57330平方米,高153米。主楼周长143米,地面43层,地下车库2层,裙房6层。主楼采用全钢架结构和银灰色反射玻璃幕墙,晶莹夺目,银色铝板幕墙折角交替,其光影折射使棱角锋利、轮廓生动。建筑风格以“圆”为特点,两侧裙楼取对称的传统风格。主楼以八角圆柱形造型,平地突兀,挺拔隽秀。主楼采用与地块成45°的布局轴线,结合楼前广场,形成开畅的入口。

新锦江大酒店设计总平面图

新锦江大酒店一、二层平面设计图

新锦江大酒店四十一层和标准层平面设计图

1987年,老锦江饭店和建设中的新锦江大酒店。远处天际线联谊大厦清晰可见

| 陆杰 摄

1988年,人民广场西望,即将竣工的新锦江大酒店“一览众山小”

主体建筑的全钢框架结构在当时国内高层建筑中也是非常超前的。结构设计采用609毫米直径钢管桩加筏基,管桩壁厚11毫米,长40米。主楼上部结构为钢框架,由32根700毫米×700毫米钢柱组成边框,中央芯墙由18根500毫米×500毫米钢柱组成。设计中特别注意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刚度,降低结构的自振周期和减少因风荷载引起的水平位移,在第二十三层设置钢腰箍。装修和设备安装讲究,既布局经济合理,又制造出极佳的艺术效果。

新锦江室内设计的总格调是高逸淳厚、典雅宁静,深化建筑设计的构思,从物质功能上立足于舒适的布置和周密的考虑,从精神功能上满足海内外佳宾的审美情趣,反映时代的先进水准,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公共服务设施设在主楼的底层和裙房内。底层大厅、中庭净空高达5层。顶部采用钢结构空间桁架配隔热玻璃。各层裙房布置饮宴、康乐、购物、商务及会议设施等。屋面还设有屋顶花园、游泳池等,并与主楼第6层的康乐设施联通。大楼外墙采用银灰色玻璃幕墙和银色铝板幕墙。客房内装饰采用进口墙纸,铺地毯,公用部位为花岗石地面,墙面采用花岗石及木料装饰。整座建筑物设有空气调节及机械通风系统、火灾机械排烟装置。并辟6层、23层和39层为避难层,火灾时旅客可通过疏散楼梯往下疏散。

目前新锦江共有风格各异的648间客房(建成时有728间),5家不同口味的餐厅。其中位于第四十一层、四十二层的蓝天餐厅挑高6米,直径40米,旋转360°,视野极佳,曾经是上海最大且最具特色的旋转餐厅。顶层为直升飞机起降坪。

1992年10月8—10日,时任非国大主席的曼德拉访沪,入住新锦江大酒店

20世纪90年代,淮海中路、茂名路、长乐路区域航拍影像。新锦江大酒店十分醒目

| 陆杰 摄

1949年后很长一段时间,锦江饭店,也就是“老锦江”,一直是上海接待国内外贵宾的最高级宾馆。1990年10月8日新锦江大酒店正式开业(1989年底开始试营业),作为上海第一家国人自行管理的五星级饭店,自然承担起接待政府贵宾的重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法国总统希拉克、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莱特、日本明仁天皇、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瑞典首相佩尔松等都曾是座上嘉宾。新锦江, “上海新国宾馆”的美誉实至名归。

静安希尔顿酒店

2018年1月,一则“静安希尔顿酒店谢幕”的消息在沪上引起不小轰动。

作为全球最大的酒店集团之一,希尔顿(Hilton Worldwide Holdings Inc.)是最早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酒店管理者。静安希尔顿就是他们在中国内地的开山之作,也是上海第一家五星级酒店。

编号3150001的静安希尔顿酒店五星铭牌

1987年12月11日开业的上海静安希尔顿酒店,位于华山路250号,由香港信谊酒店投资有限公司(占股90%)和国际希尔顿集团(占股10%)合股投资,总金额9000万美元。占地1.1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03万平方米,由香港协建建筑师事务所设计,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担任顾问。

酒店所在地块(包括贵都大饭店区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曾经为旅沪德侨社团所有,建有德国侨民社区中心(也称德国总会)和新福音教堂。二战结束后部分建筑为美军使用,也有一部分作为诸暨同乡会。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共上海市委也曾经在原德侨社区中心建筑内办公。

1935年美军绘制的上海英文地图中标注了德国学校和教堂的位置

20世纪30年代拍摄的德国侨民社区中心正立面

| 来源:《上海的德国文化地图》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2011年

20世纪30年代拍摄的德国新福音教堂外景及德国学校学生出操场景。该教堂由邬达克设计,建于1932年

1947年《老上海百业指南》中标注的原德侨社区中心、教堂和学校区域

| 上海社科院出版社 2008年再版

静安希尔顿于1985年5月15日奠基。宾馆主楼平面呈三角形,地下1层,地上43层,总高度143.6米,该建筑立面处理简洁,与南边的静安宾馆呈45°方向,以减少视野阻碍,同时使两个主立面分别朝东南及西南,大部分客房取得南向,以利采光。两个立面接合处设置两部观景电梯,由大堂直通主楼顶部,成为一垂直线条,塔楼平地矗立,产生高耸入云之感。

主楼结构设计基础采用直径609毫米、壁厚11毫米的钢管桩,桩长45米,上浇3米厚钢筋混凝土承台。裙房基础由钢筋混凝土桩群组成,上浇钢筋混凝土承台。主楼核心采用钢筋混凝土芯墙及“L”形剪力墙,其余为钢架结构。

20世纪80年代,从正在建设中的希尔顿酒店俯瞰常熟路华山路口

1987年,从开业后不久的静安希尔顿酒店凭窗远眺东望,新锦江大酒店、建设中的锦仓文化大酒店、花园饭店主楼尽收眼底

宾馆装饰工程材料全部由国外供应,在当时并不多见。主楼外装饰采用玻璃窗和灰白色调的金属铝板作外墙,色泽柔和。裙房则采用棕色麻石,坚固结实,两者形成强烈对比。裙房内大厅磨光花岗石地坪,柱壁装饰纹理奇特的黄褐色天然大理石,具有中国传统风格。大厅左右侧有弧形宽大楼梯,进入会议室、宴会厅,予人雄伟气势。大厅后面是专供休息的“连天阁”,上下两层,玻璃天棚四周小桥流水,山石嶙峋,抬头可直观云天,环视为巨幅中国民间传说的艺术浮雕,气韵生动。

主楼顶层设直升飞机停机坪。地下停车场有100个车位。在设计中采用了烟感、温感报警自动喷淋消防系统、安保监控系统,配有闭路电视、共用音响、国际会议同声传译、电脑管理及污水处理等设备装置。

静安希尔顿宾馆拥有800间(套)客房。共有电梯12台,其中客梯6台、服务电梯4台、货梯2台,观光电梯2台。裙房为3层,局部4层,布置餐厅、宴会厅、咖啡厅、商场、会议室、室内游泳池、日光浴、健身房、桑拿浴、露天网球场和室内板球室等。塔楼每层有25间标准客房,第三十六层至第三十八层为豪华客房,设有总统套房。第四层是高级行政楼,专对商务客人服务。每间客房都配备空调、小型酒柜和可选择100多个频道的电视节目、24小时服务的商务中心、秘书服务和会议室,为客人提供现代化的通讯和办公设施。

登上学生练习簿封面的希尔顿酒店

20世纪90年代拍摄的延安西路乌鲁木齐路口“三足鼎立”。按照建设时间顺序分别是静安希尔顿、贵都大饭店和上海华侨大厦

| 陆杰 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宾馆健身中心,包括健身房、室内游泳池、桑拿浴室、2个壁球场和一个室外网球场,拥有先进的锻炼运动器械和设备,健身房设施齐全,如举重机,踏步机和踏车机等,全部由电脑自动化控制,由国际公认的知名健身中心派专人管理,以满足住店商务客人和俱乐部成员健身锻炼需要。这些在20世纪90年代都是冠绝沪上的。

豪华的设施和“希尔顿”的品牌效应,使其一出现就成为上海涉外宾馆中最受欢迎的酒店,从各国政要到享誉全球的世界巨星,都把静安希尔顿作为首选之地。而当时的普通市民都把“静安希尔顿”作为上海的一个“地标”,无论是建筑还是物质享受层面。当年希尔顿酒店一晚住宿费相当于一名普通工人的20个月工资。一些外语流利的大学毕业生若能进入希尔顿工作,哪怕是最普通的工种,也是异常光鲜的事。

1993年6月20日, “朵云轩首届中国书画拍卖会”在静安希尔顿宾馆二楼大厅开槌。拍卖会共有153幅作品入围,包括自晚清至当代如张大千、赵之谦、齐白石、任伯年、吴昌硕、吴湖帆、黄宾虹、溥儒、朱屺瞻、谢稚柳、程十发等100余位书画名家的精品。吸引了来自美国、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各地的艺术品收藏家和艺术品投资界人士700余人,成交117件,总额800余万港元,成交率高达75%。1994年,世界最大的两家艺术品拍卖公司苏富比和佳士德在上海设立办事机构或分公司,并于春、秋两季分别在静安希尔顿宾馆和上海商城举办拍品预展活动。这些都是改革开放后,国内艺术品交易市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

1993年6月20日,朵云轩首届中国书画拍卖会现场

虽然已建成近三十年,静安希尔顿仍旧是静安寺商圈最重要的地标建筑

2018年,静安希尔顿酒店改换门庭

2003年6月,宁波商人出资1.5亿美元,从香港信谊集团手中收购静安希尔顿股份。2009年,酒店局部装修。2010年,静安希尔顿承担了上海世博会许多重要的外事接待任务。2018年1月,业主方合约到期,不再续约。酒店改换门庭,由锦江国际酒店集团旗下昆仑品牌继续经营。

上海商城

繁华的南京西路,这条一百多年历史的市中心道路依旧焕发着无比的活力。常德路向东,路面一下子开阔许多,大树参天、风情万种,正对俄罗斯宫殿建筑风格的上海展览中心,一组线条简洁的“山”字形建筑群巍然耸立,上海商城是沪上第一个外商投资的综合性建筑群,集商住、展览、办公、娱乐于一体,由上海展览中心、美国波特曼集团等联合出资,总金额达18亿美元之巨。该地块原为建于20世纪早期的汇丰银行大班住宅,20世纪40年代后期曾作为苏联驻华商务代表处上海办事处办公用房。20世纪80年代还曾是新华社上海分社所在地。

汇丰银行大班住宅旧影

1947年《老上海百业指南》中标注的苏联驻华商务代表处上海办事处及周边街区

| 上海社科院出版社 2008年再版

20世纪80年代拍摄的新华社上海分社南京西路正门

上海商城由美国约翰·波特曼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和日本鹿岛建设株式会社担任设计顾问。地上48层,建筑高度164.8米,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5万平方米。1984年开始设计,1990年落成启用。

它是美国约翰·波特曼设计事务所在中国大陆的早期较为有影响力的作品。作为一个在中国投资巨大的涉外城市综合体项目,设计方认真研究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特点 , 在其建筑设计中吸收和借鉴了中国传统庭院空间的手法和造型元素,创作出了中西结合的对国内外游客都有吸引力的建筑空间环境。上海商城是沪上最早建成的现代化多功能的城市综合体,包含一栋五星级酒店、两栋公寓及商业裙房。而这种模式也对其后国内综合体项目的蓬勃发展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上海商城一层平面设计图

上海商城入口层平面设计图

结构封顶开始外装的上海商城

| 陆杰 摄

整个建筑设计融中西文化于一炉,体现出现代和民族风格,表面无豪华装修,讲究群体组合空间,高耸挺拔,富有大都市的气息。“共享空间”结合采用中国四合院式的平面布局,正立面朱红巨柱、小型拱门、方形牛腿等内部装修及细部,庭中有园,含有丰富的中国传统建筑语言,独特的建筑风格构成了申城现代化的标志。

整座建筑气势宏伟,形体丰富,高低错落,简洁明快。在1999年新中国50年上海经典建筑评选中获银奖。上海商城平面呈矩形,长45.7米、宽33.8米,地下停车场设有395个车位。裙房8层,高33.7米。主楼和裙房组成共享空间,有剧场、办公室、陈列室、餐厅、酒吧、商场及健身娱乐设施。裙房屋面有屋顶花园、网球场及游泳池。主楼屋顶设有直升飞机停机坪。主楼东西两侧是32层高113.7米的公寓楼,即“东峰”“西峰”,共有500套公寓。

约翰·杰克·波特曼三世[ John C.(Jack) Portman, III ]曾经撰文回忆:

“当我们开始在中国做第一个项目时,没有一家像世邦魏理仕这样的公司做市场调查。根据我们这些进入中国做生意的西方人的经验,我们洞察到需要为外国人提供一个他们能够开展事业取得成功的地方。因此我们建议把上海商城建成一个大型综合体项目,其中包括一个地标性酒店(注:原香格里拉酒店,现今为波特曼丽兹卡尔顿酒店),住宅,办公和商业 —— 一个城中城。波特曼一贯的设计理念是“建筑始终要以人为本”。成功的项目必须具备功能性,以成为一个良好的投资项目。

但是,为使项目令人难忘,设计必须结合一个共同点,即唤起人类的积极共响——如把人造环境与自然元素结合在一起,这样植物、自然光和水景成为建筑室内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次,建筑作为一个公共艺术,是文化和周围环境的一部分,因此,设计应认识到所处的时代、地点和环境以与这个地区独特的自然文化特色相呼应。建筑形体应与过去是一个连续统一的关系,包容文化精髓,在关注未来的同时体现时代和地域。为把上海商城建成一个为在上海的外国人提供一个生活、工作、购物和休闲的便利、舒适的场所,我们接下去就要说服投资商,说明我们的计划是满足市场需求的,以获得项目建设资金。上海商城原址是一幢五层高的砖房,是新华社的总部,街对面就是上海展览中心。事实上,上海展览中心集团和他们的合伙人帮助安排了征地和融资。”

1991年,时任上海市市长朱镕基在杰克·波特曼陪同下视察上海商城

| 来源:约翰·波特曼建筑设计事务所官网

作为上海商城的主体,五星级波特曼丽兹 卡尔顿酒店位于居中的主楼,当年开业时为波特曼香格里拉酒店,1998年因丽兹卡尔顿酒店管理公司接手管理而改名。曾两度荣膺 “亚洲最佳商务酒店”,四度荣获“中国最佳商务酒店”及“亚洲最佳会议设施酒店”。拥有578间客房,6个餐厅和酒吧,其中就包括曾经享誉远东的“长廊酒吧”(Long Bar)。

上海商城主入口街景及内部细节

| 来源:约翰·波特曼建筑设计事务所官网

20世纪90年代,上海商城航拍特写

| 陆杰 摄

酒店第四十五层的格林伯格总统套房,以酒店业主之一——美国国际集团总裁格林伯格姓氏命名,包括两间卧室、卫生间、客厅、餐厅、小厨房和健身房各一间,是波特曼酒店4套总统套房中面积之最。1998年6月30日,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时住过,巧合的是,2001年,他的继任、来上海参加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布什总统也下榻这间套房。丽兹卡尔顿酒店是一家美国独资酒店,自然是美国政要贵宾的首选。10月21日当天,布什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还在酒店内进行了工作午餐和联合记者招待会。

2001年10月21日,美国总统布什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上海商城举行联合记者招待会

除了各国政要,许多商家和文体界名人也偏爱入住上海商城。 1992年10月、1995年10月、1998年11月的3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也安排在这里举行。

上海商城裙楼中也有许多知名的去处。除了各式奢侈品商店,上海商城剧院在沪上也是颇有名气,许多精品舞台剧都会在此献演。而20世纪90年代魔都时髦年轻人津津乐道的“Hard Rock Café”,也曾是上海商城人气最旺的娱乐场所。上海商城还是顶级写字楼的典范,20世纪90年代初,大量欧美公司进入上海,他们对办公环境有一项要求:“首选上海商城”。能去上海商城上班,也成为那个时代上海年轻人最为向往的职业规划。直到现如今,还有大量外资企业和各国驻沪机构在上海商城内办公。

1997年拍摄的南京西路东望。上海商城和锦仓文华大酒店以及上海展览中心相得益彰

上海商城裙房屋顶花园夜景

上海商城的外形简洁而亮丽 , 没有过多的装饰 , 内部沿袭了中西合璧的设计思想 , 处处可看到中式装饰元素在室内空间的身影。中西方传统室内空间类型因构筑形式 的不同 , 在空间体量和特征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 但出色的设计均以空间的宏大、构筑手法的精细以及对光线精妙的处理见长 , 上海商城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理念。时至今日,它的外型和内饰仍然是典范,“南西地区”永恒的地标!

进入21世纪,上海的摩天大楼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拔地而起。现今,上海24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已经超越6000幢,30层以上高层建筑超过2000栋;其中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有近1000幢。

2017年,苏州河畔西南望视角航拍。各种高楼密集分布

| 郑宪章 摄

除去高楼林立的陆家嘴地区,港汇广场、明天广场、恒隆广场、世茂国际广场、香港新世界大厦、嘉里中心、会德丰国际广场、白玉兰广场等等,这些浦西各商圈的高楼也在不断刷新着海拔高程,为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增添着一笔笔靓丽色彩。 END

参考

《上海通志》《上海建筑施工志》

《上海名建筑志》《静安区志》《卢湾区志》等

洪碧荣:“上海几组新建筑介绍”《建筑学报》1991年第八期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