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誠然,當前國內傳統通信市場已經基本飽和,運營商要實現自身用戶規模的增長,唯一的途徑就是從競爭對手處進行反挖,過去很多用戶由於受到號碼歸屬的限制,輕易不會離網,反挖難度很高,但開放攜號轉網後,號碼歸屬的限制消失了,運營商們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都希望能夠對對手身上“扯下一塊肉”來,這看上去似乎是合理的策略。比如,運營商砸大量資源去挽留試圖攜號轉網的用戶,或許能夠挽留住這些想要離開的用戶,但對於其他正常用戶來說,這就造成一種不公平,畢竟營銷資源是固定的,用在那部分用戶身上的資源多了,其他用戶能享受到的資源自然少了。

近日,按照行業監管部門的統一要求,國內三大運營商都先後上線了攜號轉網服務。但從近幾天的現實情況來看,運營商們似乎並沒有把攜號轉網當成是一種“服務”,而更多的將之當成是一種“競爭手段”,都希望通過攜號轉網來實現自身用戶規模的增長,最不濟也要確保不被競爭對手反挖走用戶。

愚蠢!運營商阻止用戶攜號轉網,也阻止了自身的進步

運營商們主要是採取兩方面的“策略和動作”——

一方面,運營商們嚴防死守,設置各種荒誕的阻礙因素來阻止用戶攜號轉出。這裏面的“小花招”就太多了:

比如,用戶提出轉網申請後,運營商會以“業務未到期”“尚在充值贈送活動期”“號碼是靚號”等各種層不窮的奇葩理由對用戶的轉網申請進行拒絕;

比如,用戶提出轉網申請後,運營商會擱置用戶的申請,反而有針對性地推出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挽留活動”,這種挽留活動優惠力度非常大,我知道的最誇張的都已經到“充100送300”了。

比如,還有一些非常“低端”的手段,用戶明明發了準確的指令,但運營商客服系統假裝沒收到,或堅持認爲用戶發送了錯誤的指令,以此來增加用戶轉網的難度。

愚蠢!運營商阻止用戶攜號轉網,也阻止了自身的進步

另一方面,運營商們施展渾身解數,都希望趁着攜號轉網這個“機會”能夠更多地吸引到更多的用戶。

比如,有運營商以超低資費和套餐來誘惑用戶攜號轉入,甚至直接爲攜入用戶提供副卡,月租低至5元。真不知道它要這麼多低價值用戶來幹什麼?!

比如,有運營商砸重金違規向渠道商發放高額的攜轉酬金,以激發渠道反挖客戶的積極性,這不光有以本傷人之嫌,還顯然是違背此前工信部此前壓降市場營銷費的要求。

比如,有運營商拿不出足夠的資源,但又不願意放過這個機會,於是不惜進行虛假宣傳,誇大自身的網絡和資費優勢,使花招搞不知情攜轉,客戶被誤導或被欺騙攜轉。

誠然,當前國內傳統通信市場已經基本飽和,運營商要實現自身用戶規模的增長,唯一的途徑就是從競爭對手處進行反挖,過去很多用戶由於受到號碼歸屬的限制,輕易不會離網,反挖難度很高,但開放攜號轉網後,號碼歸屬的限制消失了,運營商們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都希望能夠對對手身上“扯下一塊肉”來,這看上去似乎是合理的策略。

但是,國內通信市場經過長達十幾年的要素競爭、同質競爭,整個市場的同質化程度非常之高,當前,三家運營商之間無論是產品服務,還是資費價格,都基本趨同,而由於產品服務長期缺乏創新、資費價格打成白菜價,今年以來,運營商們的發展已經疲態盡顯,收入和利潤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還有一個潛在的影響因素——國內通信市場即將迎來第四個玩家——中國廣電的加入,可以預料市場的競爭激烈程度還可能將持續升級,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同質競爭肯定是難以爲繼的,如果繼續這樣走下去,整個行業都可能完蛋!

價值經營將是通信行業、運營商們唯一的路!但從當前運營商們在攜號轉網上的“所作所爲”來看,卻是跟價值經營背道而馳的。

比如,如果用戶已經“心生去意”了,運營商還設置各種措施阻止其離開,這更讓用戶心生憤懣,這些被強留的用戶就跟一根紮在肉裏的刺,甚至會導致周邊的肌肉也開始腐爛,對運營商來說是得不償失。

比如,運營商砸大量資源去挽留試圖攜號轉網的用戶,或許能夠挽留住這些想要離開的用戶,但對於其他正常用戶來說,這就造成一種不公平,畢竟營銷資源是固定的,用在那部分用戶身上的資源多了,其他用戶能享受到的資源自然少了。甚至,最壞的情況是,一旦用戶們都知道了運營商在砸資源挽留離網客戶,會造成更多正常用戶都是試圖“碰瓷”獲利。

比如,以超低資費和套餐誘惑而來的用戶註定只能是“價格敏感型”的用戶,其用戶價值提升很難,簡單說,這些用戶是看在“省小錢”的份上而來的,運營商要在他們身上賺錢,太難了!

比如,運營商通過虛假宣傳等方式騙來的用戶,在發現“貨不對板”後,心中的不滿會加劇,輕則選擇離開,重則會帶來大量的投訴,這對運營商的客戶經營資源來說無疑是一種浪費,還會影響企業整體的信譽度。

從這種角度上看,運營商阻止用戶攜號轉網,其實也阻止了自身的進步

我認爲,攜號轉網其本質是一種面向用戶的服務,而非一種競爭手段。攜號轉網對用戶是件好事,可以自由地選擇網絡服務,同時對通信行業也是一件好事,可以利用這個契機來開展升級,比如對客戶羣體“去劣存菁”。希望各家運營商都能正確看待攜號轉網,把焦點放在自身服務質量的提升上,不要讓攜號轉網成爲彼此攻擊、不正當競爭的手段,而是提升企業實力、服務好消費者的契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