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位將軍的名字叫黃永勝,四野成立後,他任第四野戰軍十二兵團旗下45軍的軍長。後他跟參謀長等人迅速做出反應,下令部隊調頭追擊敵人,最終取得了重大戰果,國軍出來掃蕩的兩個師(各欠一個團)全部被殲滅,共殲敵2萬餘人。

第四野戰軍,是東北野戰軍改稱而來的。1949年改編之時,下面有4個兵團編制,是四大野戰軍中實力最強的一支,也是出名將最多的野戰軍。建國後授銜時,四野總共出了519位開國將軍,其中上將就佔據了19位(全部57位)。今天我們聊一下四野旗下一位軍長的故事,建國後他位列上將,後更是官至副國級,不過最後他卻鋃鐺入獄了,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這位將軍的名字叫黃永勝,四野成立後,他任第四野戰軍十二兵團旗下45軍的軍長。在開國上將中,他應該是名氣最大的一個,他一生譭譽參半,但不可否認,他卻是一位非常合格的軍人,打仗一點都不含糊。
他是典型的行伍出身,1927年就參加了秋收起義,後又跟隨毛主席上了井岡山,在短短一兩年時間內,從一名普通戰士,到班長、排長、連長、營長等,1930年7月他升任副團長,成爲副團級幹部。
這一年,像同樣出自四野的劉亞樓上將,還是一名紅軍連長,而劉震上將,這個時候還沒有參加紅軍,在自己的家鄉搞革命運動。韓先楚上將也一樣,還在孝感打游擊,沒加入紅軍部隊。而且兩年後,他已經是師長了,當時他只有22歲。後來紅一方面軍做了一次調整他被降爲一名團長,抗日戰爭爆發前夕,他又升到了紅一軍團第2師的師長。
抗戰期間,黃永勝打得最漂亮的一仗是神仙山保衛戰。這場戰爭是他獨立指揮並親自參加的戰爭。此戰敵我雙方的實力非常懸殊,第一輪戰鬥敵軍3500人左右,對陣我軍4個連400人左右,兵力差距8倍。
但整個戰鬥中,敵軍損失了800人,而我軍僅損失幾十人。在武器裝備、人數遠遠落後和少於敵人的情況下,能夠打贏這場戰爭,而且損失那麼少,的確是他軍事能力的體現。抗戰時期,他作爲三分區司令員,爲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解放戰爭期間,黃永勝的軍事才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抗戰結束後,他調到了東北戰場,他第1個經典案例是1947年9月,發生在東北錦州以西的楊家杖子戰鬥。
當時,國軍四十九軍,從蘇北北部增援到東北來,並且不久後在葫蘆島登陸,奉命掃蕩錦州以西地區。我軍得到情報以後,立馬調集軍隊殲敵,但是由於情報有失,出來掃蕩的國軍,遠遠要大於情報數字。
最後兩軍在楊家杖子西南打響,我軍打了七個小時根本打不動,敵人不進也不退。當時由於我軍火力很弱,多次攻打敵軍陣地,根本攻不動。後來黃永勝,決定在黃昏時刻撤出戰鬥,向北撤退,然後再尋找戰機。就在他準備撤退的時候,國民黨的火炮越來越猛,甚至有一個炮彈,就丟到了他們指揮部不遠的地方。
面對敵人,突然猛烈的進攻,黃永勝立刻判斷出,這是敵人要撤退,是假進攻。他的判斷在一個小時後果然應驗。後他跟參謀長等人迅速做出反應,下令部隊調頭追擊敵人,最終取得了重大戰果,國軍出來掃蕩的兩個師(各欠一個團)全部被殲滅,共殲敵2萬餘人。這是東北野戰軍殲敵過萬的第1場大戰。
後來,他又在1948年9月的遼瀋戰役中,指揮第十二縱隊,急行軍星夜兼程南下,成功攔截廖耀湘兵團,爲遼瀋戰役的勝利立下大功。
黃永勝,不但能打仗,而且善打仗,敢打硬仗,在多次歷史重要關頭,都有他身先士卒血戰敵軍的身影。不得不承認他在戰爭年代的卓越指揮能力以及顯赫的戰功。建國後他被授予了上將軍銜,後來更是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副國級),解放軍總參謀長等職,只是,他在政治上的原因,最終鋃鐺入獄,實在可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