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運營了“秒拍”“小咖秀”“一直播”三款風靡APP的分享一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分享一下公司”),在委託深圳天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天遊公司”)推廣這3款APP過程中,短短4個月時間,就被“刷單”騙走了1247萬餘元。天遊公司主要在一些安卓系統的應用商店以及超級APP上推廣分享一下公司的這三款產品,兩家公司的結算方式包括CPT、CPD、CPA等幾種。

“秒拍”“小咖秀”“一直播”3款APP遭遇刷單詐騙,4個月遭騙1200萬!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王峯 北京報道

運營了“秒拍”“小咖秀”“一直播”三款風靡APP的分享一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在委託推廣這3款APP過程中,短短4個月時間,就被“刷單”騙走了1247萬餘元。

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5月6日公佈的一份刑事裁定書,揭破了APP推廣的網絡黑產的一角。

運營了“秒拍”“小咖秀”“一直播”三款風靡APP的分享一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分享一下公司”),在委託深圳天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天遊公司”)推廣這3款APP過程中,短短4個月時間,就被“刷單”騙走了1247萬餘元。

判決書顯示,重慶左岸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左岸公司”)又受天遊公司委託,以每單0.6元的價格,依靠自編的程序和幾百部手機,刷出了這1200多萬元。

4月29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裁定,天遊公司、左岸公司,以及兩公司多名工作人員被判合同詐騙罪,量刑最重者被判刑12年。

這起案件只是近年來已成產業的APP刷單黑產的冰山一角。據報道,一些互聯網產品過千萬元流量推廣預算中的60%,都會被內鬼、中介和羊毛黨等吞噬殆盡。業內平臺也有數據分析,幾年前,移動欺詐金額規模就已超數億美金。

不同的APP推廣結算方式

2016年7月,天遊公司開始爲分享一下推廣“秒拍”“小咖秀”“一直播”三款APP。“秒拍”和“小咖秀”是兩款短視頻APP,“一直播”則是一款直播軟件,三者依託微博,擁有海量的互聯網流量。

2016年底,分享一下公司的母公司一下科技宣佈完成新浪領投的E輪5億美元,估值達30億美元。

儘管三款產品都是爆款,但由於嚴重依託於微博,一下科技的這三款產品的獨立性不足,難以獨立於微博之外獲得穩定的流量入口並變現。爲了推廣這三款獨立的APP,分享一下公司找到了天遊公司。

“公司2015年推出‘小咖秀’後,當時與幾家公司合作推廣,其中包括天遊公司,該公司響應及時,推廣資源比較豐富,免費的活動置換能力比較強,經常可以幫公司申請到其他的免費推廣活動。”分享一下公司一名市場部負責人說。

天遊公司主要在一些安卓系統的應用商店以及超級APP上推廣分享一下公司的這三款產品,兩家公司的結算方式包括CPT、CPD、CPA等幾種。

CPT就是天遊公司購買oppo、vivo、小米、樂視等品牌手機應用下載商店的展示位,按展示時長結算,天遊公司每月通過電子郵件和分享一下公司溝通本月可以提供展示位的媒體及價格,月末結算。

CPA就是按激活有效數進行付費,每下載並打開一個應用,就算是一個有效數。這是以第三方公司監測的數據爲準。認定每個月的有效數時,分享一下公司會扣減掉一部分自然流量,得到有效數後再乘以推廣單價,就是每月結算費用。

CPC是點擊分享一下公司產品的廣告,按點擊次數付費。CPD則是按下載APP計費,但下載不一定會安裝。按照正常的APP使用順序,應該是先CPC,即點擊產品廣告,然後CPD,即進入下載階段,最後是安裝並激活,也就是CPA。

這些是APP推廣產業的典型結算方式。但長久以來,APP推廣存在黑灰產作弊的空間,也就是“刷單”。分享一下公司開始時只對天遊公司推廣後的裝機數據進行排重,也就是認定一部手機只能下載安裝一次軟件,如果刪除後再次安裝不再計爲新數據。

即使如此,分享一下公司還是很快發現了問題。“例如,軟件的CPA數據在凌晨時段有集中出現的情況,天遊公司相關負責人答覆稱找了其他公司做測試,測試時間段安排在了凌晨。”分享一下公司渠道推广部一名工作人員說。

然而,2017年2、3月間,分享一下公司上線了反作弊系統,發現用戶下載激活數據存在大量異常,主要是推廣獲取的大量用戶設備出現手機分辨率異常,大量存在同一手機號碼在不同設備、不同地域接收系統驗證碼等情況。

“手機註冊軟件時需要手機短信驗證碼,有的用戶手機號一天之內在多個不同型號的手機註冊,而且存在手機連號的問題。公司對這些號碼抽樣進行撥打回訪,發現爲關機或者空號。”分享一下公司負責反作弊系統的工作人員說。

經過分析,發現大量異常IP登錄點在重慶市。

分享一下公司感到,有人在大量虛構其軟件用戶以欺騙其推廣費用。

0.6元/次的“刷單”成本

天遊公司是一家專業的移動廣告效果營銷平臺。企查查數據顯示,其是上市公司萬潤科技的一家全資孫公司。萬潤科技主營LED光源器件和LED應用照明產品。

天遊公司負責對接分享一下公司業務的是商務部主管廖彩虹,判決書顯示,這名“85後”在2010年曾因犯傳播淫穢物品罪被判刑三年,緩刑五年。她的一名同事及老鄉,“90後”女孩廖穎欣一同涉案。

爲什麼分享一下公司發現的異常IP登錄點大量位於重慶?判決書顯示,天遊公司將“刷單”業務委託給了重慶左岸公司。

判決書顯示,案發後,廖彩虹、廖穎欣因爲無法聯繫到左岸公司商務部員工楊富名,迅速刪掉了與他的聊天記錄。但偵查機關在楊富名的手機上提取了雙方的聊天記錄,比如,廖彩虹問楊富名“你這邊的量是刷的嗎”,楊富名回覆“啊”。

此外,廖穎欣於2016年10月23日給楊富名發消息稱:“一直播oppo跑8k就好啦,不要超,暴風oppo跑6k,秒拍vivo今天跑3k,週末兩天上4k,週一恢復到3k。”

左岸公司是如何“刷單”的呢?

據判決書中的工作人員證詞,左岸公司控制了三四百部手機,然後專門開發了一套軟件,這套軟件會控制手機登錄VPN,模擬各地的IP,模擬各種品牌手機的真實信息,統一控制大量的手機下載需要“刷量”的軟件,然後實現對這些軟件的自動化點擊、閱讀。

左岸公司員工稱,該公司後臺系統記錄的內容有“刷量”的多少、使用的VPN、軟件名稱、手機“刷量”狀態等,數據每週都會清除一次。

偵查機關在左岸公司起獲了大量手機,相關手機正在運行腳本。

庭審時,楊富名當庭供稱:“‘刷量’的成本爲0.4元/次,而正常推廣的成本爲1.5元/次。”本案的“推廣”單價爲0.6元。

最終,法院判決天遊公司、左岸公司、廖彩虹、楊富名、廖穎欣犯合同詐騙罪,兩家公司分別被判罰金300萬、50萬,廖彩虹等三人分別獲刑12年、10年、8年。

APP推廣成本越來越高

此案只是網絡黑產的冰山一角,APP推廣中存在作弊現象已是行業潛規則。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一款全球發行的APP通過推廣,60天內在西班牙獲得了412萬個新增用戶,然而,經過甄別,其中有381萬新增用戶是作弊得到的虛假用戶,也就是說,92.5%的用戶是虛假的。按照海外推廣1美元/人的成本,這款APP損失了381萬美元的推廣費。

如果說反作弊系統可以甄別出“機器刷單”,那麼“人肉刷單”則更難甄別,比如通過佣金吸引兼職人員和社會人士來刷量的衆籌刷,對互聯網產業生態的破壞更大。

(用於APP推廣“刷單”的“設備牧場”/反網絡黑產人士供圖)

業內人士向記者介紹,“人肉刷量”的成本遠高於“機器刷單”,大約在1元/次。

他還介紹,甚至還有利用惡意病毒感染手機設備,靜默安裝其他推廣APP的病毒刷單方式存在。

APP“刷單”黑產的背後,是正常推廣成本的高企。根據相關市場分析,直播類應用一個有效安裝成本在5元至10元,遊戲和金融類App推廣單價可高達數十元。

本案中,分享一下公司主張自己被合同詐騙的金額並非1247萬餘元,而是高達6642萬元,但未獲法院支持。判決書顯示,公訴機關並未將天遊公司以CPT形式獲得的結算款計入犯罪金額。而同樣軟件、同樣平臺的CPD的結算金額低於CPA的結算金額,公訴機關也本着對被告人有利的原則以CPD的單價計算犯罪數額。

除了刑事打擊,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介紹,流量造假可以被納入多個法律調整的範疇。

“比如反不正當競爭法對虛假宣傳進行了規制;涉及到消費者自由選擇權、知情權,還可以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最高人民法院也已經制定了關於‘水軍’的司法解釋。”他說。

而針對推廣委託方與被委託方,“則首先是適用合同法”,朱巍說。目前,已出現委託方發現造假後起訴被委託方,獲得法院支持的司法案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