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當今有一句話,“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毫不客氣說,這句話用在一個人的身上,確實合適,此人就是,自詡爲“聖人”的康有爲,縱觀康有爲的一生,將他視爲最爲無恥的一個讀書人,一點也不爲過。

清末最無恥的一個讀書人,自詡爲“聖人”忽悠皇帝,賣主求榮

康有爲在歷史舞臺上的第一次露面,正是甲午中日戰爭以後,清政府海軍滅亡以後,所有人都看到了政府的腐敗,如果想要改變當前情況,必須進行變法,隨後,在康有爲,梁啓超的倡導了,總共越有1300多名進士,舉人共同上書,要求政府改革,其實,我們都被忽悠了,康有爲所蒐集到的這個“萬言書”光緒根本就沒有看到,也就是說,“公車上書”只是康有爲搞出來的一個聲勢浩大的活動而已,並沒有什麼實質內容。

清末最無恥的一個讀書人,自詡爲“聖人”忽悠皇帝,賣主求榮

不過也因爲這場活動,康有爲的大名一一傳播,直至很多人將他認爲是民間的一大清流,不過雖然康有爲沒有真正的“公車上書”但是他自己私下裏確實給光緒寫了好幾封信,而且還曾有幸被光緒召見,不過這樣也造成一個後果,這給康有爲之後的招搖撞騙提供了事實。

清末最無恥的一個讀書人,自詡爲“聖人”忽悠皇帝,賣主求榮

隨後的幾年間,康有爲,梁啓超等人不斷的向光緒寫信,希望改革,光緒畢竟也是一個年輕人,於是他決定舉行維新改革,維新變法開始後,在康有爲的建議下,光緒以雷霆之勢罷免了很多人的位置,一時間朝廷大臣皆被震動,最讓人無語的一件事便是,康有爲竟然跑去與光緒的師父孫家鼐商量,將西藏賣給英國,獲得的錢全部用來支持變法,還好孫家鼐不是一個昏庸的人,他搭理都沒搭理康有爲。

清末最無恥的一個讀書人,自詡爲“聖人”忽悠皇帝,賣主求榮

康有爲一生中最爲讓人遺憾的事,莫過於下面所說的這件,維新變法開始後,慈禧是知道變法的, 不過她雖然自私,但是她也明白,如果想要改變當前的情況,需要大刀闊斧的革新,因此,維新變法如何進行,慈禧都沒有說話,沒說話的意思也就是支持,不過康有爲做了一件事,徹底促成了變法的失敗。

康有爲指使楊深秀上書建議光緒殺掉慈禧,好掌握大權,本來慈禧覺得,你們搞你們的,我享受我的,大家互不干擾,誰知,這康有爲竟然想殺了慈禧,這下可激怒了慈禧,因而,慈禧發動政變,囚禁光緒,將一干變法人士殺害,這其中康有爲要負責任的,這個大忽悠,一下把皇帝給忽悠了下去。

清末最無恥的一個讀書人,自詡爲“聖人”忽悠皇帝,賣主求榮

變法失敗以後,康有爲流落日本,這時他還繼續上書,提出一個叫“中日合邦”的說法,意思是,讓他和日本伊藤博文全面接手中國的政治、軍事、財政、外交等一切事務,這完全就是一條賣主求榮的路,幸好清政府沒有搭理他,否則還不知道,事情會變成怎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