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你们应该都看到这个新闻了:

刘强东的亲妹妹,生孩子时因为羊水栓塞去世,年仅42岁。

看到新闻的时候菌菌心里一阵叹息,哪个女人生孩子,不是在鬼门关绕了一圈呢!

说实话,不仅是产妇,所有的医生同样惧怕羊水栓塞,将之称为“产科死神”。

因为一直到今天,在地球这颗行星上,羊水栓塞还属于人类医学未能攻克的疑难病例之一。

它发生的概率不高,但致死率奇高,落在任何一个家庭,都是天崩地裂般的大悲剧。

也是因为发生率低,很多人甚至从来没听过这个名词。

这个让人谈之色变的羊水栓塞,到底是什么?

羊水栓塞是什么

你们都知道,宝宝在妈妈肚子里,一方面靠脐带和胎盘来汲取养分,一方面通过喝羊水来促进肺及消化道发育。

这个羊水,就是导致羊水栓塞的“元凶”。

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导致严重的休克情况。尤其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将使产妇发生不可控制的全身大出血;而其他污染物质进入血液,则会引发全身大面积急性感染、导致肾衰竭;这两者都有极大可能导向死亡。

羊水栓塞的致死率之所以奇高,就因为它是突发的,从发病到死亡,可能生死之间只有几分钟到数小时。

有产妇甚至只是叹了一口气,轻轻咳嗽了一声,心脏就骤然停跳。

因此,医生形容救治羊水栓塞如同跟“死神”抢夺生命!

发生羊水栓塞是不是只有死路一条

羊水栓塞的死亡率,数据统计是60%~80%,也就是说,并不一定就只有死路一条。

因为羊水栓塞并不是简单的“堵塞血管”,主要是因为羊水中的一些物质引起人体过敏及炎症反应等。

既然是过敏及炎症反应,那就存在个体差异和许多不确定性,所以羊水栓塞的危重程度和进入血液的羊水的“量”,以及产妇的敏感性关系很大。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会出血,就意味着有创口,这就可能导致羊水通过创口进入产妇的血液循环,敏感的产妇可能瞬间血管痉挛、多器官衰竭致死。

但幸运的是,绝大部分产妇属于“不敏感”群体,没有明显表现,甚至会“自愈”。

另一方面,创口的位置、大小,子宫内压力的大小都会影响羊水是否会进入血液系统,进入的量的多少。量多肯定危害更大。

所以即使如此凶险,也不一定就必须死亡,2013年浙江省妇保有两位产妇就非常幸运地抢救回来了。

所以,菌菌想要提醒一句,生孩子的时候碰到任何意外,请你自己和家人相信并且配合医生,在这时候,唯一能帮助你们的,只有他们。

羊水栓塞能预防吗?

菌菌看到有的媒体在说到羊水栓塞时都提到了按时产检,潜台词是说多做产检就能查出羊水栓塞的苗头。

菌菌可能要给你们泼一盆冷水,以目前的医学技术,没有在产前检查时查出羊水栓塞先兆的方法,所以,羊水栓塞是没法预防的。

能抢救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医生的早诊断,早处理,跟医生的经验相关,也跟病情的缓急有关。

有些经验丰富的医生,会根据产妇的一声咳嗽就判断出可能存在的风险,因为呛咳是发生羊水栓塞的先兆之一。

但菌菌说句实话,这里面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因为很多医生从医多年可能都没碰到过羊水栓塞,所以很难从这些细微的细节去判断。

羊水栓塞的高危人群

尽管目前对羊水栓塞的发病缘由、机制没有一个准确的论证,但根据临床经验,还是总结出一些潜在的高危人群:

1. 剖宫产

这并不等于说顺产就不会出现羊水栓塞,顺产和剖宫产都有可能发生,只是相比较而言,剖宫产的概率更高。

2. 胎膜早破

3. 子宫张力过高

主要包括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子宫收缩过强、前置胎盘、子宫破裂等因素造成的子宫张力过高。

4. 曾经发生过羊水栓塞的产妇及发生过其他产科并发症的产妇。

5. 年龄大于35岁的高龄产妇。

菌菌要特别强调的是,以上列举的“高危”因素不要与日常生活中的“高危”划等号,即使你存在以上所有高危因素,出现羊水栓塞的概率仍然和中千万彩票大奖差不多。

除了羊水栓塞外,女人怀孕生子的风险还有很多,例如大出血,妊娠期高血压,子宫脱垂等等,每一个都是在生与死的边缘折腾。

生孩子,对你的老公,你的家人来说,都是大喜事,但唯独对准妈妈来说,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我问过很多宝妈:你人生中觉得最无助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她们都说:是生孩子的时候。

因为这个时候,我一个人躺在冰冷的产床上,虽然周围有很多医生围着我,可我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不知道孩子是不是健康,甚至不知道我自己是不是能活着走出这个产房。

这种恐慌,只出一个精子的男人是永远也不会懂,也没法代替的。

所以,不要嫌弃生孩子的她矫情,更不要说哪个女人不生孩子,不就是生个孩子吗这样的风凉话。

女性因为独特的生理构造被赋予了孕育下一代的责任,但是,这不代表她们就理所应当的承受这些风险。

她之所以愿意拿命去赌却无怨无悔,全都是因为爱,爱老公,更爱她肚子里的小生命!

请你,不要让她一方面承受身体之痛,另一面还要心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