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君说

每日时评!

光明日报:“互联网+快递小哥”注入经济发展新动能

今年天猫“双11”,有两个数字具有里程碑意义:2018天猫“双11”成交额2135亿元,远超去年“双11”全天的1682亿元交易额。同时,另一组数据也值得重视,11月11日23点,菜鸟宣布,2018天猫“双11”当日物流订单量突破10亿大关,最终达到10.4亿件,远远超过去年8.12亿单量,十年来强劲增长4000多倍,同时宣告中国快递进入“10亿时代”,这是一个全球范围内从未有过的数字。

爆买不爆仓,物流订单量超过10亿单这个纪录更加意义非凡,是我国乃至全球物流行业一个里程碑式数字。与此同时,物流作为国民经济中直接生产部分(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产品)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假如把公路等公共基础设施视为我国经济初期起飞的基础,那么10亿单所代表的智能物流时代,或许也是今天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基石。

在“双11”最初几年,物流订单量只有区区26万,也让各地仓库等频传爆仓压力。而今天,订单量达到10亿的“双11”,也不过是“平静如水”的一天。一天10亿,意味着中国物流乃至全球物流已经跨入了一个新时代,而撑起物流行业新时代需要一张智能物流骨干网。

物流体系早已是现代经济发展、现代商业社会、实体经济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设施。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基础设施是一国经济起飞的基础,因此,一国经济起飞阶段通常大量修路、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通俗地说就是“要想富先修路”。不过,物流网与公路、铁路交通网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公路铁路交通网实现的是跨地区的商品流通和生产要素流动,如商品和人员的流动。而发达的物流体系不仅大大向前推动了这一进程,而且更进一步实现了跨行业的资源流动和资源整合。就像有些专家所说,一天10亿这种体量的包裹洪峰能够平稳度过,不是哪一家公司所能单独完成的,需要一张智能物流骨干网的大协同。

以菜鸟网络为例,本质上不是物流公司,而是物流网络平台,平台的意义便在于将原来单打独斗的物流企业整合起来,从而可以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联手协作。在物流的微观层面,依托于技术,从园区到仓库、干线运输、转运中心、末端配送的每一个重要节点都被连接起来,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而在物流的宏观层面,依托于平台,快递、仓储、落地配、城配、即时物流,形成了一个丰富的生态,由此实现了“网络大作战”。

不难看出,因为智能物流骨干网浓厚的技术底色,它的意义远超物流业本身。它强调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高效联通与无缝对接,是新物流的物理网络和数字要素的智能协同,包括人、货、仓、场、车、关、港等的连接与升级,既有无人仓、无人车、智能柜/塔、快递小盒等新的物种,也包括对现有物流要素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更是新零售、新制造的关键体系之一。

至此,我们可以简单地将智能物流骨干网络理解成“互联网+快递小哥”,带来的不仅仅是“双11”的购物消费体验,而是作为“生产性基础设施”,通过打破物理距离瓶颈,从而对实体经济的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增加规模效益、获取聚集经济等产生积极影响。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互联网+快递小哥”,保障的是无数网民的“买买买”,更是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在一种养生方式火爆时,先想想自己是不是又要被骗了

作者:陈鸣默

11月2日,美国“酸碱理论”之父罗伯特·欧阳被美国法庭判处赔偿1.05亿美元,并当庭承认“酸碱体质理论”是个骗局。然而,11日有媒体报道称,中国保健品市场上,“酸碱体质理论”依然大行其道,号称在国内最早提出该理论的梁双林就推出了自己的碱性产品“第六要素”。

如果说国外的新闻,并不一定被国内数量众多的养生保健人群所认可,那么国内诸多三甲医院的权威专家的论断还不能信么?但事实是,即便业界专家对此理论并不认可,并给出正确结论——人体自身维持酸碱平衡,也依旧得不到伪养生群体的信赖。

就如这位号称是我国“人体健康与酸碱平衡”理论的首位倡导者,梁双林认为“美国人用这套理论来进行非法行医…他把酸碱理论学扭曲了,来骗取消费者……”这似乎是国内伪养生群体惯用的说辞,只要某一养生方法被证伪,那问题一定不会出在认可这一方法的人身上。

举个简单的例子。自古以来,燕窝便被奉为上好的滋补佳品,其号称拥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但现代科学早已证明,哪怕是鸡蛋、豆腐、银耳等常见食物,其营养价值也都超过燕窝。可问题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燕窝依旧盛行,一方面是因为很多人对燕窝的价值没有正确认知,更多的原因则在于其作为礼品赠送显得高档有面子。在这种心理作用下,批评燕窝无营养价值可能还会被安上“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评价。

所以,国内数量众多的伪养生群体其实一直处于“唤不醒”的状态。确实,鉴于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诉求已经从吃饱穿暖转向了养生健康,以保证自身免受疾病困扰。但人体的构造又极其复杂,普通民众,哪怕许多拥有较高学历、较多社会经验的民众,都很难判断某些养生理论是否正确。这样的环境机遇,使得一众伪养生保健品产商“大有作为”,伪养生理论遍布人们的社交生活。

在新媒体的无缝渗入中,人们往往更容易接触到那些东拼西凑、毫无科学依据的10万+养生文章,而少见专业、中肯的科学分析。“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中国传统观念的一脉传承,使得民众对于诸多养生理论都来者不拒。再加上,很多伪养生健康方法的危害其实很难界定,甚至并无危害。这就使得民众哪怕尝试了一些伪养生法,也不会出问题。比如在众口相传的伪养生理论中,有这么一句话:早上吃姜胜参汤,晚上吃姜似砒霜。这一论断的科学证伪暂且不表,姜在中国人的日常饮食中主要还是作为调料,民众每日摄入量微乎其微,哪怕真的有“毒”,其“毒”性也是忽略不计的。换句话说,脱离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因此,要唤醒大量渴求养生保健的人群,打击伪养生理论的创始人、涉嫌虚假宣传的保健品生产贩售者,固然重要,但从根本上讲,只要保健品市场中的伪养生理论依然能摸准人们的心理,钻逻辑的空子,那么民众对伪科学的信任就很难真正瓦解。面对民众对健康追求的现实渴望,在加强打击养生欺骗产业链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普及科学常识,让庞大的养生群体学会在面对某种火爆的养生方式时学会思考,先想想自己是不是又要被骗了。(陈鸣默)

小尾

编辑丨作文君

来源丨网络

我们尊重原创,因无法查明原出处,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 推 荐 阅 读 —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扫码关注,每天都有知识干货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