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君說

每日時評!

光明日報:“互聯網+快遞小哥”注入經濟發展新動能

今年天貓“雙11”,有兩個數字具有里程碑意義:2018天貓“雙11”成交額2135億元,遠超去年“雙11”全天的1682億元交易額。同時,另一組數據也值得重視,11月11日23點,菜鳥宣佈,2018天貓“雙11”當日物流訂單量突破10億大關,最終達到10.4億件,遠遠超過去年8.12億單量,十年來強勁增長4000多倍,同時宣告中國快遞進入“10億時代”,這是一個全球範圍內從未有過的數字。

爆買不爆倉,物流訂單量超過10億單這個紀錄更加意義非凡,是我國乃至全球物流行業一個里程碑式數字。與此同時,物流作爲國民經濟中直接生產部分(製造業等實體經濟的產品)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對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響,假如把公路等公共基礎設施視爲我國經濟初期起飛的基礎,那麼10億單所代表的智能物流時代,或許也是今天我國經濟發展的又一重要基石。

在“雙11”最初幾年,物流訂單量只有區區26萬,也讓各地倉庫等頻傳爆倉壓力。而今天,訂單量達到10億的“雙11”,也不過是“平靜如水”的一天。一天10億,意味着中國物流乃至全球物流已經跨入了一個新時代,而撐起物流行業新時代需要一張智能物流骨幹網。

物流體系早已是現代經濟發展、現代商業社會、實體經濟生存與發展的基礎設施。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基礎設施是一國經濟起飛的基礎,因此,一國經濟起飛階段通常大量修路、港口、碼頭等基礎設施,通俗地說就是“要想富先修路”。不過,物流網與公路、鐵路交通網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公路鐵路交通網實現的是跨地區的商品流通和生產要素流動,如商品和人員的流動。而發達的物流體系不僅大大向前推動了這一進程,而且更進一步實現了跨行業的資源流動和資源整合。就像有些專家所說,一天10億這種體量的包裹洪峯能夠平穩度過,不是哪一家公司所能單獨完成的,需要一張智能物流骨幹網的大協同。

以菜鳥網絡爲例,本質上不是物流公司,而是物流網絡平臺,平臺的意義便在於將原來單打獨鬥的物流企業整合起來,從而可以爲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聯手協作。在物流的微觀層面,依託於技術,從園區到倉庫、幹線運輸、轉運中心、末端配送的每一個重要節點都被連接起來,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而在物流的宏觀層面,依託於平臺,快遞、倉儲、落地配、城配、即時物流,形成了一個豐富的生態,由此實現了“網絡大作戰”。

不難看出,因爲智能物流骨幹網濃厚的技術底色,它的意義遠超物流業本身。它強調數字世界與物理世界的高效聯通與無縫對接,是新物流的物理網絡和數字要素的智能協同,包括人、貨、倉、場、車、關、港等的連接與升級,既有無人倉、無人車、智能櫃/塔、快遞小盒等新的物種,也包括對現有物流要素的數字化轉型升級,更是新零售、新制造的關鍵體系之一。

至此,我們可以簡單地將智能物流骨幹網絡理解成“互聯網+快遞小哥”,帶來的不僅僅是“雙11”的購物消費體驗,而是作爲“生產性基礎設施”,通過打破物理距離瓶頸,從而對實體經濟的提高生產率、降低成本、增加規模效益、獲取聚集經濟等產生積極影響。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而言,“互聯網+快遞小哥”,保障的是無數網民的“買買買”,更是爲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在一種養生方式火爆時,先想想自己是不是又要被騙了

作者:陳鳴默

11月2日,美國“酸鹼理論”之父羅伯特·歐陽被美國法庭判處賠償1.05億美元,並當庭承認“酸鹼體質理論”是個騙局。然而,11日有媒體報道稱,中國保健品市場上,“酸鹼體質理論”依然大行其道,號稱在國內最早提出該理論的梁雙林就推出了自己的鹼性產品“第六要素”。

如果說國外的新聞,並不一定被國內數量衆多的養生保健人羣所認可,那麼國內諸多三甲醫院的權威專家的論斷還不能信麼?但事實是,即便業界專家對此理論並不認可,並給出正確結論——人體自身維持酸鹼平衡,也依舊得不到僞養生羣體的信賴。

就如這位號稱是我國“人體健康與酸鹼平衡”理論的首位倡導者,梁雙林認爲“美國人用這套理論來進行非法行醫…他把酸鹼理論學扭曲了,來騙取消費者……”這似乎是國內僞養生羣體慣用的說辭,只要某一養生方法被證僞,那問題一定不會出在認可這一方法的人身上。

舉個簡單的例子。自古以來,燕窩便被奉爲上好的滋補佳品,其號稱擁有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但現代科學早已證明,哪怕是雞蛋、豆腐、銀耳等常見食物,其營養價值也都超過燕窩。可問題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燕窩依舊盛行,一方面是因爲很多人對燕窩的價值沒有正確認知,更多的原因則在於其作爲禮品贈送顯得高檔有面子。在這種心理作用下,批評燕窩無營養價值可能還會被安上“喫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評價。

所以,國內數量衆多的僞養生羣體其實一直處於“喚不醒”的狀態。確實,鑑於整體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訴求已經從喫飽穿暖轉向了養生健康,以保證自身免受疾病困擾。但人體的構造又極其複雜,普通民衆,哪怕許多擁有較高學歷、較多社會經驗的民衆,都很難判斷某些養生理論是否正確。這樣的環境機遇,使得一衆僞養生保健品產商“大有作爲”,僞養生理論遍佈人們的社交生活。

在新媒體的無縫滲入中,人們往往更容易接觸到那些東拼西湊、毫無科學依據的10萬+養生文章,而少見專業、中肯的科學分析。“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中國傳統觀念的一脈傳承,使得民衆對於諸多養生理論都來者不拒。再加上,很多僞養生健康方法的危害其實很難界定,甚至並無危害。這就使得民衆哪怕嘗試了一些僞養生法,也不會出問題。比如在衆口相傳的僞養生理論中,有這麼一句話:早上喫薑勝蔘湯,晚上喫薑似砒霜。這一論斷的科學證僞暫且不表,姜在中國人的日常飲食中主要還是作爲調料,民衆每日攝入量微乎其微,哪怕真的有“毒”,其“毒”性也是忽略不計的。換句話說,脫離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

因此,要喚醒大量渴求養生保健的人羣,打擊僞養生理論的創始人、涉嫌虛假宣傳的保健品生產販售者,固然重要,但從根本上講,只要保健品市場中的僞養生理論依然能摸準人們的心理,鑽邏輯的空子,那麼民衆對僞科學的信任就很難真正瓦解。面對民衆對健康追求的現實渴望,在加強打擊養生欺騙產業鏈的基礎上,需要進一步普及科學常識,讓龐大的養生羣體學會在面對某種火爆的養生方式時學會思考,先想想自己是不是又要被騙了。(陳鳴默)

小尾

編輯丨作文君

來源丨網絡

我們尊重原創,因無法查明原出處,如有侵權請後臺聯繫刪除;轉載請註明出處

— 推 薦 閱 讀 —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全文)

掃碼關注,每天都有知識乾貨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