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檢說法】一張巧嘴佈下的陷阱,爲何能頻頻得逞?【臺檢說法】一張巧嘴佈下的陷阱,爲何能頻頻得逞?

三/門/檢/察

“張總”不見了。

老倪徹底慌了。

自從4號那天來過一通簡短的電話後,他就再也聯繫不上張總了。

自己手裏可還有將近70多萬的投資款在張總手裏呢!

這些錢,都是東拼西湊借來的。當初說,錢只是拿去走個過場,等項目到手後不僅能拿回來,還能獲利不少!現在項目沒影錢沒拿回來,張總人也消失了!【臺檢說法】一張巧嘴佈下的陷阱,爲何能頻頻得逞?

【臺檢說法】一張巧嘴佈下的陷阱,爲何能頻頻得逞?

1

麻將桌上認識的“能人”

2018年4月一天,老倪正在棋牌室打麻將,認識了一位新朋友。這個人,自稱姓張,本地人,四十來歲,相貌平平,卻總是在不經意間透露出自己和政府領導有着密切的關係。

張某說自己在某縣的一個項目投了幾千萬,在另一個縣開了傢俱廠,新疆還有廠子,名下還有多處房產。老倪不時聽着張某炫耀他和地方政府一位“大領導”的關係有多鐵,張某還說自己在市級上面也“有人”。另外,老倪注意到,在張某的手機裏確實存了多個備註爲領導職務的電話。接觸過程中,張某曾以要爲“大領導”辦事向老倪借款30餘萬元,後又如數歸還,並稱“大領導”對此非常感激。慢慢地,老倪相信了張某的說辭,並敬稱這位“能人”——張總。

【臺檢說法】一張巧嘴佈下的陷阱,爲何能頻頻得逞?

2

飯桌上談成的“生意”

後來老倪將“張總”引薦給了自己的朋友老廠等人,幾人平時有空就會湊個飯局閒聊。張某的言談舉止,也逐漸讓老廠等人相信,這次真的是碰見了一位官場關係很硬的朋友。

事後,老倪等人想着是否有辦法通過張某和“大領導”的關係包些工程項目賺點錢。張某說,政府要修繕一個4A級旅遊景點的公路,路兩邊綠化也要重新規劃,這項目還是省裏專款。老倪、老廠打聽了一下,景區那邊確實有在修路。張某提出,到時三人合夥一起做綠化工程,大概可以賺一兩千萬,項目有“大領導”出面不需要投標,可以直接掛到老倪名下,但需要資金走個過場。老倪、老廠就按照要求準備了50萬交給張某,果然錢第二天就還回來了。後來張某又以需要資金走過場的理由,從老倪、老廠處拿走了60萬,後來還了50萬,並稱工程已經確定劃給老倪,等農曆八月天氣涼一點就可以動工了。到了7月中下旬,張某又再一次以工程動工需要押金的理由陸續要走了86萬元。

而在等待綠化工程動工的期間,張某又和老倪談起另一個項目。他說得到消息,某農貿市場即將易址改建,項目本身價值幾個億,這需要不少資金運轉,項目做不了但可以提前把市場地塊先買下來,到時轉手就能大賺一筆。老倪一聽,這筆生意也是不錯,於是他先後拿出了50萬,作爲押金交給張某去操作。

誰能料到,還沒等親眼見到項目動工,某天“張總”一通來電後,人就消失了。

【臺檢說法】一張巧嘴佈下的陷阱,爲何能頻頻得逞?

3

張總失聯後發現的“真相”

聯繫不上張某後,老倪等人開始四處打聽,卻發現他來電的當天,正因涉嫌一起詐騙被刑拘了,怪不得事後怎麼也聯繫不上。而張某平日所吹噓的關係,都是子虛烏有!那兩個大項目,都是假的。更不用說之前向老倪聲稱可以在禁漁期做蝦料生意的那筆7萬元,還有給他外甥安排工作送禮的7000元錢,都是到了張某自己腰包。

平日裏稱兄道弟的人,原來是騙子。但讓老倪更沒有想到的是,十幾天後回來的張某,居然解釋是因爲政治原因被紀委查,關了幾天而已,並繼續一本正經地編造工程的進展。這回,老倪一邊應和着,一邊將談話過程中提到的自己和老廠等人之前把錢款交給張某的內容用錄音清楚記錄了下來,並報了警。

【臺檢說法】一張巧嘴佈下的陷阱,爲何能頻頻得逞?

“張總”失聯後,那些曾經因爲各種名目將錢交到他手中“辦事”的人,開始慌了。林某爲辦一本船證,交給“張總”7萬元現金和價值9000多元的香菸去打點關係;葉某的兒子打架鬥毆被刑事處理,委託“張總”打招呼前後花了近6萬。

4

看守所裏關着的張某

到案後的張某,全盤否認自己詐騙老倪等人財物的事實,辯解那些錢是向他們借的。經查,張某名下的傢俱廠、新疆的廠子早已停業倒閉,其本人平時沒有正當經濟來源。而他從老倪等人手中騙走的錢,都被拿去爲自己兒子購買了一套房,現也已被查封。剛走出看守所沒多久的張某,又因本案被重新關進了看守所。

經檢察院審查認爲,張某以非法佔有爲目的,虛構事實,騙取數額特別巨大的公私財物,其行爲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之規定,涉嫌詐騙罪。近日,張某已被檢察機關提起公訴。

【臺檢說法】一張巧嘴佈下的陷阱,爲何能頻頻得逞?

檢察官提醒:腳踏實地,方爲真

近年來,“我上面有人”這類的“關係詐騙”屢見不鮮。比起一般詐騙,除造成侵害被害人財產權益的結果外,“關係詐騙”還會給公職人員公正廉潔的形象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這類犯罪能夠頻頻得逞的一大原因就在於,被害人基於過分相信關係會帶來好處的僥倖心理,有時甚至不需要對方刻意的叮囑,雙方心照不宣,也會自動將錢款交付隱祕進行,又多以現金爲主,被害人即使有所擔憂,但識破詭計難。如此,不僅是給犯罪嫌疑人實施違法犯罪行爲提供了可乘之機,也給司法機關及時查明事實真相、遏制預防類似案件發生增加了難度。

回看本案,固然張某巧舌如簧,但如果老倪等人能夠一開始就不想着走捷徑,提高警惕,或許一場破財之災也可避免。在此,辦案檢察官真誠提醒,腳踏實地,方爲真。

【臺檢說法】一張巧嘴佈下的陷阱,爲何能頻頻得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