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伴隨着我國國民健康意識的覺醒和體育消費支出的增加,我國功能飲料市場發展迅速。數據表明,2011-2017年間,我國功能飲料零售額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7.1%,功能飲料零售量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2.35%。至2017年底,我國功能飲料零售額已經突破400億元達到415.2億元,同比增長10.57%;零售量增長到127.83億升,同比增長8.68%。

  紅牛受累商標之爭,市場份額縮水5%

  市場的良好發展吸引了衆多廠商進入該行業,行業競爭激烈。然而,在我國功能飲料市場上,紅牛龍頭的地位一直無可撼動,市場呈“一超多強”格局。截止至2018年4月,中國紅牛產品累計產量超800萬噸,累計銷售額1453億元,上交稅金總額210億元。據悉,我國飲料界的老大哥,娃哈哈營養快線自2005年上市至今,累計銷量爲504億瓶,產值超過1200億元。從這一數據出發,中國紅牛已經超越娃哈哈,成爲我國飲料行業的熱門大單品。

  然而2016年底,紅牛捲入與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的商標所有權之爭,目前,商標續約案仍然沒有新的進展。這一官司毫無疑問影響了紅牛的銷售額和市場份額表現。根據數據,2016年開始,紅牛的銷售額連續走低,2016年銷售額爲210億元,較2015年下滑9%,2017年紅牛銷售額再降7%,銷售額跌破200億元。預計2018年,紅牛銷售額還會持續降低。

  此外,從市場份額來看,根據尼爾森數據,紅牛在功能飲料市場上的份額從63%下降至58%。

  儘管如此,從當前市場份額來看,紅牛依然佔據着相當的優勢。2017年紅牛市場份額爲58%,其餘品牌瓜分剩下的42%的市場份額,其中樂虎佔11%,東鵬特飲佔9%,黑卡佔4%,中沃佔9%,卡拉寶、魔爪、啓力各佔1%。

  從中國功能飲料市場份額分月數據來看,紅牛,樂虎,東鵬,佔據了超過中國功能飲料90%的市場份額,但是2018年開始都在下滑,功能飲料市場變局叢生。

  東鵬、樂虎虎視眈眈,伺機而動

  作爲中國紅牛最大的兩個競爭對手,東鵬特飲和樂虎在努力的去追趕紅牛的步伐。據瞭解,2017年,東鵬特飲銷售額逾40億元。作爲從廣東東莞起家的東鵬特飲來說,近年來在華南市場發展勢頭較好,2016年銷售已經突破30億,雖然尚不及紅牛年銷售的一個零頭,但市場潛力不容小覷。

  另外一方面,2017年,達利加強了樂虎250ml鋁罐裝產品的銷售力度,根據企業年報,2017年樂虎銷售額達26.75億元,增長31.39%。作爲達利集團重磅大單品之一,2017年集團對樂虎品牌進行了一系列宣傳及推廣,持續提升產品知名度,同時加強了樂虎全渠道網點的建設。如今看來,這些手段都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行業入局者不斷增加,競爭趨向白熱化

  根據尼爾森數據,紅牛由於品牌之爭,團隊及市場被動搖,預計釋放出至少70億銷量空間。面對這麼一塊大蛋糕,各路“英雄”紛紛摩拳擦掌,意圖“逐鹿中原”。

  2017年6月怡寶殺入功能飲料,推出了“魔力”氨基酸運動飲料新品,目前銷售狀況也頗爲符合企業預期;2017年全國最紅的富二代王思聰攜“愛洛”入局,銷量和評論量都相當出彩;2017年9月,正式對外銷售,短短29小時,銷量達到1000萬罐,創造了中國運動營養飲料市場新的營銷奇蹟的XS;除此之外,還有農夫山泉尖叫、統一夠燃、燃力士、卡拉寶、中糧Bigbang、娃哈哈速然、健力寶等新的、老的品牌各自安營紮寨,盤踞一方。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