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今年雙十一落下帷幕,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在雙十一當天物流訂單量突破10億大關,而這對於整個物流系統來說無異於一場史詩級的考驗。在經歷過此前的衆多問題之後,在經過了數年的發展,快遞行業如今也已經能夠從容面對這種爆發性的單量增長,根據官方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雙十一的快遞包裹僅用時2.6天,簽收量就已經破億。

  按照菜鳥方面提供的資料顯示,雙11期間,菜鳥網絡與全球100餘家物流進行合作,同時還有近30個國家的郵政及快遞公司進行了物流詳情直接鏈接,以及近20個國家的倉庫使用菜鳥生態倉庫系統。其中例如順豐則打出“飛機+高鐵”的組合保證運力,圓通方面則加大了對智能化和自動化設備的投入。

  對此,菜鳥網絡總裁萬霖表示,“面對新的峯值體量,靠任何一家物流公司都不可能完成,全行業必須在智能物流骨幹網的協同下一起應對,才能保障天量包裹高效送達。而我們搭建的這張物流網絡,是開放、協同、智慧、綠色的,也是面向全球化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雙11開場僅30分鐘之後,全國就已經有多地消費者收到了剛剛下單購買的商品。因此與此前同期相比,今年多形態、多業態的“分鐘級配送”也成爲了物流行業的常態,這也意味着在此次雙11中的模式和技術的投入,將會成爲未來快遞行業的常態。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