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持續反彈,但相比今年長達10個月的調整而言,A股想要收復失地,還有漫長的路要走。回顧一下會發現,以1月26日(年內最高點出現在1月29日)爲界,可以清晰的將今年A股走勢劃分爲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2018年1月1日至1月26日,上證指數一路上揚,罕見的十一連陽走勢,一度令投資者興奮不已;這個階段市場風格也相對單純,大體上延續了此前的價值投資行情,大盤藍籌、消費白馬股當道,持續創歷史新高的個股不在少數;

第二階段:1月29日至今,市場一路陰跌,個股無不受其累;而市場風格上,價值藍籌、消費白馬逐漸式微,小盤成長股也未能乘勢而起,如今也只能看見風格切換的一點點苗頭。

統計顯示,截至11月12日收盤,年內上證指數跌幅爲20.46%,其中第一階段漲幅爲7.59%,第二階段跌幅爲26.07%。市場由漲轉跌,一切似乎來得有點意外。

同樣,以1月26日爲界,權益類基金產品的淨值表現也呈現出天壤之別,第一階段多數權益類基金取得了正收益,部分基金區間淨值漲幅甚至超過20%;第二階段中絕大多數出現虧損,近1/3的產品跑輸大盤。

但這還不是最悲催的。有這樣一羣基金經理,其管理的基金產品,在今年1月份還大幅跑贏大盤,跑贏同類其他產品,但在隨後的市場調整中,淨值出現斷崖式下跌,不僅跑輸大盤,有些產品淨值甚至接近腰斬。

據老揭看基金統計顯示,1月26日之前單位淨值增長率漲超8%(跑贏大盤)但1月29日以來單位淨值增長率跌超26%(跑輸大盤)的權益類基金一共有52只(A/C份額合併計算),按照1月29日至今淨值跌幅排名如下(跌幅超30%):

可以看到,1月29日以來,基金淨值跌幅超過40%的基金產品一共有3只,其中兩隻來自於光大保德信基金,而且基金經理同爲何奇。

如圖所示,何奇管理的 光大保德信優勢配置混合 和 光大保德信中國製造2025靈活配置混合 兩隻產品,在今年第一階段(1月1日至26日),淨值分別上漲17.92%和19.59%,但是在第二階段(1月29日至11月12日),兩隻基金淨值分別下跌46.38%和44.01%, 淨值波動異常明顯。

老揭看基金研究後發現,這兩隻產品在投資組合上具有高度的相關性。這或許是上述兩隻基金同漲同跌的關鍵所在。

三季報顯示,兩隻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中,相同的個股多達8只,只是持股比例有所差別;另外,從行業分佈來看,兩隻產品都集中在製造業和房地產業,兩個行業佔基金淨值比例分別爲88.33%和88.25%。就連這兩隻基金就連三季報中的投資策略的表述都是一模一樣。

無論是從重倉股,還是持股行業分佈,亦或是投資策略來看,這兩隻基金儼然就是一隻產品。

公開資料顯示,基金經理何奇,武漢大學經濟學碩士,從業6年,2014年5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除任職上述兩隻產品基金經理之外,還管理着光大基金旗下4只產品,分別是光大保德信鼎鑫靈活配置混合、光大保德信多策略智選18個月定開、光大保德信多策略優選一年和光大保德信多策略精選18個月定開。

老揭看基金髮現,雖然基金的名稱不同,但是從重倉股以及行業分佈來看,何奇管理的6只基金均存在高度的相關性,重倉股多有雷同,持股板塊也主要集中在製造業和房地產業。

分季度來看,何奇管理的6只產品持倉變動步調也基本一致。今年一、二季度重倉股主要集中於地產板塊,二、三季度持股逐漸偏向於鋼鐵、機械等製造業。其中一季度除個股產品之外,都配置了保利地產(12.670, 0.20, 1.60%)、藍光發展(5.260, -0.02, -0.38%)、新城控股(25.730, 0.58, 2.31%)、陽光城(5.620, 0.02, 0.36%)等個股,而三季報中柳工(7.180, 0.06, 0.84%)、三鋼閩光(16.240, 0.29, 1.82%)等個股也普遍存在於其管理的產品當中。

想收管理費也該有點誠意吧!這喫相,未免有點太難看。

從基金公司來看, 52只年內淨值巨幅波動的基金產品,分別來自於34家基金公司,其中光大保德信基金上榜的數量最多,一共爲6只;另外華泰柏瑞基金、萬家基金、新華基金等也多達5只。

實際上,年內淨值出現巨幅波動的基金產品,幾乎都存在相同的特徵。年初加倉大盤藍籌、消費白馬,但在接下來的調整中,這些基金不僅沒有適時調倉換股,反而不少選擇了逆勢加倉,才最終導致淨值斷崖式下跌。

例如,信達澳銀消費優選混合、萬家新興藍籌靈活配置混合、華泰柏瑞價值精選30混合、東吳阿爾法靈活配置混合、華泰柏瑞多策略混合等基金產品,幾乎都符合這樣的特徵。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