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民革微信號公衆號推送文章《這個會,廣東民革獲18個獎項》在微信羣及朋友圈被廣泛轉發,大家奔走相告這一喜訊:在剛剛結束的團結報社2018年度新聞輿論工作總結表彰會暨民主黨派新聞宣傳及新媒體培訓會上,除了民革廣東省委會外,廣東共有16個地方組織獲得“2018年度團結報發行徵訂工作突出貢獻集體獎”表彰,基本全覆蓋;1名省委會機關幹部榮獲2018年度優秀特約通訊員二等獎表彰。

年年有獲獎,今年範圍更廣。翻開2000年以來的工作檔案,先進記者站、發行徵訂工作先進集體、優秀記者、優秀特約通訊員……這樣的獲獎頻頻記錄在冊。沉甸甸的獲獎證書背後是廣東民革人對《團結報》一如既往的熱愛和支持。

一直以來,民革廣東省委會領導班子高度重視《團結報》工作,把《團結報》發行徵訂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作爲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來抓。民革廣東省委會主委程萍以及機關專職領導親自抓《團結報》發行工作,在各級組織的努力以及廣大黨員的大力支持下,《團結報》廣東訂閱數每年均在全國名列前茅。每年年底,民革廣東省委會都提早謀劃發行徵訂工作,不僅通過發文、會議、微信公衆號、微信羣等途徑積極宣傳推廣,還給予省直屬組織一定的經費保證。如每年免費爲在穗省直支部70歲以上的老黨員訂報;每年向省四套班子、省法院、省檢察院、省委統戰部、省市各大新聞媒體等單位贈送《團結報》等。2015年起還增加了省直屬支部的經費補貼標準,鼓勵支部儘量做到人手一份《團結報》,同時發動民革黨員企業家積極贈報,如黨員崔廣德就向省政協委員、省市政協和黨派機關等贈送了1000份2018年下半年以及2019年度的《團結報》。另一方面,全省各級組織在長期工作中逐漸總結了符合當地實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廣東一直保持較高訂報率。

在廣東,《團結報》“傾聽民主黨派聲音,記錄多黨合作進程,傳播核心價值理念”的宣傳語深入人心。2016年,團結報社廣東記者站組建了一支25人的特約通訊員和通訊員隊伍,他們活躍在各地市的統一戰線舞臺,以發稿促發行。不僅認真做好廣東各級民革組織的宣傳採訪報道工作,還與各級政協、統戰部和其他黨派密切聯繫,及時做好會議、活動、先進經驗和人物的採訪報道,充分利用《團結報》“六位一體”平臺宣傳廣東統一戰線、多黨合作和其他黨派的重大活動和重要工作,得到了各地黨委統戰部、兄弟黨派的充分肯定,大大提高了對《團結報》的關注度和影響力。

除了日常報道,廣東民革還通過專版、專題以及署名文章等展現履職風采。如民革廣東省委會邀請《團結報》記者至廣東開展“凝心聚力十三五”“紀念改革開放40年”等深度採訪活動。2017年6月,民革廣東省委會還在《團結報》推出專版《凝心聚力奏和音 攜手前進譜新篇》,回顧民革廣東省第十二屆委員會五年工作成績,並通過視頻報道展現新一屆領導班子風采。去年中共十九大召開後,民革廣東省委會主委程萍在《團結報》發表署名文章《不忘合作初心 牢記參政黨使命》,今年5月又發表“五一口號”學習體會《傳承是最好的紀念》。

《團結報》還是廣東各地民革組織大會小會首選的學習資料。10月下旬,習近平總書記到廣東考察,《團結報》及時刊載了相關報道並進行深入解讀。民革廣東省委會和一些省直支部就把《團結報》作爲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的學習資料。因爲“《團結報》從黨派的角度出發進行報道和解讀,直接就能用”。

民革黨員對《團結報》的熱愛是團結報社廣東記者站做好發行和通聯工作的動力源泉。目前,《團結報》和“團結報數據信息服務”的宣傳推廣工作正在廣東高效而有效地開展。用好《團結報》,展現廣東民革新氣象,是廣東民革黨員的共同期許。

作者 _ 鄭藹嫺

本期編輯 _ 梁虹

歡迎分享,留言交流。轉載請註明出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